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柔性直流输电阀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一起柔性直流输电背靠背工程中阀控系统上位机与交换机通信故障引起的柔直跳闸事故进行分析。首先,对鲁西背靠背换流站广西侧柔直阀控系统的构架、控制策略进行介绍;其次,结合现有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运行经验,深度剖析了阀控系统控制及逻辑,对此次跳闸后的处理提出合理的逻辑设计和解决方案。按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修改内部跳闸逻辑和程序后,阀控系统内部上位机与交换机的通信故障只上报给SCADA系统,而不会引起阀控系统跳闸。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柔直换流站极2低端阀组站系统调试期间,极2低端A套阀控制保护带电跳闸试验时断路器操作箱三相出口不一致情况进行分析,对极2低端阀控跳闸出口逻辑、组控跳闸出口逻辑及断路器操作箱回路进行梳理,总结出阀控系统跳闸出口时,组控系统手跳与远跳命令同时下发,STJ继电器与TJR继电器由于动作时序不一致,导致断路器操作箱出口跳闸信号灯三相不一致。通过对该回路进行改进,取消了阀控系统跳闸启动组控系统手跳回路的逻辑,通过逻辑优化确保现场调试及后期运维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该策略可在柔直换流站阀控、组控逻辑配置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外换流阀生产厂家ABB、Siemens、ALSTOM三家公司换流阀及其阀控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功能以及阀控与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接口进行了阐述,对直流输电设备国产化后不同技术路线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阀控系统的接口进行了说明,结合换流站运行经验和目前阀控系统存在的缺陷与隐患以及直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几次重大事件,提出改进建议,为规范国内直流控保与阀控系统通讯接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国内国际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规模和容量逐步提高。文中针对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系统,论述了控制系统各层级的功能,详细阐述了换流阀控制系统复杂的硬件架构和功能。针对阀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问题,论述了阀控设备在功能架构、冗余备份、故障监视等方面的安全性设计方案。考虑到阀控系统复杂的硬件配置,重点研究了阀控设备内部的通讯问题;在阀控设备多层级间、多CPU间,除配置有实现上下级间数据信息交互的基本通讯链路之外,增设专用的通讯校验监视通道,实时监视通讯内容的正确性;将阀控内部的关键通讯故障问题与阀控设备故障相关联,避免因通讯故障导致更加严重的故障发生,为柔性直流换流阀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云广直流工程为例,研究、分析直流工阀冷系统流量跳闸保护逻辑的设计策略,并针对保护策略存在的设计隐患提出三种改进措施,以期优化阀冷系统流量跳闸保护逻辑,减少因阀冷系统单一元件故障导致的直流闭锁,提高直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起高压直流输电工程VBE系统故障跳闸的事故,介绍了事故概况,经事故分析与现场检查,发现该跳闸事故的原因是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低电压判据与VBE系统配合存在问题,给出了优化置位"低交流电压"信号逻辑的整改措施,并结合EOC信号电气参数特性完成了逻辑调试,确保了阀控系统的可靠性及冗余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鲁西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两起阀控系统单一通信元件故障导致的柔性直流闭锁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因阀控系统并非完全冗余设计,控制两套阀控系统切换的通信EX板为共用设备,存在EX板故障后依然上传阀控系统错误跳闸信息,阀控系统执行故障判断逻辑并出口闭锁柔性直流系统的情况.为此提出执行通信EX板故障校验机制,将两套系统切...  相似文献   

8.
