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带传动摆架式自动张紧装置的张紧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带传动在稳定工作时的受力平衡,从理论上导出了摆架式自动张紧装置所产生的张紧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只要合理选择计算安装参数,其张紧力总能满足张紧条件的要求,以对张紧装置进行设计计算:并指出该装置产生的张紧力,具有随外载菏变化而自动调节的性能,使传力零件部分卸载。  相似文献   

2.
由于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取决于带与带轮间的附着力,而带传动中张紧力大小则对带与带轮间的附着力有直接的影响。张紧力过小时,带传动的能力不能发挥,摩擦磨损加剧,滑动率增大,效率降低。张紧力过大时,压轴力增加,磨损发热严重,寿命迅速缩短。由于传动带不是完全的弹性体,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安装时所保证的张紧力(初拉力)将会降低,为了保证传动的工作能力,应定期检查和重新张紧。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款Ⅴ型发动机的结构形式,给出其正时链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正时链系统的结构布局、系统内链与链轮、导轨、张紧器的设计以及系统的链长计算,并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正时链传动系统的运动轨迹、链节之间的张力、链与传动部件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张紧器的张紧力.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建立的正时链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自动张紧带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新型传动机构,为满足工作可靠性和优化结构参数,在受力平衡方程的基础上,以带传动可靠性为主要约束条件,以带的根数最少和齿轮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该装置进行了可靠性优化设计.该设计法可在保证带传动可靠度的同时迅速取得一组最佳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先进,极大提高了设计速度与设计质量,为该种新型传动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中提出三角带传动的一种新的张紧方法——用压紧轮压紧三角带。从理论上和实验上都证明了此种装置比用其它方法张紧有许多优点。它可使带的松边拉力为零,使紧边拉力完全成为传动的有效圆周力,大大的减小了带传动的压轴力,提高了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和寿命。在传动比大包角小的情况下,更有它独到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为三角带传动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款V型发动机的结构形式,给出其正时链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正时链系统的结构布局、系统内链与链轮、导轨、张紧器的设计以及系统的链长计算,并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正时链传动系统的运动轨迹、链节之间的张力、链与传动部件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张紧器的张紧力。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建立的正时链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传动带的激烈振动,主要是由于激振频率与传动带紧边的自振频率一致,引起共振而产生的。因此,必须首先求出传动带的自振频率,然后设法使激振频率位于系统的共振区之外,才能保证传动的正常工作。本文将传动带看作张紧弦,导出其自振频率计算式。根据这个公式,同时考虑带传动设计与工艺上的可能与方便,提出了一些避免传动带共振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带式输送机液压张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适用于长运距、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液压张紧装置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主、辅张紧油缸共同实现张紧(可加快启动阶段的张紧速度,缩短过度张紧过程的时间,增大张紧行程和张紧力的调节范围),用慢速绞车对张紧小车进行较大距离牵引和调动的液压张紧装置。根据工作要求和工况特点,作了液压系统设计,分析了工作原理,对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取进行了讨论。该液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元件少、保护完善、工作平稳、可靠等特点,可供设计、制造和使用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输片系统中胶片张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胶片式航空遥感器输片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胶片张紧机构,实现工作过程中顺利输片。胶片的张紧机构由结构系统和电控系统共同完成,在钢带辊内部有弹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拉动张力辊在导轨上灵活移动,电控系统通过控制力矩电机提供动力,与钢带滚形成一对平衡力,实现对胶片的张紧。本文完成了胶片张紧机构的设计,对张紧弹簧的参数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张紧机构平衡的控制原理和控制动态曲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整周传动带分成三种区间,分别进行分析,然后综合成一个系统。对三角胶带传动的摩擦力作了重点分析,得出欧拉公式不适用于三角胶带传动计算的结论,提出了三角胶带传动能力计算的新观点和方法。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张紧方式的带传动的计算特点,讨论了欧拉公式在平型带传动计算中的正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低成本且性能良好的传动轴,以乘用车传动轴总成为研究对象进行传动轴结构设计,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其进行材料和结构改进.?