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量高铁铝土矿因氧化铁含量高、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而处于待开发状态。为确定四川某高铁铝土矿的高效开发利用方案,对还原焙烧—弱磁选提铁—铝溶出的铝铁高效分离回收工艺中主要影响因素——焙烧制度、焙烧产物磨矿细度及弱磁选磁场强度进行了单因素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还原焙烧试样粒度为0.18~0 mm、配碳系数为2.0、焙烧温度为1 350℃、焙烧时间为20 min、焙烧产物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1%、弱磁选磁场强度为60kA/m情况下,可取得铁品位为89.83%、铁回收率为84.08%的金属铁粉,Al2O3浸出率为69.35%,较好地实现了铝、铁分离。  相似文献   

2.
以某菱铁矿石为原料,采用直接还原-弱磁选工艺,研究了焙烧温度、还原时间、碳铁质量比对还原焙烧产品金属化率的影响,以及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弱磁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焙烧温度为1 050 ℃,还原时间为100 min,碳铁质量比为2.3的条件下,得到铁金属化率为90.88%的还原焙烧产品;还原焙烧产品在磨矿细度为-0.037 mm占79.60%,磁场强度为79.62 kA/m下,得到铁品位为92.40%,铁回收率为96.60%的还原铁粉,可直接作为炼钢原料。  相似文献   

3.
湖南某赤铁矿石铁品位约27%,大部分铁矿物嵌布粒度在5 μm左右。对该矿石进行煤基直接还原-弱磁选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对还原效果的影响以及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弱磁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原矿压团后与烟煤(煤与矿的质量比为2∶1)在1 150 ℃下还原焙烧100 min,所得还原矿的金属化率为93.41%;还原矿磨至-0.043 mm占90.22%后在63.68 kA/m的磁场强度下经1次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75.71%、金属化率为92.11%、铁回收率为91.12%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4.
印尼某高铁铝土矿原矿铁品位为 14.06%,铁矿物主要以赤(褐)铁矿形式存在,采用悬浮磁化焙烧—磁 选技术处理高铁铝土矿,并开展了系统的高铁铝土矿悬浮磁化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磁化焙烧最佳条件为给 料粒度-0.074 mm占50%、焙烧温度600 ℃、焙烧时间20 min、CO浓度为20%、总气体流量500 mL/min,在此最佳条件下 进行悬浮磁化焙烧试验,焙烧产品在磁场强度为133.6 kA/m的条件下进行弱磁选,最终可获得Al2O3含量68.55%、回收 率为74.43%、铁去除率为65.63%的铝精矿。悬浮磁化焙烧技术实现铁铝高效分离,降低了原矿中铁品位和水分,大幅 度提高了高铁铝土矿的Al2O3含量,达到了除铁提铝的技术目标。  相似文献   

5.
还原焙烧—磁选是处理镁质红土镍矿的常用工艺,为考察还原焙烧—磁选过程中各因素对镍分选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以青海某低品位镁质红土镍矿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料层厚度和磁场强度是影响还原焙烧—磁选镍粗精矿产率及回收率的显著因素,而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还原剂用量是影响还原焙烧—磁选镍粗精矿产率及回收率的不显著因素。还原焙烧—磁选分选镍的粗选作业最优条件为:还原剂用量为5%、还原温度为800℃、料层厚度为10mm、还原时间为30 min、磁场强度为200 k A/m,在此条件下,可获得产率22.88%、回收率38.99%的镍粗精矿。研究对镁质红土镍矿现场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地区镜铁矿粉矿为原料, 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 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剂用量、磨矿细度、磁场强度等对磁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煤粉用量2%、焙烧温度800 ℃、焙烧时间60 min条件下焙烧, 再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5.36%、磁场强度92.16 kA/m条件下磁选, 可得到品位为54.95%、回收率为88.92%的弱磁选精矿。  相似文献   

7.
某黄金冶炼尾渣中铁回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黄金冶炼尾渣中铁的回收进行了试验,采用无烟煤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磁化焙烧,再进行2段磁选的方法回收得到铁精矿。考察了焙烧温度与时间、还原剂添加量以及2段磁选的磁场强度对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720℃、焙烧时间为50 min、还原剂添加量为14%、1段磁场强度为160 kA/m、2段磁场强度为140 kA/m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铁品位及铁回收率分别为65.27%和80.44%的高指标铁精矿。  相似文献   

