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型,并已进入快速转型阶段。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政策,采用物联网技术,在各种功能无线传感器应用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OneNet云平台的温室大棚种植智能监控系统。有关专业机构的工作人员与专家均可运用远程终端登录到云平台,及时检测大棚中农作物成长状况与场地周边环境,推断农作物的成长环境有无达到科学标准,有无越过环境数据规定的阈值后自动发出警报。相同对比栽种的经验,通过远程控制温室大棚里的风机、滴灌喷灌、遮阳帘电机等器械点装置实现操作,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代农业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将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环境数据监测和自动控制的方案,通过传感器、Zig Bee无线网络、GPRS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系统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照度、大气环境温湿度、CO2浓度、土壤湿度、土壤PH传感数据等五类参数的实时监测,同时能够控制设备以调节环境参数。设计中使用Zig Bee模块搭建了星形无线传感网络,远程网关通过TCP/IP协议和GPRS网络与云服务平台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云服务平台为Web浏览器和手机App终端提供数据并存储控制指令。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农业生产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存在着“看天吃饭”的现象,这种弊端导致传统农业收成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文中设计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技术,联合物联网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设计了一款价格低廉、低功耗且全自动组网,可远程实时查看环境参数的智慧农业大棚系统。  相似文献   

4.
相比传统农业大棚,智能农业大棚是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特别是在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农业大棚的实现将变得更加简单。本文主要完成智能农业大棚的系统设计。该系统基于树莓派3B控制和中移云平台,采用物联网设计思路,利用各个传感器获取大棚环境数据,OLED显示数据和继电器控制设备,同时通过互联网把数据传输到中移云平台,并且通过云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可以查看大棚内环境数据和远程遥控大棚中的设备。该系统的实现能够有效地减少投入在大棚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对大棚的管理精度,可以增加大棚农作物的产出,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随着监控系统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监控系统的设备规模以及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为了降低系统功耗提升系统稳定性,设计了基于云平台和NB-IoT的物联网监控系统。选用了最适合终端设备的NB-IoT通信方式作为物联网监控系统的联网方式,并应用MQTT通信协议实现数据传输,以云计算平台作为存储系统的物联网应用开发架构,采用B/S的物联网监控架构,从而实现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用户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电脑》2020,(1):163-165
农业温室大棚引进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通过OneNET云平台,用户可以实现远控查看大棚数据,利用智能网关接通传感器感知棚内环境数据,设定上限阈值的触发条件即可等待设备响应。经过实际测试,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切实有效,有利于提高农业温室大棚的工作效率,实现无人看守、远程监控,对推进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将得到快速发展。物联网在农业中实现智能化系统,可以降低成本,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过程。文中根据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温室大棚基地中智能农业系统的实际研究、应用总结与分析,更清晰地展示了物联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平平 《软件》2024,(1):146-148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逐渐朝着现代化趋势迈进,提升单位面积可耕种地以及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要点。农业物联网是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全面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农业智能处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传统的塑料大棚主要依靠人工来维护,包括人工检查、人工施肥,且不定期对大棚内土壤水分、温度等进行检测,浪费人力与物力,且效率不高。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
C#是网络系统开发中常用的编程语言,将其应用在物联网智能农业监控系统的构建领域中,不仅能够提升应用程序编写效果,还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语言简洁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语言,提出了在物联网智能农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措施,为增强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建设水平、应用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农田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嵌入式网关的无线网络接入成本以及流量负荷过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农田信息监控系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采集系统,采用ARM11的嵌入式网关、嵌入式数据库和嵌入式服务器,利用3G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开发智能手机客户端,进行远程控制、数据访问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农田信息进行有效监控,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深入,对机房运转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对机房的温度和湿度等数据实时监控,给出一种基于温度和湿度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最终系统能够对机房实施温度和湿度的监控,以便机房管理人员精细化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利用CAN总线构成了多节点监控网络,实现了对仓库多点温湿度的监控。本文介绍了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并重点阐述了现场子节点的硬件以及软件设计。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靠性以及广泛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温室大棚监测面积大,监测环境参数多,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温室环境多参数监控方案.各种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传到PLC,经过PLC运算处理后,根据设定的参数及运行方式,实现喷雾器等设备的手/自动控制.通过MPI通信接口,实现PLC与PC机的数据传输,完成温室运行状态在线监测.PC机监控软件采用组态王软件进行设计,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并设定系统运行参数.实验表明,该监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扩展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精确监控,确保温室内植物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郭苧  郭康  郭晓冉  毛向东 《测控技术》2017,36(7):101-104
针对目前环境试验室温湿度试验的数据采集和监控采用人工记录和设备本身监控方式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交变湿热箱温湿度采集监控系统.该系统以CC2430射频模块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由传感器节点把测量的温湿度参数传递至协调器,再由协调器传至移动终端或经串口上传至PC机,PC端用VS2010制作软件实时记录、显示、存储和处理接收的数据,并发出报警信息,移动终端能与PC端同步设置和查询信息.经测试,该系统传感器布置全面、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移动终端使用灵活、方便,能满足对交变湿热箱温湿度数据的无线采集和监控.  相似文献   

17.
系统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选择TI公司的智能解决方案,以CC2530为控制核心,通过DTH11传感器实现了温、湿度的数据采集工作;采用MySQL数据库用以存储温、湿度数据信息,并实现了服务器端数据显示、查询、动态分析等功能。此外,用户能够通过预设阈值,或者在服务器、移动应用终端远程发送控制指令,改变相应I/O口的电平信号,自动调用控制模块调节继电器、红外发射器等设备的状态,以达到改变被控电器加热、制冷、干燥、加湿等状态的目的,完成对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远程操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传统的以硬件为主的发射筒环境监控系统操作复杂、交互性差等问题,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其温湿度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发射筒內温度、湿度的实时采集、显示和存储;同时,还提供了超限报警与温湿度调节、历史数据处理等功能。本系统结果显示形象直观,操作方便,较容易实现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远程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过程,给出了以FPGA为核心构建的温湿度采集+逻辑控制器+数据处理+网络接口控制的系统硬件设计结构;利用Altera SOPC(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技术,在FPGA内部构建Nios Ⅱ CPU,并内嵌实时内核μC/OS-Ⅱ实现对温湿度传感器SHT11、网络控制器DM9000A的任务调度和管理,从而完成对环境温湿度的远程实时监测;经过近3000小时的测试表明,系统检测精度高,占用资源少,灵敏度高,工作稳定可靠,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以力控为开发平台设计了轮胎模具仓库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结构、上/下位机的通讯设置,给出了具体的通信方法.经现场运行表明,该通信方法灵活、可靠,由此开发的系统,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