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5)
<正>见陈百加博士之前已经从朋友那里听闻了一些关于她的故事,得知她的激情、格局和胸怀影响了很多人。当坐在百加老师面前时,感觉她是一位非常温柔、谦逊、丝毫不显山露水的女性。她说话的声音比较轻柔,遇到尖锐的问题也依旧温和、从容地回答。让人感觉到即使身处问题密布的丛林之中,她都可以通过自身正能量去一一化解掉。执着的CFT梦十年前当陈百加决心要从事CFT领袖教练技术的那一天,她在笔记本上一口气列出四十条理由,陈百加告诉记者:"从那一刻我就意识到,CFT这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8)
<正>她有一头黑色偏棕的长头发,一双浓眉大眼,中等身材。每次她坐在凳子上写作业时,我都会跑到她旁边上蹿下跳、乱吵乱叫,但是也不会影响到她写作业,有时我还会问她作业本上面的题,她都很耐心地为我解答。她很喜欢给我说一些自己编的搞笑的小故事,一边说还一边表演。有一次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老师希望全班同学能对别人付出多一些,要求回报少一些。"她一边说着还一  相似文献   

3.
成长不孤单     
《Planning》2018,(11)
<正>我是个很瘦弱的男生,还生有些少白发,家境也不是很好,再加上成绩不能名列前茅,我就变得格外自卑。那时班里有个叫丹的女生,坐在我的前面。她进进出出也总是一个人,也不喜欢与人交往,在人群里亦属于沉默寡言的一个。她的成绩出奇的好,特别是英语,在全年级都是前三甲。对于这样优秀又孤傲的女生,我是更没自信与  相似文献   

4.
奇幻历险记     
《Planning》2014,(36)
<正>一为什么人们总是躲着我呢?我是不吉利的人?是的,他们说我是个不吉利的人。妈妈给我的解释是:"那只是他们觉得罢了,根本没那回事。"就这样,我信心满满地生活了两年。远处,一个人影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始终与我保持着距离。"喂,婆婆叫你去一趟!"他把手拢成喇叭形,朝我叫道。婆婆?是那个神秘莫测又受人尊敬的人吗?我对她并无敌意。"婆婆,您要找的人来了。"第一次坐在婆婆面前,才能细细地打  相似文献   

5.
平凡的故事     
正功臣簿上没有他们的名字,英模报告中没有他们的事迹。他们是普普通通的物业一线员工,他们的身影和足迹每天都要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业主的家园。他们是自己不讲故事却总是在创造故事的人,那些看似平凡、微不足道的故事,却也总能让人泪流满面。她永怀一颗感恩的心——华泰保洁主管王红侠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1)
<正>今天是星期天,小表妹林林来我家玩。我正在看电视,林林坐在椅子上,她用小手摸摸我的额头,说:"姐姐,你发高烧了。"我说:"没有啊!你刚玩过冷水,所以手冷。"她不服气地说:"就是发高烧了!"说着,她就拿起玩具听诊器,放在我的胸口,听完后,说我一定要打针。接着她拿出塑料针筒,给我打了一针,还问我:"疼不疼?"我连忙说:"不疼,不疼。"她装着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说:"你真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我笑着问:"医生,医药费多少钱?"她说:"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行了。"晚上,我洗完澡上床,忽然发现林林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0)
<正>爆料人陈子煊:我的妈妈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馋猫",由于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她的体重不断上涨。看着体重秤上一天天增长的数字,她终于狠下心来减肥了。为了减肥,妈妈最近吃的东西少了许多。看,她随便扒拉两三口饭就放下筷子,眼巴巴地看着满桌子的菜干瞪眼,这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坐在这只"馋猫"旁边,你甚至可以听见她咽口水的声  相似文献   

8.
毕竟是春天     
正前不久搭乘飞机出差,坐在邻座的同事跟我说起,她家里藏书甚多,最近一次整理书架时,不经意间翻阅到约翰·厄普的《兔子三部曲》,发现"这本书怎么写得那么好。之前读不懂,现在全懂了。"按照她的话说,之前对文学的理解,是俄罗斯文学式的,例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展现大气磅礴的宏大背景。而《兔子三部曲》这种叙述中产阶级个人生活的故事,看上去庸常、琐碎,不够精彩和刺激,自然很难贴合年轻人的胃口。对于她的体会,我深有同感。年轻人往往一腔热血,  相似文献   

9.
遥远的窗     
《Planning》2018,(3)
<正>题记:生活的河里每个人都是一朵漩涡,每个人都是一朵独立故事的花儿……1他孤独坐在一独幢房子里,老年无伴,女儿将在出国留学前帮他征婚。十年前他就丧偶了,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业余早晚还开公司,独自抚养女儿上名校。看着女儿孤独无助的时候,他也想替她找个后妈照顾她。女儿也好心劝说过多次,这样才有家的味道。可是他一次次推脱机会,因为他的妻子留给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5)
<正>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位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哈佛,我来了!"一踏进哈佛校园,她便发出了心中的呐喊。可当她坐在课堂上时,却发现自己与美国学生存在着差异。课堂上,同学们举手发言时,老师从来不点自己,被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