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正在进行水流产权确权试点,确权路径是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在防洪法和河长制规定的河湖管理范围基础上确定水流空间范围的想法,明确了水流所有权的边界和水流所有权人的权利,指出了市场在水流自然资源高效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科斯定律得到了"水流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必要的先决条件"等结论。同时,明确了界定水流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是我国水流产权确权的主要内容,其中清楚界定水流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是我国水流产权确权的关键内容。从我国目前的法规文件中找到了我国水流产权确权路径是"依据行政许可的原则确定",并且探讨了我国水流使用权、转让权等权利的具体确权路径。  相似文献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使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造成淤地坝“有人种、无人种”,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坝私地”矛盾突出了,淤地坝的建、管、用脱节,管理粗放、造成原有淤地坝“长寿的不健康”,新建工程“健康的不长寿”,其原因是:(1)产权主体不明晰,财产责任不明确;(2)缺乏淤地坝补偿机制;(3)重建设、轻管理、管理形式单一,管理技术落后;(4)只注重淤地坝本身的管理,没有调动管理主体-群众的积极性。对此,必须进行管理制度、方法与手段创新,实现淤地坝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是:(1)建立淤地坝管理协会;(2)设立淤地坝管理基金;(3)变革淤地坝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江苏省水利厅明确无锡宜兴市作为苏南板块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市。宜兴市以明晰小水库产权、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经费为目标,以依法有据、适度创新、统管共享、突出重点、政府主导、镇村配合为原则,在全市17座小型水库中展开小水库"四权"(即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分开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主要特点一是工程产权得到明确。在"两  相似文献   

4.
1 泰城水权市场现状 水权是水资源产权的简称。水资源产权主要有如下权利: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就目前而言,城市水资源产权只是在笼统意义上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没有在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方面进行明确的界定,也没有具体的激励约束机制。 长期以来,水资源被无偿或低价使用,使用权在事实上被废除或削弱,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与水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管理也  相似文献   

5.
潘惠  童梅 《人民长江》2022,53(2):54-60
水流产权确权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水利部和原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全国水流产权确权6个试点之一的丹江口水库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其主要任务是对丹江口水库水生态空间进行划界确权,着力探索解决水流产权所有权人职责不明确、权益不落实、使用权的归属和权利义务不清晰等问题.试点过程中,构建了水库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确权技...  相似文献   

6.
黄建水  乔钰 《人民黄河》2012,34(12):52-54
我国水权转让中的水权主要指水的使用权,不包含水的所有权。法定水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可分离性,使得水权转让成为可能。水权具有排他性、分离性、外联性的法律特征。我国水权转让在制度层面还存在水权归属主体虚置、水使用权的分配原则法律规定不明确、水资源的价格不尽合理、水权交易制度没有法律依据等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权转让法律制度的措施:强化国家作为水资源所有者的地位、清晰界定水资源的产权,健全水权转让制度的法律法规,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健全水权转让的程序规则等。  相似文献   

7.
邵建 《治淮》2001,(7):15-16
一、水权 1、水权的基本特点 水权是指对水资源的所有权,其权能包括对水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其中,占有、使用、收益三种权能可以概括为使用权。水权是一组权利和义务的结合,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防洪和除涝义务、污水治理责任等。水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相互分离,由不同的主体行使。  相似文献   

8.
徐生钰 《人民黄河》2006,28(3):52-54
大气水是陆地上最大的一部分淡水资源,但是由于其产权不明造成了现实中的许多利益矛盾和纠纷,也给其有效利用带来了困难。因此,根据目前我国地表水的产权现状与国内外有关水产权的理论,提出了明晰大气水资源产权的主要原则:第一,大气水资源所有权应该属于国家,所有权和使用权应分离;第二,国家宏观上统一配置使用权,使用权在微观上可以交易;第三,对大气水资源产权要有效约束,把是否科学合理用水作为给予和剥夺大气水资源使用和受益权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的水资源产权制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水资源产权制度及权属关系做出图解和归纳分析,认为我国的水资源产权制度已基本形成框架,水资源所有权,集体所有的水体所有权,水面(域)使用权,水面承包经营权以及有关水事的相邻权,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产权制度中的水资源产权,指出水资源产权制度只是水权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国情和水的二重性,对土地使用权,水面使用权制度的产生做出理论分析,阐述了将取水许可改为水资源使用权的不可行性,同时按照实际生活中使用水面,取水面积不同类型的用水状况和水资源的产权分区,提出了实行分类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权及其制度建设的现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骥 《中国水利》2002,(1):39-40
一、水权的含义 关于水权,在水利行业内和一些学术机构,近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比如,水权主要指水的所有权;水权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水权分水资源水权和水工程水权;还有人认为水权是水产权的简称,是一个权利束,有“丰富的水产权内涵”等,这里不一一详述。  相似文献   

