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孤南油田地震剖面、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了研究,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Ng底界、Es上2底界及Es下3底界),它们均为盆地级不整合面或与其对应的整合面,将研究区古近系地层分为2套二级层序(二级层序Ⅰ和二级层序Ⅱ).在2个二级层序内部,识别出2个最大湖泛面和2个初始湖泛面;这4个湖泛面将二级层序Ⅰ、Ⅱ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二级层序Ⅰ发育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已被剥蚀殆尽;二级层序Ⅱ发育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进一步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结合构造与沉积学研究,认为古近系时期研究区处于孤南大断层转换带及陡坡带,层序地层属于构造坡折模式.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下第三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钻井、三维地震等资料为基础,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建立了沾化凹陷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1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17个三级层序、51个体系域、70个准层序组和109个准层序。根据地震反射终止结构特征、准层序组叠加方式的转换和岩性剖面,识别出层序边界、首次洪泛面和最大洪泛面等关键界面。根据准层序组的叠加型式及地震相区分沉积体系类型,恢复了沉积体系。在层序地层格架内,低位体系域沉积体系类型丰富,以三阶坡折控制的冲积扇-扇三角洲(三角洲)-低位楔-低位扇为特征;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具有继承性。每个体系域的沉积体系组合具有成因上的连续性。强烈断陷期发育的沉积体系与不整合面、断层面相配置的地区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晚泥盆世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东河塘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观测、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解释,认为东河塘组是一个具有完整海侵至海退旋回的标准I型层序,相当于3级海平面旋回的沉积地层.东河塘组由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与高位体系域(HST)组成.低位体系域仅发育局部的河流沉积体系;海侵体系域主要为受潮汐控制的滨岸沉积体系,由一系列向上变浅和变细的准层序叠置成退积的准层序组;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以波浪作用为主的浪控滨岸沉积体系,由一系列向上变浅和变粗的准层序叠置成进积的准层序组.此外在盆地周缘发育冲积扇、冲积平原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东营凹陷梁家楼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分辨率层地层学理论,对东营凹陷梁家楼地区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下亚段三级层序低位体系域砂体进行了研究。认为该体系域的主要沉积体系是由早期西部(纯47),晚期东部(史123)水道分别形成的扇体组成。首次在梁家楼地区实现了准层序划分,将沙三段上亚段低位体系域划分为两个准层序组,将下部准层序组剂分为四个准层序。建立了该低位体系域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为输导体系及其含油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层序构成特点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任  石万忠  肖丹  夏飞  夏治旻  徐清海 《石油学报》2015,36(12):1531-1542
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属于湖相沉积。通过钻井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可以清楚地在下白垩统下部地层中识别出层序的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初次水进面以及最大洪泛面的特征。低位体系域包括下切谷、低位进积楔以及低位扇;高位体系域被层序顶界面及最大洪泛面所限定,并以发育有进积型准层序组为特征;水进体系域位于低位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中间,以退积型准层序组为主要特征。通过地质分析可以概括出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1根据火成岩测试年龄及地震解释成果认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造成地层抬升减薄,导致了构造坡折带的形成。2基于坡折带以上4口井的岩性资料发现,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沉积夹杂有红色泥岩。地震剖面显示层序顶界面超覆于底界面之上,层序分布范围明显小于其上覆和下伏层序的范围,同时在坡折带以下地区识别出了低位扇体和进积楔。以上证据表明该时期湖平面下降至坡折带以下地区且沉积中心发生迁移。3地震资料所显示的斜坡扇沉积,岩心资料所证实的砾石颗粒支撑和泥质填隙、泥砾的存在以及录井岩性所显示的高含砂量(60 % ~70 % )均显示出早白垩世早期为持续大物源供给。