蒋智宇 《电气技术》2016,(7):96-100
文章研究了直流输电系统中针对换相失败的阀控策略,指出现有控制策略在临界条件下存在极控系统检测不到交流低电压信号,VBE无法闭锁回检信号的检测而造成跳闸的隐患。通过详细分析网内交流系统故障导致换流站直流换相失败而闭锁的故障过程,进一步验证现有阀控策略的隐患。文章最后针对采样回路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阀控测试系统,包括极控模拟装置、换流站主电路信号发生装置、换流阀子模块模拟装置和监控后台等。该测试系统可以在不使用极控系统和换流阀本体的条件下,完成对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阀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测试,包括子模块电容电压的读取和状态监视、均压控制、阀控对子模块故障处理逻辑、阀控自身故障处理逻辑、系统电压电流的采集等。仅需调整子模块模拟装置的接口数量,即可满足不同容量和电压等级的柔性直流输电阀控系统测试需要。对MVCE 300型柔性直流输电阀控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以满足柔性直流输电阀控设备厂内调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换流阀阀控设备是直流输电二次系统中的核心元件,是连接换流阀与直流控制系统的接口设备,是实现对换流阀进行控制和保护的重要环节。依托哈郑工程,详细介绍了特高压直流控制系统与换流阀阀控系统的总体结构、直流控制系统与技术路线不同的换流阀阀控系统的接口形式和接口信号。针对哈郑工程阀控系统接口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设计了完备的阀控接口试验方案。基于阀控接口试验以及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直流控制系统和阀控系统接口的优化改进建议,以降低后续工程中阀控系统接口的复杂性,便于阀控设备的标准化运行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预测控制问题.考虑传感器与控制器、控制器与执行器间皆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充分利用网络传输数据包的容量,提出一种方案,在控制器节点获得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以在线辨识对象模型参数,并利用辨识模型设计预测控制器,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和时延及数据包丢失的补偿方法.校园...  相似文献   

12.
周成虎  李娜  王克福 《电气自动化》2013,35(3):45-46,53
众所周知,矿井风机的排风量受到外部风向、风道畅通程度影响。通过帆板偏转角度测试可以准确检测矿井的排风量。基于此提出并制作了一种用于矿井通风机风道的帆板控制系统,能够智能检测与控制矿井风机的排风量,且可由电脑远程控制。为了保证测量和控制的准确性,采用了数字滤波算法和改进的PID积分算法。电脑可实时显示并控制帆板角度和风扇转速。实验证明其控制速度快、超调量小、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皇金锋 《电气时代》2007,(1):124-126
众所周知,变频器控制方式是决定变频电源使用性能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对变频电源控制方式进行讨论,并给出变频电源不同控制方式的技术参数,以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选型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首先研讨复杂控制气路调节阀运行问题,其次论述控制气路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异步电动机高性能驱动,提出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结合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优点,将电流矢量控制和电压矢量开关表结合,控制结构相对简单,避免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一些实现难度.通过仿真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  乔晓利  张爱玲 《微电机》2003,36(2):29-30,42
介绍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SVPWM的一种控制方法,并对实际电动机进行了控制。通过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直接转矩控制的十二区段控制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由于直接转矩控制具有算法简单、动态响应迅速、对参数变化鲁棒性强的特点,至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采用六边形磁链控制或六区间的圆形磁链控制,造成转矩脉动大,而且当考虑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时,其区间选择存在缺陷。针对传统六区段控制方式电压选择表的缺陷和当定子磁链处于区段线附近时控制性能差的特点,本文推导了磁链和转矩控制公式,分析并指出了考虑定子电阻压降影响时,传统六区段方式电压选择表的缺陷,提出了十二区段控制方法及其电压选择表和实现方法。理论和试验分析比较了六区段和十二区段控制方法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十二区段控制方法较六区段控制方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单周控制有源滤波器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单周控制的基本原理,叙述了单周控制的两种波形调制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电网侧产生电流直流分量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单极控制能有效抑制直流分量,是今后有源滤波器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曲轶龙  廖威 《电力电子技术》2012,46(6):48-49,76
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FIG)的五阶数学模型,建立了以电网侧电压和转子电流为控制量的简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网电压波动时的定子暂态电流的变化机理,提出一种转子电流前馈控制策略,通过转子阻尼电流消除电网电压波动引起的定子输出电流波动,从而提高DFIG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马林  李玉华 《电气开关》2007,45(1):4-5,8
过程PID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过程PID控制简单易懂,参数较易整定.过程PID控制参数P、I、D可以根据过程的动态特性及时整定,使闭环变频调速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将系统进入闭环运行,利用过程PID控制自动调节达到稳定转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