运用Catia软件建立传动轴模型,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模拟分析传动轴在最大扭转载荷下的力学性能以及传动轴的振动特性,得到传动轴在该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以及传动轴在约束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断裂事故,从设计、试验、金具质量、施工安装和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Inconel 625合金构件的抗疲劳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在室温下对Inconel 625合金进行了轴向总应变幅控制的低周疲劳实验,分析了室温下合金的应变疲劳寿命和循环应力应变数据,进而给出了合金的应变疲劳参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Inconel 625合金试样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和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Inconel 625合金在室温下的弹性应变幅和塑性应变幅与载荷反向周次的关系可分别用Basquin和Coffin-Manson公式来描述.在室温疲劳变形过程中,Inconel 625合金会发生循环硬化和循环软化.合金的低周疲劳裂纹以穿晶方式萌生于疲劳试样的自由表面,并以穿晶方式扩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智能高耸结构系统对应变数据采集与传输的需求,应用传感网络技术实现智能高耸结构系统的应变数据采集,将大量的传感器与骨干传输网络相连,在传感器与骨干网之间采用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ZigBee技术无线接入网络,研制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智能高耸结构系统应变信号无线采集器,由应变传感器、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组成。解决了应变传感器的温度漂移和非线性等问题,并采用软件算法解决了无线通信的数据丢包问题,可实现空旷地带300m距离通信。试验结果表明,该采集器能实现对单塔多节点、多塔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应变数据测量。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的传力枢纽,是框架梁柱构件的交接处,水平地震作用下,节点处承受较大的水平剪力,核心区发生剪切破坏,使结构处于极为不利状态,按照"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节点的破坏要后置于梁柱的破坏.要保证节点核心区不发生过早的剪切破坏,主要考虑两个因素:①核心区截面尺寸;②核心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载货汽车变速器壳体强度,在其内部布局加强筋.在布局优化过程中,以应力约束条件下加强筋的最小质量为目标函数,加强筋被布置在高应变能或应力的位置,利用加强筋单元应变能灵敏度和一种迭代计算中高效的重分析方法提高计算速度,通过确定加强筋单元的使用效率决定加强筋单元删除或保留.计算结果表明:经过2次迭代优化,变速器壳体结构的最大主应力从1.12×108Pa下降为9.86×107Pa,达到设计要求.应用加强筋的布局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变速器壳体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适于大型工程长期健康监测的耐久性光纤光栅(FBG)应变传感器,提出并实现了传感光纤无机-聚合物-金属的耐久性组合式封装。对传感元件应变传递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光纤的应变传递机制主要依赖于封装结构的无机内核,金属外套用于工程安装初期对无机内核的保护,聚合物主要起这两者间的连接作用,其应变传递机制被抑制,故即使其力学或材料性能发生转异或劣变,亦不对传感器的耐久性产生显著影响;应变测试的理论分析及模型实验结果均表明,相对于普通聚合物封装的FBG传感器,组合式封装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有明显提高,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土层锚杆应力分布的复杂性,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了拉力型锚杆和压力型锚杆杆体全长上的应变分布曲线、同列锚杆锚固段末端点以及坡面处的应变分布曲线。在所得曲线的基础上,对坡体中锚杆的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及讨论,从而对其工作性能和加固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介绍了锚杆上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解,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吻合,验证了本试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功能的设计方法无法将非功能性作用融入机械系统方案设计阶段的问题,提出传动可供性评价的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方法. 给出传动可供性定义;构建设计需求、传动类型、传动元件、传动可供性的关联关系模型;以设计需求为统一颜色、传动类型为个人颜色、传动件为元素、传动可供性为约束、传动可供性性质为约束统一颜色,建立机械传动系统多色模型. 通过设计需求与传动类型、传动类型与传动件围道推理及合取规则,获得传动类型组合方案粗糙集. 考虑机械传动件约束统一颜色评估为设计准则,以功能可供性信息量最小、非功能可供性理想度最大为综合评价目标,建立传动元件配置优化多目标0-1线性规划模型. 借助跳跃路径二进制位置更新机制和多样性测度维护的布谷鸟算法求解最优传动系统配置方案. 以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桥梁无线测试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应变采集传输数据方法存在的问题,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无线传输.融合振弦式传感器、电子计算机、无线通信、单片机、电路技术、数据库和软件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桥梁结构应变测试的网络化的无线测试系统,解决了数据的无线传输问题.对系统进行了通化西昌斜拉桥的现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发的无线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具有传输可靠、操作简单、稳定性强、无需借助现有的通信网络和价格低廉等特点,适合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