因此,控制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形成的3个控制因素可以概括为构造坡折带的形成、湖平面的下降以及大物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识别出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存在上超、削蚀等地震反射现象,结合钻测井资料,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将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即SEs31、SEs21、SEs11,分别对应于沙一下亚段、沙一中亚段和沙一上亚段,每个三级层序内发育完整的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各个层序的空间展布受控于坳陷内部的主干断裂,其沉积厚度与沉积范围在局部地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地震、测井与钻井资料,对陆家堡凹陷西部地区九佛堂组层序和体系域边界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层序发育与沉积序列关系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九佛堂组可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3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由3个准层序组构成,自下而上沉积水体加深;湖侵体系域可细分为4个准层序组,总体表现为退积式和加积式叠置样式;高位体系域可划分为4个向上砂地比增大的进积准层序组。研究区在3个体系域沉积时期的地层厚度变化不同,在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主要沉积中心位于包日温都断裂带北部,之后向西南迁移至包日温都断裂带中段与五十家子庙洼陷南部交界处。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指数、沉积古地形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古近系主要层序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层序与恩平层序是属于两个不同演化阶段的层序.文昌层序是断陷期沉积,低位体系域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3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恩平层序属于断陷向坳陷转换期的沉积,低位体系域在构造高部位发育河道充填沉积,在凹陷内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和南部2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指数、沉积古地形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古近系主要层序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层序与恩平层序是属于两个不同演化阶段的层序。文昌层序是断陷期沉积,低位体系域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3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恩平层序属于断陷向坳陷转换期的沉积,低位体系域在构造高部位发育河道充填沉积,在凹陷内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和南部2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0.
辽河滩海西部凹陷沙一、二段对应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3个体系域5个准层序组,各准层序组全区地震可识别追踪,砂体展布规律受基准面旋回控制,低位期砂体沉积具有"填平补齐"特征,砂体广泛发育;水进域早期砂体在研究区北部较发育,晚期整体向岸收缩;高位期砂体规模有所扩大。利用录井、测井解释成果及试油成果对各准层序组含油气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SQ3低位体系域准层序组Ⅱ(沙二上)和水进体系域准层序组Ⅰ(沙一下)是主要的含油层系,寻找岩性圈闭有利。  相似文献   

11.
安塞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野外剖面和钻井资料,根据不同的层序界面,将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为4个层序,自下而上为S1、S2、S3和S4。除了S4的高位体系域因剥蚀而缺失外,其它层序均由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各层序呈现不同的堆砌样式。研究区的层序对于生储盖的组合及储层的展布以及储层的储集性能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位于最大湖进面的长7张家滩页岩成为主要的生油层;处于水进体系域的长9、长4+ 5和长1湖相泥岩既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同时又可作为盖层;位于低位体系域的长6、长2和长3油层组是良好的储集层,而同处于低位体系域的长8油层组则是研究区的下一个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12.
层序地层学标准化理论在陆架坡折-陆坡深水区的应用尚未成熟。截至目前,基于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和露头资料对深水层序开展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深水水道或盆底扇内部,而忽视了与上陆坡以及陆架体系的系统对比。将层序地层学标准化理论应用于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 Ma前后)的陆架坡折到陆坡区,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系统解释、属性提取、可视化和钻测井信息分析,建立了从陆架到陆坡区的统一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陆坡深水区中中新世沉积层序具有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厚度薄、强制海退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前积层厚度大,以及底积层(主要为深水扇)普遍发育于低位体系域的层序地层发育特征。深水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应从陆架坡折区到深水区整体考虑,结合"源-汇"体系演化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系统对比,才能准确划分各个体系域,从而更好地认识陆架-陆坡-深水区的沉积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出发,通过岩性、测井及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在琼东南盆地三亚组中识别出两个 三级层序:SY1、SY2层序。