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了路基沉降预测的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以梯形公式为基础对其背景值进行了改进,由于梯形公式仍具有误差,因此以模式搜索法对模型进行了二次优化,最后基于路基沉降实例分析,结果显示改进的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很好的模拟路基沉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5.
灰色理论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并对灰色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五个灰色理论预测模型,通过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得出灰色理论预测模型适合于沉降过程曲线发展缓慢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而采用灰数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和改进的灰色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灰色模型在路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Lagrange插值法和等维新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路堤沉降预测的非等时距等维新息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特性;用Verhulst模型方法建立建筑物沉降量预测模型,能运用较少的沉降观测数据建立起可靠性很好的预测模型 ,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以秀山湖二期工程为例,运用灰色预测系统,建立了两种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并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通过对沉降数据的对比分析,指出采用数据变换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要优于加权处理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0.
根据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特性;用Verhulst模型方法建立建筑物沉降量预测模型,能运用较少的沉降观测数据建立起可靠性很好的预测模型,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黄土高路堤沉降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州—海石湾高速公路高69 m黄土路堤沉降资料为研究样本,采用经修正了非匀速填土和非等步长沉降观测时间的GM(1,1)灰色理论预测模型进行黄土高路堤工后最终沉降量预测,与等比级数曲线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认为这两种预测模型都能很好地预测黄土高路堤工后最终沉降量,且灰色预测模型能较等比级数曲线预测模型更好地反映黄土高路堤不均匀沉降趋势。同时认为,考虑了沉降观测时间非等步长性和路堤填土速度不均匀性的灰色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更符合黄土高路堤沉降变形趋势,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指出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的稳定和沉降是建设成败的关键,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影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因素,以及路基沉降的预测分析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沉降量,从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4.
某软土地区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路基,为了了解最终沉降量,建立了Usher-Spillman模型,以实际测量数据为基础,对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发现基于模型的推测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说明了使用该模型在该地区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路基进行沉降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数据特点,分别建立了双曲线和灰色理论沉降预测模型,并结合某省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实例应用,预测结果表明,双曲线法和灰色模型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路基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通过实测沉降与计算沉降的拟合分析,对港区软土土层参数进行反演,对软土地基工后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可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Gompertz曲线模型、灰色理论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等单一预测模型对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进行预测,之后将结果与三者优化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模型预测结果的精度比三者优化组合模型的精度较低,而其中通过最优加权法组合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路基工后沉降预测精度,引入组合预测的理念,基于沉降实测曲线不同阶段变化规律分析,通过调整权重将几种推算模型有效组合在一起预测工后沉降,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有效的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对成都粘土流变本构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Burgers体模型对成—绵—乐高速铁路成都牛龙路一带地基土建立目标函数。运用分层迭代反演土层的粘-弹性参数,以实测地基沉降为基础,对观测后期沉降进行预测,并与后续观测记录对比,从而验证了Burgers模型可在一定精度下满足沉降预测的要求,为本工程安全运营提供指导,并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曲线法和星野法对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典型断面进行工后沉降推算,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推算误差分析,得出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双曲线法的起始时间点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