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化氢吸收与解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用稀盐酸吸收氯化氢生产浓盐酸和解吸浓盐酸生产高纯氯化氢工艺中的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厂自65年氯碱产品投产以来,盐水一直用盐酸中和。我厂主要产品是烧碱、聚氯乙烯、氯磺酸等。不生产盐酸。为了中和盐水所需,不得不做一套盐酸吸收设备。最初做了一个陶瓷吸收塔,未用多久就坏了,后来又做了一个铁皮衬胶吸收塔,因温度高胶板起层,未用半年也坏了。当时由于没有盐酸,盐水不能中和,严重的影响了生产。七0年十二月份,我们利用泡沫干燥塔的两个废塔节,经过两天修改,做成了盐水氯化氢气连续中和塔。七0年十二月中旬投人试验,试验过程中曾出现管路堵塞,盐水  相似文献   

3.
我厂氯化氢工段采用三合一炉合成盐酸,再用脱吸法制高纯度氯化氢,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可是大家都知道氯化氢和盐酸是氯碱厂里常见的腐蚀性最强的两种化学介质,正因为如此,解吸塔和三合一炉均要有备用设备,以应生产急需,因而要求使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阀门。我厂过去一直使用硬聚氯乙烯塑料阀和法奥里特阀。但是,法奥里特阀的阀  相似文献   

4.
氯碱企业的腐蚀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氯碱企业腐蚀的治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用蒸汽直接加热的汽水混合器取代盐水预热用碳列管式换热器;用紫铜管列管式换器作为重饱和盐水预热器;用钢衬聚丙烯管道作电解盐水管和淡碱管;大检修时用硝酸洗冷却器壳程;自制铸铁泵并改进密封,应用于尾氯吸收系统;采用阀芯为依基合金,阀座为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氯系统阀门;用钢衬聚丙烯管输送盐酸系统氯化氢气体及其液体;用酚醛树脂涂抹盐酸储罐的胶层;制作不锈钢浓碱冷却罐取代碳钢板卷制浓碱冷却罐;用氯磺化防腐涂料保护钢筋混凝土框架..  相似文献   

5.
我厂盐酸工段,是平衡全厂废氯的一个主要工段。原工艺是:由合成炉生产的氯化氢气体用填料塔一段吸收后,氯化氢尾气用水流泵抽出,生成的酸性废水直接向地沟排放。这样大量的含酸废水排入地沟,不仅每年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严重地腐蚀下水道、厂房、地基,并使地下产生溶洞和发生地陷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王俊飞  何飞  陈徐飞 《聚氯乙烯》2020,48(1):31-34,38
阐述了氯乙烯合成过程中过量的氯化氢气体回收处理的工艺流程:首先采用组合塔吸收净化氯乙烯气体,同时吸收氯化氢气体制取质量分数为31%的浓盐酸;然后采用浓盐酸解吸系统、稀盐酸深度解吸/负压浓缩系统对浓盐酸进一步处理,得到高纯度氯化氢气体。整个系统闭路循环,没有多余废气、废酸排放。  相似文献   

7.
氯化氢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自动设计的3万t/a(31%盐酸,单套)合成氯化氢装置,该装置具有工艺流程短,采用敝开式钢框架结构,设备材质优良,单套产量大,采用DCS控制,远距离输送氯化氢气体等特点,2000年4月至2001年12月,共生产工业酸盐和高纯盐酸5.1万t,为PVC输送氯化氢气体量折合成31%盐酸共11万t,特别适用于配套电石法生产PVC。  相似文献   

8.
梁伟 《氯碱工业》2001,(12):46-47
我厂盐酸储罐以及浓稀酸循环罐是个需要经常进出料的设备,原来设计的呼吸阀为塑料容器。液体储存量小。出料时经常有氯化氢及盐酸泄漏,对环境造成损害,并经常受到处罚,因此我厂对呼吸阀系统进行了技改。  相似文献   

9.
姜宏 《中国氯碱》2001,(4):43-43
我厂合成炉合成的氯化氢用自来水吸收生成31%盐酸,制酸过程中氯化氢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并被冷却水带走,因合成氯化氢中含有少量过量氢,过量氢随氯化氢带入制酸系统,并聚在系统的角落里,若遇静电火花易发生爆炸,为防止氢气积聚采用水流泵抽空系统,抽出气体由废气吸收塔吸收,然后放空尾气,另外包装盐酸,处理系统除酸雾也对系统抽空,抽空过程中的抽出气体除少量氢气外还有大量氯化氢,氯化氢溶于大量吸收水而面稀酸,这部分水以往排入地下水沟,不仅污染附近水域,而且酸水所到之处钢铁部件,水泥设施均遭受严重腐蚀,经测试1998年盐酸贮槽抽空及包装抽废气用的吸收水均每小时排放30m3,水的PH值约为2-6,由此估算每天排放HCl约260kg。  相似文献   

10.
我厂三合一炉(正名合成吸收塔),原系锦西化工厂根据本厂小试验,参照国外样本为甘肃永靖化工厂设计的。我厂氯化氢工段采用三合一炉脱吸法生产高纯度氯化氢,所以就采用了此设计图纸。设备由辽阳石墨制品厂制造。三合一炉于1973年10月份首次点火,到1975年9月近两年的使用时间里共点火100余次,生产出的盐酸除供我厂氯碱车间盐水中和使用外,还出售少量商品盐酸(222.5吨)供宜昌地区使用。共生产出树脂粉1500吨以上。两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三合一炉是一种结构紧凑、传热效率较高、拆装检修方便,设备材料过关,操作简便易行的好设备。  相似文献   

