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政  张怡然  赵宇  王峥  苏静  马娇 《供水技术》2021,15(4):11-13
取净水厂不同处理单元的排泥水进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投加的小试,并在污泥泵房污泥浓缩及排放环节进行生产性验证.小试结果表明,随着阴离子PAM投加量的增大,排泥水沉降效果提升,含水率有所降低.生产性验证结果表明,污泥泵房储泥池曝气后的泥水中投加0.2 mg/L阴离子PAM溶液后,沉降效果明显变好,沉降速度加快.回流...  相似文献   

2.
低温低浊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调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低温低浊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偏高的问题,胜利油田民丰水厂首先对助凝剂PAM自动投加装置进行了改进和正确标定,然后进行了生产性调试。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M投量可明显提高回流污泥浓度、改善混凝效果;在低温低浊期,絮凝搅拌转速不宜太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最佳运行参数:絮凝剂聚合硫酸铁投量为40 mg/L,助凝剂PAM投量为0.2~0.25 mg/L,污泥回流比为4%,絮凝池搅拌转速为10 r/min。通过调试,最终使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在1.5 NTU以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工艺对连云港地区受污染水源水处理效果有限的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C投加量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投加PAM可以提高回流污泥浓度,降低混凝剂用量,改善絮凝效果。当回流比为0.040,PAM投加量为0.08mg/L,PAC投加量为25 mg/L时,出水浊度为1.0 NTU。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厂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运行不稳定、投药量偏大、出水浊度偏高等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排泥与污泥回流系统的改造,取消了原集泥沟中的刮泥设备,改为气提装置排泥,并在高密度沉淀池外侧设置了储泥罐,污泥经回流泵回流;采用流量仪、投入式污泥浓度计检测回流污泥,且污泥回流点由单一的总管投加改至两根DN100分管投加,同时在每根回流污泥分管上安装污泥流量计及阀门,以有效地控制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改造完成后的生产性调试和优化研究表明,通过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增大絮凝区污泥浓度,能够有效降低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絮凝区污泥浓度为400~500 mg/L,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能够确保在1 NTU以下,单池处理水量最高可达3 700 m3/h,超过设计负荷20%。  相似文献   

5.
对高密度沉淀池污泥上浮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上浮主要是由排泥水沉降性能变差、冲击负荷波动较大以及运行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控制污泥上浮的主要措施有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降低排泥水冲击负荷、合理投加混凝剂、有效控制回流比及排泥等。  相似文献   

6.
无锡市梅园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采用调节、浓缩、平衡、投加聚丙烯酰胺 (PAM)、板框压滤机固液分离的工艺,同时采用了PLC中央控制,其浓缩上清液能达标排放,板框压滤机分离的泥饼含固率为 40%左右,PAM投加量为 1. 5~2. 0kg/t干污泥。  相似文献   

7.
以净水厂排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斜管沉淀池对排泥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进泥负荷的不断增大,斜管沉淀池出水的上清液浊度和CODMn含量都逐渐升高,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的联合投加都可以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且只要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大于2 mg/L,就可以形成较大且密实的矾花;投加聚丙烯酰胺药剂后,可应对由于净水工艺进行沉淀池冲洗后排泥水性质的恶化,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降低出水浊度,提高出泥浓度。  相似文献   

8.
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载体,向池内投加粉末活性炭,利用高密度沉淀池的污泥回流系统对粉末活性炭进行富集和回用,延长其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考察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对有机物的强化去除效果,并进行了投炭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投加方式能显著改善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比不投加炭,对CODMn的去除率提高了近10%。通过增加污泥回流比可减少投炭量,在去除率相同的情况下,污泥回流比为5%时的投炭量较回流比为3%时减少了34%,而较不回流投炭方式减少了77%。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是粉末活性炭吸附和生物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水厂沉淀池排泥水进行了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泥水经过0.5 h自然沉淀后,上清液水质趋于稳定,浊度、CODMn、氨氮、细菌、藻密度、浮游动物死体和活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继续延长沉淀时间对上清液水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个别生物类指标反而有上升趋势。投加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回用水水质,阳离子PAM投加量为0.8 mg/L时,排泥水浊度从2 219 NTU下降至1.59~3.84 NTU。  相似文献   

10.
依据沉淀池和排水池的排泥规律确定了日排泥水总量,采用物料平衡法、排泥现场测定法、排泥水处理系统参数监测法及公式法确定日总干污泥量.结果表明:排泥水处理系统监测法操作容易、设备简单且数据可靠.通过污泥量的确定,可调节排泥规律和排泥水处理系统的流量及浓度,并可降低排泥水对系统的冲击负荷,使水厂在高温高藻期达到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部分给水厂排泥水受到镉污染,致使排泥水回用具有镉超标的风险,基于排泥水"破碎-再絮凝"过程,分析上清液与污泥中镉的变化,研究排泥水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排泥水污泥对镉的吸附量与排泥水中镉的总量线性相关;破碎、高p H值、低温和投加适量阳离子絮凝剂都有助于污泥吸附镉;但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长时间搅动会导致其中的镉释放。污泥中的镉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使用PAM对污泥进行调质,离子交换态镉和部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转变为有机结合态镉。"破碎-再絮凝"过程有利于排泥水中溶解态镉迁移至污泥中,但再絮凝的污泥不宜过多扰动和停留。  相似文献   