在这两个三级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发现了"下切谷、盆底扇、斜坡扇、低位楔"等 沉积砂体。这些低位城砂体沉积在古近系裂陷期的沉积物之上,具备良好的储集体条件,其上的海侵和高 位体系域中的大套泥岩,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油源供应,同时又可作为盖层对其形成良好的封盖。琼东南 盆地三亚组的低位域砂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找寻这些砂体对于琼东南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测井资料识别层序的方法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测井资料层序识别是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之一。在测井曲线上 ,准层序、体系域和层序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准层序界面表现为测井值、岩层厚度或岩性发生了突变。体系域的识别取决于准层序的叠加样式 ,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 ,盆底扇以光滑柱形显示 ,上下界面处测井曲线发生突变 ;斜坡扇以齿状卵形显示 ,前积复合体以齿状漏斗形显示 ,水进体系域以齿状钟形为特征 ,高水位体系域以柱形 漏斗形为特征。在地层倾角矢量图上 ,低水位体系域以乱模式显示 ,水进体系域以红模式显示 ,高水位体系域以绿 蓝模式显示。密集段以高自然伽马、低电阻率、高U、Th、K记数率和小倾角绿模式为特征。层序界面在地层倾角矢量图上表现为能够确定为不连续面的乱或断模式 ,以及低的U、Th、K记数率。针对在测井曲线上层序识别的多解性、层序级别划分的不一致性以及离开井眼范围的推测性 ,提出多种资料的有效结合 ,特别是同地震资料及高分辨率古生物资料的结合 ,是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有效方法。以东海某箕状凹陷的一口井为例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搞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三上段沉积特征及展布规律,应用岩心、粒度、薄片统计、录井、地震等资料,总结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类型和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垦利A油田发育近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辫状河三角洲3种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冲积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及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应用层序地层学,将沙三上段划分为1套三级层序,低水位体系域(LST)以水下分流河道厚层砂岩为主,水进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以薄层砂岩为主。不同体系域砂岩厚度及展布规模,受控于湖平面升降及沉积物供给速率。该认识可为断陷湖盆斜坡带的砂岩储层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地质、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华北黄骅坳陷白水头-唐家河地区的沙河街组一段(Es1)-明化镇组(Nm)地层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从下向上依次为:层序Ⅰ(对应于沙河街组一段)、层序Ⅱ(对应于东营组)、层序Ⅲ(对应于馆陶组)、层序Ⅳ(对应于明化镇组)。其中层序Ⅰ和Ⅱ为湖泊相层序,分为低位(LST)、湖扩展(EST)和高位(HST)等3个沉积体系域;层序Ⅲ和Ⅳ为河流相层序,分为基准面上升和基准面下降等2个沉积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湖泊相和河流相层序的沉积特征,总结了本区层序地层的发育模式。最后指出,层序Ⅰ的HST,层序Ⅱ的LST,层序Ⅲ的基准面上升体系域为本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层段;层序Ⅳ主要发育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梁家楼扇体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家楼扇体的成因解释反映了沉积研究的进展,低位扇体成因是最新的成果。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中低水位沉积体系域认识的讨论,分析扇体的沉积特征,重新解释梁家楼扇体的形成与构成,指出当前研究的梁家楼扇体为下切水道充填沉积与斜坡扇,真正的盆底扇可能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钱家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层序地层学基础理论指导下 ,综合运用大量的地质、测井、地震及室内分析化验资料 ,对内蒙古钱家店凹陷侏罗系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依据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古土壤的位置及分布、古生物化石断代位置、地震反射剖面上滨岸上超位置及迁移规律、沉积相、地层叠置型式等一系列特征识别层序边界、最大湖泛面和首次湖泛面。将上侏罗统划分为 4个层序 ,确定层序周期为 5~ 8Ma ,指出层序地层构型主要受盆地断裂活动和物源供给多少的影响。根据盆地西断东超的箕状特征 ,以“地形变化带”为界 ,确定首次湖泛面 ,以最远滨岸上超点确定最大湖泛面 ,进而将断陷湖盆沉积层序划分成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详细描述了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中发育的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深水浊积扇及湖泊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 ,结合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油气勘探实践 ,指出层序B(九佛堂组 )湖侵体系域盆地缓坡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和盆地中央深水浊积扇砂体是寻找地层岩性圈闭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