8.
低品质红土镍矿选择性还原-磁选制备镍铁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矿冶工程》2021,41(2):99-101
以TFe品位21.70%、Ni品位1.92%的低品位红土镍矿为原料,采用回转窑选择性还原-磁选工艺制备镍铁合金,研究了还原温度、磨矿方式以及磁场强度对镍铁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参数为: 还原温度1150 ℃、细磨(磨矿时间3 min)、磁场强度150 mT,此条件下所得镍铁合金中镍品位7.26%、镍回收率96.06%、铁品位85.15%、铁回收率89.23%,实现了低品位红土镍矿中铁、镍高效回收利用,并且镍铁中碳、磷和硫含量均在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孝义铝土矿为原料,研究了高铁铝土矿低温(200~550℃)气基还原与磁选联合的除铁方法,此法将非磁性和弱磁性含铁矿物磁化并通过磁选脱除。研究表明,当还原温度在300~550℃时,含铁矿物被磁化,表现出良好的可磁选性;高铁铝土矿经过还原温度为400℃保温1 h的氢气还原处理,并经过一次弱磁粗选,除铁率由原矿的4.17%升高到60.6%,铝土矿回收率达到78.72%,为实验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红玉  李克庆  倪文  黄晓燕  贾岩 《金属矿山》2012,41(11):141-144
某二次铜渣铁含量较高,主要以铁橄榄石、磁铁矿等形式存在,难以用传统的选矿方法回收。采用深度还原-磁选工艺对该二次铜渣中铁回收的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深度还原褐煤用量为20%、氧化钙用量为8.9%、还原温度为1 250 ℃、还原时间为3 h,还原产品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弱磁选磁场强度为60.8 kA/m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93.64%、回收率为88.08%的优质磁选铁粉,其杂质含量较低,可作为耐候钢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1.
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废水中Pb2+、Cd2+、Ni2+、Zn2+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嘉芬  卢杰 《金属矿山》2009,39(1):135-137
用山东潍坊涌泉天然斜发沸石对模拟含重金属离子Pb2+、Cd2+、 Ni2+、Zn2+ 的废水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天然斜发沸石对废水中的Pb2+有较高的去除率,可以作为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剂使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RuO2,Bi2Ru2O7,Pb2Ru2O6.5等导电相制备的电阻浆料的电阻温度系数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导电相低于一定含量时,TCR为负值,反之,TCR为正值.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的电阻器以金属型传导为主,TCR为负值的电阻器以隧道势垒传导为主.还考查了MnO2对RuO2和钌酸盐正温度系数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Li_2O_2的制备及分析方法,以及利用Li_2O_2作为添加剂来改善煤矿用化学氧自救器中KO_2生氧剂性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赖伟  张绪平 《煤矿机械》2006,27(7):49-51
以硅酸钠(Na2SiO3·9H2O)和盐酸(HCl)为原料,以非均匀形核的形式在氢化钛(TiH2)表面均匀地包覆一层SiO2。研究了反应物浓度、pH值、温度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包覆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工艺。释氢实验表明,经过包覆的发泡剂释氢时间可延迟60 s以上。  相似文献   

15.
ZrO2/MoSi2复合电热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重法研究挤压成型制备的纯MoSi2及20%ZrO2/MoSi2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分别用XRD和FESEM分析试样氧化层的物相结构及氧化形貌.结果表明,20%ZrO2/MoSi2复合材料在800℃氧化时表现为镅、硅的同时氧化.氧化产物主要为M003(部分挥发)和SiO2.1100℃氧化时,硅的选择性氧化和钼、硅的同时氧化均有发生,氧化产物主要为MoO3(完全挥发),Mo5Si3和SiO2.1300℃氧化时.主要为硅的选择性氧化,氧化产物为Mo5Si3和SiO2.复合材料在800℃和1100℃氧化后质量无明显变化,1300℃氧化后质量略有增加.ZrO2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促进了氧在基体中的扩散,使复合材料在1300℃的抗氧化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Basin2是一个数字模型,设计这个模型是为了描述贯穿地质时期在沉积盆地中地下水流动体系的演变.用户需要向Basin2提供的是关于平行一个垂直交叉区域盆地地层的排列,沉积物沉积及侵蚀的时间测定,以及盆地中的沉积物和岩石的物理和水文性质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以及描述流动及传输的方程,模型可以重建盆地的演化史.Basin2模拟的结果可以以表格的方式呈现,但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包含在Basin2工作台中的B2plot程序以图表方式来显示和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细菌对孔雀石低酸度(pH=2)浸出的影响,对孔雀石的酸浸、无菌和有菌浸出进行了对比,考察了细菌和Fe2+的初始浓度对浸出的影响和调酸必要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浸出前后矿物表面形态的变化和细菌吸附特征,并用能谱线扫描定量分析了浸渣表面成分的差异。得出细菌和Fe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108个/mL和4.5 g/L时,细菌对孔雀石浸出的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温液相法以醋酸铜和自制的TiO2/累托石光催化材料为原料,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在乙醇/聚乙二醇/H2O三相溶液体系中首次合成了累托石-TiO2-Cu2O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UV-Vis)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既能实现TiO2、Cu2O的固载和复合,同时能显著增强半导体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S.O.Grim提出的、以乙二胺为主体骨架的有机磷多合配位休——乙二胺四亚甲基四苯次瞵酸(Ethylenediaminetetra(methylenephenylphosPhinic)Acid),简称EDTPPI。实验方法利用pH滴定,并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步长加速法,测定了EDTPPI的加质子常数,及与Cu~(2 )、Zn~(2 )、Ni~(2 )、Cd~(2 )、Co~(2 )的络合常数。  相似文献   

20.
根据配位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绘制Ni2+-H2O系配合离子浓度Pε-pH图、镍羟合配离子分率αn-pH图及Ni(OH)2条件溶度积pPs-pH图.pc-pH图描述了Ni(OH)2(固)溶解平衡时,镍的总离子平衡浓度与pH关系,pH为10~11时Ni(OH)2的溶解度最小.αn-pH图指出了各种羟合配离子分率与pH关系,每种羟合配离子都对应有其存在的最佳pH范围.Ni(OH)2(固)的条件溶度积pPs-pH图表明pH在9-11范围内Ni(OH)2(固)的条件溶度积最小.研究结果可为中和水解法去除废水中镍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