12.
以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试验探究沉淀池排泥水回用的最佳回流比以及回用对沉后水水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排泥水回流比在5%~10%,最高节药率可达到33.3%;沉淀池排泥水回用可提高对浊度、CODMn、UV254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56%、47.11%和61.93%;综合考虑经济成本、资源节约率、混凝效果等因素,该水厂的沉淀池排泥水最佳回流比为5%。沉淀池排泥水回用增加了沉后出水的氨氮含量,建议回流排泥水时配合深度处理工艺,保障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3.
水厂污泥水沉淀试验负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自来水厂中污泥水的污染问题,同时尽可能地压缩成本,用中试试验模型对武汉白鹤嘴自来水厂污泥水处理过程中的斜板沉淀池相关负荷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决自来水厂污泥水的沉淀效率和成本问题.通过水厂污泥水现场中试研究,其结果表明,投加PAM可提高斜板沉淀池抗击负荷的能力;投加PAM+快速搅拌可进一步提高斜板沉淀池抗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聚合氯化铝(PAC)投量下,考察了网格、折板和机械搅拌三种絮凝方式对沉淀池排泥周期和污泥静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C投量20 mg/L时,网格絮凝池中矾花的沉降性能最好,相应的沉淀池排泥周期也最长,为10 h;当PAC投量为25 mg/L时,三者的排泥周期均为8 h左右,排泥水初始含固率也基本相同,此时,与网格池和搅拌池相比,折板池的污泥静沉性能最好、上清液浊度最低、浓缩后的污泥体积最小,表明该池型更适于对排泥水进行再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沉淀池的运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指标的监测,探讨了高密度沉淀池运行的合理工况.结果表明:可以用浊度快速估测混合区进泥水浓度;加药和回流都应该根据反应区污泥的浓度进行控制和调整;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流量对出水浊度影响较大,可以在保持处理干固量一定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进泥流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扬州市第一水厂改扩建工程采用新型机械絮凝斜管沉淀工艺,研发了处理水量为2 000 m3/d的中试装置,对其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适合水源水质条件的最佳运行参数如下:混凝剂聚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30 mg/L、助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为0.1~0.15 mg/L、污泥回流比为4%;投加PAM不仅能促进絮凝,还有利于污泥浓缩;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大污泥回流比可降低混凝剂投加量,节省运行费用。中试结果可为新厂的调试运行提供依据,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北方某大型水厂二期改造工程采用法国OTV的Actiflo高效沉淀工艺,改造后存在滤池滤程缩短、排泥水量大幅增加;部分排泥水外排影响环境等问题。通过对该工艺采用中间加药技术,增加排泥回流管等措施进行改进,沉淀池出水浊度稳定在1NTU左右,浊度去除率平均提高10%;同时,微砂投加量平均节省17.4%;滤池过滤周期提高到近50小时左右;排泥水量为调整前的25%,达到水厂工艺控制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阴离子型PAM在水厂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污泥比阻、离心液体积和离心液浊度作为污泥脱水性能的比较依据,研究了阴离子型PAM AN934PWG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PAM能有效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且投加量较阳离子型PAM低,可作为污泥脱水首选药剂;阴离子型PAM存在一个最佳投加量范围,超过最佳值时,污泥脱水性能反而下降;在测量污泥比阻和离心液体积时得到的PAM最佳投量范围比较一致,可用离心液体积来快速确定PAM最佳投加量.  相似文献   

19.
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影响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除污效能的因素。以对TP、SS、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絮凝剂PAFC投加量、污泥回流比和助凝剂PAM投加与否对工艺除污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FC的投量(以Al2O3计)为10.6 mg/L时,工艺的除污效果最好;控制污泥回流比为33.3%时,能获得有效的化学生物絮凝作用,而投加PAM对工艺的除污效能无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污泥回流除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铝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考察了不同混凝剂投量下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出水浊度变化以及污泥回流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量为5、7.5mg/L时,可使再絮凝浊度低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混凝剂投量下,回流一定量的污泥可进一步优化再絮凝效果,而PAM的加入会产生一定的胶体保护作用;当混凝剂投量10 mg/L时,再絮凝浊度高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情况下回流污泥会使再絮凝浊度进一步升高,投加PAM可在一定条件下逆转这种恶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