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结合该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采用专题模块化教学,明确各模块的学习主题,对不同模块的知识点进行精细化讲解,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快速高质量吸收。教学中借助现代新型教学手段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并与其他专业课内容相互渗透,与最新规范相结合。同时,融合工程案例,在案例中让学生体会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经典案例,对其进行研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发散学生思维。运用BIM仿真教学,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知识视野。通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实现与抗震知识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抗震行业的最新前沿技术及相关理论。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回答问题和互动讨论积极,进而熟练掌握各章知识点,教学效果良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大专院校的实践教学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一个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案例教学。首次提出了综合应用软件教学的方法,结合手算定额法计算流水施工节拍和总工期。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能应用课堂知识,实际解决工程的问题。达到工程造价班级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各种目标。  相似文献   

3.
工程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管理类课程的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以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为基础,在课程学习中帮助学习达到特定教学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为了避免工程管理类课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案例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脱节,案例教学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脱节的现象,本提出了在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中“以一个实际项目案例贯穿教学始终”的观点,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动手相结合,并辅以课堂讨论与案例讲评,以切实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建筑设计四》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培养建筑设计及相关行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探讨该课程如何树立为人民做好设计的专业价值观与思政建设目标,提出在课程中引入工匠精神、责任意识、生态文明、审美素养等思政元素,以OBE理念组织教学。以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优秀设计案例及专业知识实际工程应用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识工程问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案例式、竞赛嵌入式、线上线下辅导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保证支撑毕业要求的所有指标点落到实处,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的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大跨结构课程开展新工科理念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中突出实际工程案例讲解和分析,增强学生对工程结构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开展调研,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学生的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开展指导,同时结合线上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展项目式学习和科教融合教学实践,利用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创新能力,通过科教融合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大跨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5)
案例教学法是以典型案例为媒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女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理论知识和实践同等重要。但前期理论知识相对枯燥,后期实践又往往与理论知识缺乏连贯性和共鸣。因此,在女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导入典型案例,能够浅入深出地连贯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使其顺利解决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水力学课程内容知识点抽象、计算公式较多,对数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工程应用性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联系理解不够深刻,应用能力较弱。文章针对该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工程实例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从单纯理解所学知识向结合工程背景解决实际问题转变,以适应面向工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的逐步推广,基于BIM技术的课程改革实践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关注。本次课程改革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利用案例导入,介绍BIM在建筑中的应用。启发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产生兴趣;其次,BIM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基于BIM技术的设计过程认识;最后,为使建筑各专业之间联系更密切,进行专业之间协同设计与成果交流。BIM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改革实践,使学生对BIM产生了更浓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各结构构件的规范要求;通过BIM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了更高效更前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2)
本文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稳定裕度"这个知识点为例,研究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首先分析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及课程内容与特点,重点根据"稳定裕度"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与工程实际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教学实践证实,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了学生思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课程学习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建筑工程质量入手,在分析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及建筑施工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将工程设计模式应用于建筑学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之中,提出工程设计模式案例教学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思路。通过对建筑学专业工程设计模式案例教学过程的展示和教学效果的分析,阐述工程设计模式教学的程序与特点。教学实践证明,建筑学专业建筑施工课程工程设计模式教学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还提高了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环境岩土工程课程作为本科高年级选修课,涉及岩土、环境、卫生工程以及土壤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环境岩土工程课程特点,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环境岩土工程课程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教学是我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专业污染源调查实习课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是一次有益的教学探索。参与式教学的实施过程由分析阶段、方案形成阶段、方案执行监控阶段和方案评价反馈阶段组成。尽管参与式教学面临教学环境、实习内容、学生差异性和教师灵活性等诸多挑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比如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建筑设备课程涉及建筑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等三大专业,教学上包括理论知识、施工图纸和设备施工安装等。在应用型本科宽口径、深基础和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建筑设备教学从过去的纯理论教学逐渐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转变。问题—图纸案例—实训三者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教学法强化建筑设备理论知识学习,在理论讲授中强调联系图纸案例;通过系统的图纸学习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巩固理论知识;通过现场实训或模拟实训增强学生对设备安装的认识。问题—图纸案例—实训教学模式着重解决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通过该教学模式,对比纯理论教学课程评价,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提高,课程考核成绩呈上升趋势,学生从关注教学方式转向关注课程内容,同时也反映出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核心平台课程之一,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为了解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成效与不足,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20道题目,涉及对课程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对教材、课外作业和教学方式的意见等。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本科生认识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足,普遍缺少良好的预习习惯且课堂参与度较低,建议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指出了课程在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方向,以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为例,针对目前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结合该课程内容多、学时少、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基于“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采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性指标引入评价体系,同时也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说明基于SC教学理念的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文章分析了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目标,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改革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基础性实践、设计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等方面。实践证明,改革实践在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作用,教学成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的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尝试建立一种全方位、特色化、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提高工程施工教学质量,并简要介绍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初步成效.研究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土木工程施工知识和技能,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工程能力和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课堂教学与实践又是一对现实存在的矛盾体。近年来,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越来越贴近工程实际,适宜用来进行课堂案例教学。我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考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基本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第二阶段是专业考试,考查考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和案例考试中土力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注册工程师考试试题做适当改变后引入土力学课堂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形象地了解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毕业后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国家“双一流”“双万计划”“卓越计划”“新工科建设”等政策战略和改革项目为契机,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卓越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型工科人才为建设目标,通过知识体系完善、研学资源融合、跨学科交叉、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拓展等手段,持续进行课程建设和完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自2003年率先建设并实践独立实验课程——专业综合实验,获得学生和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好评。课程实验项目在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科学的循序性和系统性,教育信息化技术成熟,衔接本科理论教学、工程应用实践、硕博学术研究,使实验实践教学真正成为了学生知识转化、能力锻炼的实操“战场”。  相似文献   

20.
在对比国内外名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六届在校生和四届有半年以上工作经验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建议要求,对工程地质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改革后的工程地质学课程体系,以经典知识系统为基础,以工程案例库为补充,以国际教学水平为目标,依托中英文教材建设,形成了集注册考试题库、实践教学以及社会资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特色,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新的课程体系有利于缩短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为国际科研领域输送高水平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