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祥锦 《工业建筑》1999,29(2):56-58,76
从理论和具体的数据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应力进行分析,当对构件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值σcon不同时,就对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分配产生影响,从而探讨此类构件的可靠度;并对设计此类构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预应力构件时,为了防止由于预应力值损失而造成预应力值不足,一般采用超张拉工艺。其中对钢丝多采用一次超张拉工艺。当发现预应力多孔板断裂时,往往简单归于钢筋预应力值不足而引起的。因而在解决措施中从超张拉着手,认为应力拉得越高越好。甚至超过110%σ_K。这样就造成张拉时钢筋经常拉断。有的白天拉好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抗裂性的计算时,往往认为提高受拉区钢筋的控制应力(σ_0)值,使有效预应力值提高,因而亦使整个构件抗裂性提高。一般说来,这个原则是正确的。但是在按照现行的CH10-57规范进行设计时,有时会出现提高了控制应力值,反而导致有效预应力值及构件抗裂性的  相似文献   

4.
在冷拔低碳钢丝预应力构件制作中,按“长线台座,自然养护”工艺制作需要考虑的预应力损失值有以下两项。1.张拉端夹具变形和钢丝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_(l1),按下式计算:σ_(l1)=a/l E_s (1)式中 a——张拉端锥形夹具变形和钢丝内缩值(mm),一般取5 mm;l——张拉端与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m);E_S——冷拔低碳钢丝的弹性模量(N/mm~2)。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极限状态下的几何分析模型,补充预应力配筋极限伸长量与构件极限挠度的协调关系,推导了适用性较好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σpu的解析算法。根据19根试件的弯曲破坏试验数据,对σpu的解析计算值与相应实测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两者的一致性。为便于读者理解与应用,分析说明了所述算法中的关键参数。相对目前结构设计普遍采用近似经验方法确定σpu,所提出的算法可供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规范修订、配筋设计、软件更新与课题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49.预应力冷拔低碳钢丝在长线台座上张拉锚定时,钢丝在锥形夹具中的滑移量不得大于多少?滑移过大应采取什么措施?答:《冷拔低碳钢丝预应力中小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84)(以下简称《规程》)规定,冷拔丝在锥形夹具中的滑移量不得大于5毫米。在实际生产中,若肉眼看见钢丝的滑移,这表明滑移量已大于5毫米。滑移值大于5毫米,要重新张拉锚定。50.对长线台座上张拉好的钢丝应怎样检验其预应力值?答:一般检测铜丝的预应力值都是在钢丝张拉后的当天进行的。由于冷拔丝构件中钢丝的数量较多,不可能象粗钢筋那样每根都达到要求,考虑到钢丝应力在构件中的重分布,所以检测钢丝的预应力值可按一个构件中全部钢丝预应力的平均值计算,这样每一个工作班就至少要抽测一个构件的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目前,建筑工程中的中小型预应力砼构件普遍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作为预应力筋。冷拔低碳钢丝强度标准值为600~700MPa,延伸率δ_(100)为2%~3%,σ_(0.2)/σ_b>0.94。由此看来,冷拔低碳钢丝强度波动范围大,延伸率低,条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σ_b接近,对构件后期变形不利,构件的结构性能不好。另  相似文献   

8.
现场生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一般采用后张法,其预应力筋用Ⅳ级钢虽有用钢量少的优点,但因Ⅳ级钢供应紧张,规格不齐,锚具加工比较麻烦等原因故而目前Ⅱ级钢仍被广泛地作预应力筋。本文就以Ⅱ级钢粗钢筋为预应力筋的钢筋混凝土屋架,对预应力筋伸长值测定,张拉程序等问题作些探讨。众所周知,张拉预应力钢筋时要测定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如相差不多,即认为张拉符合要求。这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屋架等构件一般多在现场平卧重叠生产,然后进行张拉施工工艺。重叠层数一般为3~4层,个别5层。关于各层构件的张拉问题,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修订本)第211条规定:“平卧重叠灌筑构件的预应力筋自上层开始进行张拉;全部张拉完毕后,应自上而下地逐根校验补足预应力值。”  相似文献   

10.
22.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必须采用对焊接头? 答:目前,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一般都采用直径12mm以上的Ⅲ级、Ⅳ级高强度普通低合低金钢.预应力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必须采用对焊接头件因为:(1)对焊接头与帮条焊、搭接焊相比,具有接头小、耗钢少、质晕好、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2)一般预应力构件的断面都较小,而帮条焊和搭接焊的接头大,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麻烦,特别是在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中,有时会导致无法把钢筋穿入预留孔道;(3)根据Ⅳ级钢的特性,为了消除焊接过程中在热影响区内产生硬化组织,避  相似文献   

