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国外切圆燃烧锅炉超大型化后炉型发展的分析,指出燃烧器布置由简单的四角切圆变化到无双面水冷壁型的单炉膛双切圆布置是一明显的发展趋势.阐述单炉膛双切圆燃烧锅炉解决烟温偏差的理论构想,分析其对大型化锅炉燃烧贫煤的适应性,并对单炉膛双切圆燃烧系统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600MW燃贫煤锅炉应优先考虑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燃烧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外切圆燃烧锅炉超大型化后炉型发展的分析,指出燃烧器布置由简单的四角切圆变化到无双面水冷壁型的单炉膛双切圆布置是一明显的发展趋势。阐述单炉膛双切圆燃烧锅炉解决烟温偏差的理论构想,分析其对大型化锅炉燃烧贫煤的适应性,并对单炉膛双切圆燃烧系统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600MW燃贫煤锅炉应优先考虑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燃烧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3.
电站锅炉采用的四角切圆燃烧是一种成熟的燃烧方式,但采用四角切圆燃烧在炉膛出口处会产生烟气温度偏差,分析了此种烟温偏差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蒋晓锋 《热能动力工程》2015,30(1):58-65,163
以某电厂1 000 MW单炉膛双切圆锅炉为例,分析了炉膛内低氮同轴燃烧系统的流场特性。得到了单炉膛双切圆炉膛内温度、速度等物理量分布,得到了CFS(偏置风)、SOFA(分离燃尽风)对锅炉结渣性、烟温偏差、NO排放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切圆燃烧方式的烟速偏差小于单切圆燃烧方式;炉膛按温度分热角和冷角;受冷角布置的影响,适中的CFS风速才能形成"风包煤"特性,防止结渣;SOFA反切使受热面热偏差减小,火焰中心上移,NO浓度逐渐增大;SOFA摆角位置应根据受热面安全性、煤质特性、NO排放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的原因,提出了消除偏差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钱琳  吴奎  薛金凯  朱宣而 《锅炉技术》2022,53(1):43-47,62
对某电站四角切圆煤粉锅炉进行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炉膛出口存在烟温偏差,采用OFA(燃尽风)联合三次风反切的方法,减小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分析了4种不同反切角度对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的影响.结果 表明:OFA和三次风在适当的角度下进行反切对主燃区的影响较小,但过度增大反切角度会使主燃区燃烧紊乱,增大炉膛出口的烟温偏差;OFA联...  相似文献   

7.
某电厂300 MW四角切圆锅炉热效率偏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较大。为解决此锅炉燃烧问题,进行一次风调平、煤粉细度调整、燃尽风运行及配风调整、二次风配风调整和运行体积浓度的调整试验。调整后磨煤机各粉管风速偏差小于5%,各台磨煤粉细度R_(90)在24%左右,基本接近推荐值,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减少22℃,排烟温度降低3℃,炉渣可燃物含量降低1.8%,锅炉热效率较调整前提高0.6%。  相似文献   

8.
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的锅炉,由于炉膛出口气流残余旋转的存在,引起水平烟道内烟气沿宽度方向烟温分布不均匀,导致高温过热器局部超温、爆管。该文指出,改变燃烧器的布置方式并进行燃烧调整是削弱炉膛出口气流残余旋转,进而减小水平烟道内的烟温偏差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烟、汽温度偏差对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在2008t/h锅炉上,对不同负荷工况下炉膛上部屏区烟温及屏式过热器壁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汽温左高右低,大致成W型分布形态,而烟温呈M型分布,与汽温分布状态峰谷反向对应。认为炉膛上部空间残余旋转形成沿屏区宽度烟气流量的不均匀分布,因而烟气对受热面的冲刷强度不同,导致屏间烟气换热量存有差异,这是烟、汽温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某660 MW切圆燃烧锅炉进行了单因素调整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强化趋势学习的先验支持向量机(先验SVR)模型,实现了CO、飞灰含碳量、NO_x浓度、烟温偏差等参数的软测量。结果表明,先验SVR模型比基于交叉验证法的PSO-SVR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建模平均相对误差降低2%左右,能正确地描述燃烧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计算不同烟温偏差限值条件下的锅炉效率最高、NO_x最低的Pareto前沿线,推荐运行方式的烟温偏差较传统燃烧优化结果降低25℃,电站锅炉在安全范围内能够更加经济、环保地运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角切圆燃烧电站锅炉运行的经验的总结,分析了米膛出口及水平烟道烟温偏差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消除烟温偏差的几项主要措施,从而实现锅炉的优化设计,保证锅炉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2.
某公司超超临界660 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由于设计、安装等原因,运行中出现燃烧火焰偏斜问题,水冷壁壁温左右侧偏差达到80℃,后屏出口蒸汽温度左右侧偏差达到60℃,主、再汽温左右侧偏差达到15℃,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基于对660 MW四角切圆锅炉燃烧调整方法的分析与总结,纠正了火焰中心偏斜,消除了水冷壁壁温偏差和汽温偏差,优于设计值,确保了锅炉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000MW超超临界双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炉膛内的燃烧、流场分布以及分隔屏间距对烟温偏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炉内温度场分布合理,气流形成较为完整的椭圆形切圆;炉膛出口烟气存在旋转残余,导致各屏间烟气温度与速度分布不均,靠近水冷壁区域烟气温度及速度明显低于炉膛中心侧;分隔屏可以促进烟气的均匀分布,因此调整分隔屏间距可以调节烟气量在分隔屏间的分配,有利于控制烟温偏差。  相似文献   

