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以湖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伍国正  余翰武  隆万容 《华中建筑》2007,25(11):126-128
湖南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气候温和湿润.该文从传统民居的结构、构造与材料工艺等方面研究了湖南民居的建造技术,指出湖南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相关的.建筑技术结合建筑装饰,特色鲜明,技术较高,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民居建筑选址、院落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四个方面,解析了河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环境、生态规划、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的构建经验,指出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构建经验对当今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宜居环境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四川民居如何利用地形和适应湿热气候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最经济节省的方式获取最有效的居住空间和理想人居环境的研究,指出四川民居将传统建筑成熟且成功的气候适应性构建经验与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在当今的建设中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燕 《浙江建筑》2011,28(3):8-10,16
当今的建筑设计潮流中,表情丰富、内涵深刻的民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以拥有变幻无穷艺术外观的浙江传统民居的立面为对象,从其上所反映的艺术语言来探讨,力图使其以一种崭新的、现代化的面貌蕴涵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5.
柏强 《山西建筑》2012,(32):16-17
指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特定的生态哲学思想,通过探讨生态思想及生态技术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我国现在快速城市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由八个风貌独特的原生态侗族村寨构成,其选址按风水意向的基本原则和风格,并结合侗族生活特征进行布局,传统民居建设就地取材,干栏式建筑布局和结构适应地形,村口园林以林溪河和风雨桥为主,富含生态和美学思想,体现了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7.
伍国正  吴越 《华中建筑》2011,29(1):84-87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建筑文化审美可以从建筑生成环境系统、建筑文化传统和建筑的审美特征等三个层面展开.该文结合对湖南传统民居庭院的布局方式、人文精神、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观的分析,从文化审美的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在体现"礼乐"和鸣的宗法伦理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阴阳有序的"四象"时空观、审...  相似文献   

8.
杨顺平 《山西建筑》2009,35(7):46-47
以福建传统民居为例,介绍了风水理论在传统民居中的运用情况,从建筑空间和材料两方面阐述了关于福建传统建筑的生态精神,揭示了福建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从而证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闫杰  杨昌鸣 《华中建筑》2011,29(9):167-170
在进入21世纪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深入影响人的各个方面.“生态建筑”概念的提出成为人们对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重新思考的重要标志,“生态”化的设计及技术成为当今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生态技术不仅存在于高技术之中,同样也存在于传统技术之中.必须认识到,对传统建筑的生态技术研究必须更深入具体才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蕴含的传统的"天人合一"审美思想,朴素的价值观和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识总结和分析,指出传统民居始终遵循美的规律,处处表现出东方美学的神韵,为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在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传统建筑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之一的传统古民居建筑,包括湘南古民居,受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较大.文章从"天人合一"生态观的村落选址、"崇中尚和"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和体现"礼乐"秩序的"干支式"村落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哲学思想对湘南古民居村落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湖南传统民居的典型户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南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汉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等湖南传统民居的主要户型,发现不论是汉族还是湖南其他少数民族的民居,自古以来尽管平面形式复杂多变,但基本都是在一明两暗三开间平面布局模式下衍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态与绿色建筑研究的兴起,使得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经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可持续角度出发.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特性分析基础上,对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黄禹康 《住宅科技》2010,30(7):21-24
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通过对凤凰古城沱江镇的传统民居建筑应顺于自然环境、共存于自然生态的建筑理念,是对当代住宅建筑的发展与传统民居建筑的保存中能否寻找共存的建筑文化环境的可能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范霄鹏  田红云 《华中建筑》2008,26(9):223-226
民居营造体现出民族和地方性的人地关系、社会关系及意识形态,在长期的适应与演变过程中逐渐积淀和内化成为民居营造的基础规则,这样的住屋理念和模式所构成的人文共识由单体的民居扩展而集聚形成乡土聚落,并展现出其特色价值。该文以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和道孚县的典型民居为对象,研究藏民族的人文共识在立足于自然环境中乡土聚落营造上的成就力。  相似文献   

16.
从"天人合一"谈山西传统民居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论述了山西传统民居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精神,为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传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商丘地区位于河南省东部,处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在交通上被称为"四省通衢"之地,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较为繁荣,其传统民居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商丘地区地处豫东平原地区,临近明清黄河故道,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历史上受黄河泛滥影响较大,同时由于传统民居本身的耐久性以及城市发展等原因,传统民居保留较少,现存传统民居大多为清末至民国时期所建。该文通过对该地区现存传统民居的实地考察,从传统民居平面布局、民居形制、结构形式以及装饰等角度对豫东平原地区传统民居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温州古民居在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建筑形式的研究,总结了温州传统民居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温州传统民居对当前温州新农村建设的“农改房”建造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一些仿效传统民居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最初的黔中屯堡形成于明朝初年,是“卫所制度”下由外地征发至黔的军士就地屯驻营建、并经过600余年发展演变而成,其民居非常具有特色。为了总结屯堡民居的系统化、类型化特征,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详细测绘、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概括了贵州安顺地区屯堡民居的建筑特色和基本形制,分析了各种民居类型的形成演变过程。文章的主要结论是:当地民居普遍形成了以“三合院”、“四合院”为基础的平面布局和石木结合的结构与立面形式,合院式民居是构成聚落的基本单元;铺面、随地形变化的院落、组合院落、碉楼-院落体系、外来文化影响下的院落等是基本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屯堡村落还形成了一种由“小院”而“大院”最终构成“村落”的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用瑕瑜互见来形容巴蜀传统民居是很恰当的。作为中国民居重要的类型,以往对巴蜀地域民居的研究往往是正面的,多着眼于其优势、有利的一面。本着辩证分析的原则,一反常规地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气候与地域的内部矛盾及修复保护的难度等三个角度,并涉及其用材、室内光环境、热环境、舒适度等问题探析了其局限性,从而有助于全面认识巴蜀传统民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