11.
石墨板的粘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厂盐酸生产中,合成炉出来的高温氯化氢气体是经过铸铁管在空气中冷却和石墨管在水中冷却后才到吸收塔(经稀盐酸吸收制成工业盐酸)。因石墨管无现货,我们是用4块石墨板经改性环氧胶拼接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氯化法生产烷基苯付产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国内洗涤剂厂是通过水吸收制成盐酸。吸收方法主要采用填料式、膜式和板室式。我厂自1977年9月起试用。808型块孔式散热吸收法,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得到了一点体会。一、关于氯化氢的吸收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当它和水接触时,气体中的氯化氢分子可迅速进入水中被水吸收而成盐酸溶液。此时气相中氯化氢气体分压P_气逐渐降低,而盐酸溶液所产生的氯化氢蒸气分压P_液逐渐增加。当P_气>P_液时,溶液可继续进行吸收,而且吸收速度取决于两者的压力差;当P_气=P_液时,气液两相之间达到了动态平衡。吸收也就停止了。  相似文献   

13.
三合一炉好     
我厂聚氯乙烯车间氯化氢工段采用辽阳炭素厂生产的块孔式石墨三合一炉(外壳为钢)生产合成盐酸,然后脱吸得高纯氯化氢。这种三合一炉自1973年10月点火以来,已运转拾多年,目前仍在正常运转。三合一炉规格为φ550×5500mm,每台可与3000吨/年 PVC 配套(相当十月产35%盐酸700吨)。这种三合一炉与铁合成炉、膜式吸收相比有下列特点: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生产强度高、耐腐蚀、盐酸质量好、设备投资少(其价格仅相当于一台膜式吸收塔)等。因而,近年来许多厂家在改造和新建氯化氢工段时,开始采用这种  相似文献   

14.
把非金属材料及涂料应用于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中,既节省金属材料,又解决了防腐蚀问题。 报告总结了硬聚氯乙烯管在长距离的防腐蚀管路和易燃易爆的乙炔系统中以及在浓、稀盐酸、低温下的使用情况。为代替衬耐酸橡胶钢管输送盐酸脱析后的氯化氢,代替钢管输送乙炔、输送水洗塔后的浓盐酸,做水洗塔和碱洗塔管路、水洗塔液封以及混合脱水除雾器内玻璃棉立式网栏(使用湿度  相似文献   

15.
冯湘波 《中国氯碱》1994,(7):28-28,31
1 改造前贮槽存在的问题我厂盐酸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共有4台成品盐酸大贮槽。原贮槽有如下问题:(1)为了防止盐酸蒸汽挥发至大气中污染环境,在贮槽的一端装有水流泵,日夜不停地抽除盐酸蒸汽,每年有10万吨左右含酸废水排入地沟,废水中有100吨左右氯化氢,总价值17万多元。(2)盐酸是易挥发性酸,由于水流泵不停  相似文献   

16.
序言 宜昌市树脂厂聚氯乙烯车间氯化氢工段采用石墨制三合一炉生产盐酸,然后再用脱吸法生产高纯度氯化氢的所谓“三合一炉脱吸法”已有十年的历史,在十年的生产实践中解决了生产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生产已十分正常。现将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我厂三合一炉(正名为合成吸收塔),原系锦西化工厂根据本厂小试验,参照国外样本设计的,设备由辽阳碳素厂制造。 三合一炉第一台于1973年10月首次点  相似文献   

17.
以硫酸钾副产盐酸脱析氯化氢联产PVC运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中国氯碱》2001,(9):30-30
2000年我厂经过技改,烧碱达到4万t/a生产能力,PVC树脂达到6万t/a生产能力,但是,由于电解车间生产的氯气,氢气合成的氯化氢,不能够满足PVC车间满负荷生产的需要,为了保证PVC车间满负荷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我厂决定采用硫酸钾副产盐酸制取氯化氢供PVC车间生产使用,该项目于2000年元月进行设计,安装,调试,于9月份顺利投产。现就装置及运行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厂在合成氯油、敌百虫、氯乙酸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如全部回收,每年可得3000吨31%盐酸。氯化氢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水冲入下水道,腐蚀下水系统,影响农田灌溉。为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必须回收付产盐酸,但因数量大,销售困难,还必须为所回收的盐酸广寻出路。去年,我们用回收盐酸土法上马,试生产无氰电镀原料氨三乙酸。  相似文献   

19.
主要总结了离子膜生产系统中输送高纯盐酸时高纯盐酸贮槽逸出的氯化氢尾气的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20.
亚磷酸二甲酯尾气中氯化氢的连续回收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雷军  王群孝  季诚建  陈晓祥 《农药》2000,39(11):15-16,19
介绍了从亚磷酸互的副产尾气中回收氯化氢制浓盐酸的工艺,采用溶剂分段循环和降温相结合的方法,可使氯化氢的回收率达99%以上,盐酸浓度大于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