11.
水流产权确权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全国6个试点之一的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改革实践,探索流域水流产权确权的路径和方法,界定权利人的责权范围和内容,解决所有权边界模糊、使用权归属不清、水资源和水生态空间保护难监管难等问题,为开展水流产权确权改革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继善 《治淮》1994,(2):19-20
一、水资源费的构成 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是依据水资源的稀缺性,体现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及其交易关系,反映水资源耗费和补偿的直接经济联系。水资源费所反映的主要经济内容,是国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管理、行政管理和事业服务。所以,水资源费包括租金、水资源补偿费、管理费和附加费等,它的主体部分是水资源租金和水资源补偿费。 水资源具有使用价值水资源费是占用单位付给国家的补偿,这并不包括由劳动创造的价值。水资源费的法律和法理依据是:水资源费  相似文献   

13.
培育水权交易机制 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即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用水户在取得水资源的使用权的基础上,可以将使用权转让,但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在水资源的所有权支配下才能进行;在此前提下,水权主要是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水权的有偿转让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水权转让需要一定的体制背景和资源条件;建立和发展水市场,促进水权交易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应吸收借鉴国外有关水权的政策、法规,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促进水权交易,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省水利厅贾新台李国正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指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因地制宜地选择产权改造形式,将多层次、多渠道筹资兴建的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或明晰,通过合法程序调整理顺小型水利...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河道水域岸线所有权边界模糊、使用权归属不清、水资源和水生态空间保护监管难等问题,文章基于流域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改革,对疏勒河干流河道水域岸线功能区划分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流产权制度等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管好用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衢县打破传统的治水、管水、用水体制,把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通过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明确管理权和使用权,调动了千家万户投身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为深化农村小型水利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1 水利改革初见成效  1996年12月,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水利经营管理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衢县“五自”水利工程实施意见,以及衢县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价格管理意见等文件,这几个文件的出台,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产权制…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与水有关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但与从根本上解决水流空间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权益不落实,监管权"割裂"、管理不到位等要求相比,仍需创新思路,开展大量理论和实践工作。按照我国现行法规,围绕水流是由水生态空间及其相关资源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一特点,研究认为应将水流及其生态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水流生态系统的特殊性,统筹空间内以水资源为主的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多种功能属性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清晰界定产权主体和权利边界,推进水流产权制度综合改革,并提出了明晰与实化所有权、规范和活化使用权、理顺和强化监管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司毅铭 《人民黄河》2006,28(4):11-12,15
河流纳污能力是水资源的基本属性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因而它是一种资源。从河流纳污能力使用权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分析了河流纳污能力的资源形态与价值形态以及其物权属性与市场实现;论述了建立河流纳污能力使用权制度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提出了建立河流纳污能力使用权制度的5项原则,认为河流纳污能力使用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权有关概念界定,使用权的初始分配、流转和终止,使用权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所有者主体自然就“缺位”,工程集体所有的体制与农村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没有解决.维护管理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水利资产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对水利工程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经营方式的重要变革。通过有偿出让所有权、使用权或管理经营权,使工程由原来的国家、集体所有或经营转变为由个人、法人单位所有或经营,实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建设、管理、运营新机制,提高7g~,l资产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水权与用水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的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也较高,有许多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经验简介了俄罗斯水体的所有权,水体使用权的划分、获取、转让与终止条件,以及水体使用权的实施与保护;还介绍了俄罗斯目前的用水管理情况,包括水资源的调整与分配、“水籍簿”工程、水费等.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