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势必要求原有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相应的变革。如何完善与改革现有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了"3+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应用型本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存在的问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提供可以借鉴的具有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1+X”证书制度,以BIM(建筑信息模型)证书为切入点,针对高职院校当前开展BIM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才培养思路。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人才培养实践成果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以期通过不断探索论证,促进BIM证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提质培优。  相似文献   

3.
冯国涛  贺婷  李晓秀 《西部皮革》2022,(17):36-38+48
“艺术+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我院(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利用设有工科和艺术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主动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艺术与工程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学校与企业合一”的办学理念下,以习近平新时代实践观为指导,以“衣秀杯”服装设计大赛为核心的“1+2+N”“专业+”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为载体,探索与深化“专业+”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内涵,整合并优化交叉复合型能力培养范式与全产业链教学模式,对学院“艺术+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发展状况及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性,阐明高职机电类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1+X”证书制度属于职业教育进行创新和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1+X”证书试点影响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对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核点进行整理细化,将证书考核的具体内容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融通,进一步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这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高职院校发展都十分有利。基于此,文章主要对“1+X”证书试点下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分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发展背景和现存问题,提出了“1+X”证书试点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葳 《广西轻工业》2014,(4):155+157-155,157
学生在校的时候,课程安排就尤为重要,汽车专业的中职教育需要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最大化的发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自主完成工作的能力;同时一些基本知识尤其是道德观念的建立也不能疏忽大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我国提出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希望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在这个背景下,湖北省中职院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文章探讨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湖北省中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变革与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的背景下,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探索出“1+X”六位一体化产教融合新路径,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证书试点纽带和桥梁,探索岗课赛证培系统融合,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实验实训教学软硬件的完善以及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升华,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9.
焦利勇 《广西轻工业》2009,25(10):173-174
主要从印刷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出发,介绍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研究与探索,并提出在今后实践教学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方阳 《广西轻工业》2009,25(7):164-16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1"培养方案为2年学校教育,1年企业实习。学校培养应落实教学课程优化和校本教材,采用目标式课程教学,与企业联合进行订单式培养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应进行实习车间、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优化。企业培养强调专业强化和适应企业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3+1"人才培养模式浓缩了本科基础理论教育,强化了岗位实践能力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即在培养过程上,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阶段,通过学生、企业、学校三方,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从而达到更合理的利用资源,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平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洁  耿爽  赵夏清  杨志魁  刘晨 《湖南造纸》2021,(12):145-147
中高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满足学生职业教育需求和落实职工终身教育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正在开展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3+2中高职联合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现状,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壁垒,提出中高职3+2...  相似文献   

13.
顶岗实习阶段是"2+1"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达一年的顶岗实习阶段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数控"五菱班"为个案,介绍了该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并提出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将“1+X”证书制度融入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以及该种教学模式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明确了“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价值;然后对“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最后论述了数控技术专业实行“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婷 《广西轻工业》2011,27(7):182-183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结合最紧密的教育,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依托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在高职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构建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四川食品与发酵》2021,(1):142-145
本文根据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类专业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讨论了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食品专业人才的模式,以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为基本保证,以科研协同双创教育育人为有效途径,以三课堂联动为重要手段,以产教融合为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7.
唐琴 《纺织报告》2022,(8):117-119
“1+X证书”制度的试点运行,既是职业教育在新时代下不断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文章根据目前服装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产业职业岗位需求分析入手,通过课证融通、岗训结合,探索“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1+X证书”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系统推进教学各环节;总结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变革,以期为“1+X证书”背景下高职其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新形势下摆在我国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以轻化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天津工业大学在特色专业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江西服装学院“卓越服装设计师”班为例,依据企业实践教学阶段反映的主要问题,从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时间与内容安排、校外运行平台、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分析“卓越服装设计师”“3+1”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介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实施导师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阐述研究的基本内容,分析探讨了导师制的具体实践过程,指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从制度上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力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