14.
通过锅炉煤粉燃烧器的运行调整,分析证明了顶部布置反向OFA是一种减少四角切圆燃烧残余旋转引起的烟温偏差的有效方法,提高锅炉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电厂660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左右两侧烟温偏差过大以及烟温偏差引起的过热器两侧吸热量偏差较大的问题,在实炉上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单层分离燃尽风(SOFA)两侧角风门开度偏置和多层SOFA两侧角风门开度偏置对过热器两侧吸热量偏差和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调整E层、D层和C层单层的SOFA两侧角风门开度偏置时,过热器两侧吸热量偏差变化很小,各层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同时调整上三层SOFA两侧角风门开度偏置时,过热器两侧吸热量朝着A侧增大、B侧减小的方向变化,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随着SOFA两侧角风门开度偏置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四角切圆燃烧水平烟道烟温偏差的成因,针对宝钢自备电厂2号锅炉三再超温爆管现象,通过燃烧调整,使二再、三再出口烟温偏差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水平烟道热力不均匀性,使再热器恢复汽温运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动力工程学报》2013,(10):745-752
为减小切圆燃烧锅炉的汽温偏差,以2150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试验对象,研究了炉膛火焰中心与旋流指数的关联以及燃烧调整对旋流指数的影响.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汽温偏差变化,得到了炉膛火焰中心随旋流指数的变化轨迹.从风箱炉膛压差控制的角度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加大配风不均衡性对旋流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配风不均衡性会导致旋流指数增大;旋流指数与负荷不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降低氧体积分数过程中旋流指数减小,降低氧体积分数后降负荷过程中旋流指数的变化幅度增大,易引起汽温偏差增大和超温现象;燃烧器下摆会增大旋流指数;反切分离燃尽风(SOFA)过大时,反向旋流指数的增大同样会引起两侧汽温偏差增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炉膛热力计算,探究660MW超临界机组的锅炉屏底温度及烟气流速等因素变化对机组各受热面吸热量的影响。结合机组运行数据分析造成燃烧偏差的主要原因。对于四角切圆锅炉,通过调整燃烧器摆角,降低炉膛上部受热面两侧屏底温度偏差,使屏式受热面两侧汽温偏差显著降低。通过调整燃尽风(SOFA风),减小了炉膛出口烟气残余旋转的影响,降低汽温偏差。对于对冲燃烧锅炉,通过调整旋流燃烧器外二次风,降低了炉膛宽度方向上的屏底温度偏差使末级过热器和再热器沿炉膛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壁温有所下降,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欠温现象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某300MW四角布置切圆燃烧锅炉在不同省煤器出口氧量及磨煤机投运方式等工况下水平烟道内烟温分布及锅炉效率的热态试验结果的分析,指出了四角布置切圆燃烧锅炉水平烟道内烟温分布随省煤器出口氧量及磨煤机投运方式的变化特点及运行工况的变化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某石化公司热电厂四角切圆煤-气混烧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炉膛出口烟温与设计值偏差较大,导致对流受热面局部区域的管道超温爆管,原因是四角风粉不均及气体燃烧器结构、运行方式、负荷分配等不合理引起炉内火焰中心的偏斜。通过采取均衡四角风粉比例,采用多枪平流式气体燃烧器和对角投用最下层气体燃烧器,布置反切的二次风与三次风和优化最上层二次风挡板开度等措施,使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控制在20℃以内,确保了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