11.
三、钢筋代换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施工单位作钢筋代换,实质上是一次再设计,除非设计单位提供内力设计值等有关设计参数,一般只能根据构件或截面承载力相等或大于原设计的承载力作为代换的基本原则,同时,尚应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有关要求,以及满足相应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条件等。 在工程中一般只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钢筋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非预应力钢筋进行代换;对预应力钢筋不宜作施工代换,建议由设计单  相似文献   

12.
台座生产预应力砼构件时,必须考虑温差所引起的钢筋应力损失。为了较精确地计算构件的抗裂度和预测其耐久性,以及为了制定减小或完全消除由温差而引起应力损失的施工工艺,必须精确地确定其损失值。因为在台座上生产特大型重荷载构件时,要大大提高其使用安全度。 1975年以前,构件由温差所引起的应力损失是按σ=2.0Δt公式计算的。该公式是由σ=αEΔt 公式计算得来的。式中α和E分别为钢筋的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Δt为钢筋与台座承受拉力设备之间的温差。后来,研究某些其它因素对温差应力损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问题的提出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适当的含筋率的条件下,其抗裂设计安全系数k_f值一般在0.2~0.5。与之对比,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k_f值取小于0.7的数值显然是可以的,但此时宜验算裂缝宽度。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中未提供有关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的验算公式,故设计时一般均按k_f≥0.7考虑,这样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相似文献   

14.
<正> 一、预应力度、抗裂度和强度的关系按我国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度验算的表达式为:K_fσ≤σ_h+γR_f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张拉工艺直接关系到预应力砼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度。因此,其张拉值是保证预应力结构的决定性技术参数。一、张拉参数的确定预应力筋的张拉参数,除冷拔低碳钢丝外,还包括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张拉力一般由定期校验后的张拉机上的油表或弹簧测力计读出,但伸长值则无法直接从机具仪表上读出,根据张拉时结构处于弹性阶段的特点,可先采用虎克定律进行理论计算,尔后与实际张拉值比较,从而得出施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1.钢筋理论伸长值的确定虎克定律公式为:ε=σ/E(1) 式(1)两边各乘以长度L得: (σ/E)L=εL又因△L=εL,故(σ/E)L=△L(2) 式(2)表明长度为L的弹性体作用于σ应力时产生的伸长△L。  相似文献   

16.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屋架等构件,一般在施工现场平卧重叠制作,重叠层数为3~4层,个别为5层。关于各层预应力筋的张拉问题,《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修订本)第211条规定:“平卧重叠浇筑构件的预应力筋自上层开始张拉,全部张拉完毕后应自上而下地逐根校验补足预应力值”。不少单位反映平卧构件在重叠情况下的摩阻影响始终存在。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  相似文献   

17.
敬海丰 《山西建筑》2007,33(12):323-324
结合某高速公路箱梁的具体施工工艺,对预应力筋伸长量校核作了介绍,探讨了预应力张拉的两种张拉程序,分析了预应力筋张拉实际伸长值的测量和允许误差,以取得准确的预应力值,保证预应力构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是生产预应力构件的关键。必须按照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下面就预应力筋张拉时对构件强度的要求、张拉顺序及张拉制度、预应力校核及伸长值测定三个问题分别叙述。 1.张拉时对构件的强度要求用后张法张拉预应力筋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号R_(28)的100%后方能张拉。对于块体拼装的预应力构件,其立缝处混凝土或砂浆强度也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不应低于块体混凝土设计标号的40%,也不得低于15兆帕。这是为了减少由于张拉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和块体拼缝处的变形,防止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在张拉预应力筋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用轻骨料混凝土制作的结构构件具有自重轻,保温和抗震性能好等许多优点,但也有其弱点,如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较低,收缩徐变较大等,致使这种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及裂缝宽度较大。为克服这些弱点,一般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尤其是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既可满足构件对刚  相似文献   

20.
5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为什么要限制其最小跨度?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之所以要限制其构件的最小跨度,这是因为:当预应力构件剪丝后,主要是依靠构件两端一定长度的混凝土握裹住钢丝,从而使钢丝的张拉力有效地传递给混凝土,这样,构件才能建立起预应力。这一段握裹锚固长度叫做“传递长度”。实验证明,在传递长度内,预应力的变化是从构件端部开始向内延伸,其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