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199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终于在八届人大第八次常委会上获得通过。这一重要的建设法规的出台,对建筑业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大的。那么具体地讲,这项重要的建设大法究竟能给我们建筑业的发展带业什么呢?我们常说,建筑业要成为支柱产业,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建筑产品的商品化。房地产法的颁布对建筑业来讲意义最大的一点,就是确认了建筑产品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种产品——房屋的商品属性,即房屋与其不可分割的连带土地,具有可转让、租赁、抵押等等的商品属性。这一点对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施工企业…  相似文献   

2.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写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颁布一周年之际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副司长郑吉荣今年7月5日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颁布一周年。这部法律总结了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等工作的概念、内函、程序、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今年夏天少有的热,在这闷热的仲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1994年7月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第八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城市房地产法》对建筑业有什么意义?它对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将起到什么影响?我带着这些问题访问了建设部原副部长肖桐同志。离开工作岗位以来,肖老对建筑业一直十分关心,对建筑业的问题也有着深刻的研究。果然,我的问题刚一提出,肖老就说出了一番深刻的道理。下面就是我这次访谈的实录:本刊记者问:肖老,您对新近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什么感想?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贯彻…  相似文献   

4.
1994年7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第八次常委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定了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制度。为了维护房屋权属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整顿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秩序,规范房地产产权发证行政管理工作,防止违法分子伪造房屋权属证书,制止多级、多部门发放房屋权属证书,切实保护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建设部决定颁布全国统一,具有防伪性能的房屋权  相似文献   

5.
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第八届第八次常委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确定了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为了维护房屋权属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整顿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秩序 ,规范房地产产权发证行政管理工作 ,防止违法分子伪造房屋权属证书 ,制止多级、多部门发放房屋权属证书 ,切实保护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我部颁发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 ,我部决定颁布全国统一 ,具有防伪性能的房屋权属证书式样。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国家实行房屋所有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有很多建筑经济问题的概念、理论比较混乱,争论很多,诸如建筑业是不是物质生产部门,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产品的商品属性和商品化的战略意义,建筑业的行业范围及分配体制的改革,建筑产品的价格、利润等等,严重地影响着建筑业理顺行业内部和外部的经  相似文献   

7.
杭州房地产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张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下简称房地产法)已颁布,并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它预示着历经曲折的杭州市房地产业步入法制管理、健康发展的新时期。本文试图通过对建国以来杭州市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简要...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颁布,以立法形式推动和保障了“工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在我国的施行,房地产权属管理,终于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无序状态,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房地产权属管理是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础与核心,而房地产产权档案(以下简称产权档案)管理又是房地产权属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档案作为房地产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物质手段,保障了  相似文献   

9.
根据辽宁省房地产竣工验收标准解析房地产竣工验收的程序,房地产竣工验收既是建筑技术、法律、经济行为,又是区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重要标志。房地产是竣工之后经竣工验收达到合格状态,而且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据此,竣工验收合格对于建筑产品转换成房地产的整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收尾,一个完美的结局,至此该房地产商品可以向业主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筑市场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赵春旺一、我国建筑市场的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质,在这种体质下,国家一直将建筑业作为基本建设的一个中间环节,否认建筑业的独立性和商品属性,因而就更谈不上形成什么建筑市场...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进行房地产市场管理──南充市的具体做法卢忠民一、抓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以法规为依据。因此,我们着重制定了《南充市房地产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设部的有关规章和兄弟城市已出台的有...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新型的钢木结构装配式移动房屋为研究对象,基于作者近期的实践项目为例,从结构技术、材料和文化属性等方面分析了移动房屋的特性与发展优势。运用定性分析法和调查法,深入发掘装配式建筑的五行文化属性,从而实现新型移动房屋产品的文化属性分类,为移动房屋实现市场化探究形式设计规律。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古城高邮是京杭大运河畔的一颗明珠。改革开放尤其是“八五”以来,高邮建筑业承古兴今,发展迅猛。建筑业在高邮经济领域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建设部“三治一求”的工作要求,从1995年开始,对建筑市场管理又陆续出台了新举措。1.授权──市政府重新明确:高邮市建工局是建筑行业的主管部门。外抓开拓上规模,内管市场促提高,是建工局的主要工作职责。2.立法——1995年市政府以6号、7号市长令的形式,颁布了“建筑市场管理规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等…  相似文献   

14.
研究建筑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及与相关经济学学科的关系,构思了由建筑经济活动与市场规制、建筑业的产业结构与生产力组织、建筑产品的价值增值与过程管理、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与价格机制、建筑业生产要素的运动规律、建筑业经济增长中的要素积累、创新与建筑业的经济增长途径、建筑业的经济波动与产业行为策略以及建筑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与产业政策等内容组成的建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建筑业和建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年初以来,中央对全国房地产开发颁布"国十条"及楼市的政策调控新政,接连不断的下达与贯彻,其目的是坚决遏制我国房价过快上涨.严格控制以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限制商品住房的供给. 中央的一系列政策势必促使全国房地产业的降温下滑,势必对建筑行业带来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是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带动建筑业等多种主导产业,房地产业步入低谷,建筑业肯定会跟着进入低谷.为此,开拓施工工程业务,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是我们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自身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建筑产品由建造平房发展到高楼大厦,一年完成的建筑投资达2万多亿元,建成的房屋面积达16亿平方米,已建成了一批智能化住宅小区和大楼,在操作上基本采用现代化设备,在管理上已普遍应用计机算。这些变化,对建筑产品的品种、项目分部分项的比重、土建与安装的比重、各种价格的比重和各工种的用工比重等方方面面都引起了变化。  一、建筑产品的变化据中国建筑业年鉴(1998年)资料,1997年全国建成高层建筑862栋,建筑面积2400万平方米,占房屋建造量的147%,可以说,在全国所有中心城市都建造了一…  相似文献   

17.
《中州建设》2009,(4):4-4
建设部发布消息,公开征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订意见。《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指导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法。现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1994年7月5日颁布以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地产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法律的某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鉴于此,根据中央批准的全国人大2008年-2012年立法计划及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18.
以建筑业的四个细分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效益的 15 个技术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2002~2013 年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与建筑装饰业的四个建筑业细分产业竞争力动态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木工程建筑业排在首位,表明其动态竞争力水平较强,房屋建筑业位居第二,建筑安装业和建筑装饰业动态竞争力整体水平较弱;该情况表明:建筑业细分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阶梯状过于明显,影响建筑业整体水平发展;应明确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城镇房屋租赁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屋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设部《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兰州市的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兰州市城镇及工矿区的房屋租赁。  相似文献   

20.
拆迁补偿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后,我国于2001年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于2007年10月停止执行。全国人大2007年修订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并授权国务院就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房屋与拆迁补偿先制定行政法规,而近期在实践中频繁出现的拆迁争议和纠纷越来越迫切的显示了对相关法律法规正式出台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