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著名陶都宜兴,旨在传播当代主流陶瓷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促进多门类全地域陶瓷文化交流。公司依托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在当地陶瓷行业"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美彩陶、精陶制作技艺中选取十位优秀代表人物作为公司原始法人与艺术骨干,以"科技、技艺、文化"为公司发展导向,努力打造陶艺产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著名陶都宜兴,旨在传播当代主流陶瓷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促进多门类全地域陶瓷文化交流。公司依托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在当地陶瓷行业"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美彩陶、精陶制作技艺中选取十位优秀代表人物作为公司原始法人与艺术骨干,以"科技、技艺、文化"为公司发展导向,努力打造陶艺产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陶瓷行业内兴起了关于"宜兴窑系"的大讨论,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由宜兴市人民政府牵头组织了陶瓷、陶艺各界专家、学者开展了"宜兴窑系"专家论坛,确立了"十三五"期间打造"宜兴窑系"为重心的一揽子文化发展计划,为此本刊专门采访了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先生,以下对采访内容进行了整理。问: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基于什么基础上确立"宜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9日,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广新局、市陶协、宜兴陶瓷博物馆和市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承办的"宜兴窑系"专家论坛在宜召开,市委副书记周中平、副市长尹志华、来自国内外陶瓷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我市部分陶艺界人士近百人参加论坛。论坛上,周中平作主旨发言,通过完整阐述宜兴窑系的诞生与演变以及建国以来宜兴陶业的发展,展现了宜兴陶瓷光辉的过去,也展望了宜兴窑系灿烂的未来。随后,塔恩-加龙省贝勒帕西餐饮具  相似文献   

5.
在宜兴的文化积淀中,陶瓷艺术自六朝以来,先后有以原始青瓷为特色的"宜兴窑"(南山窑),以月白、天青等彩釉为特色的"欧窑"和以紫砂器为特色的"蜀山窑"三种陶瓷体系的产生、发展。正是在这种民族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宜兴以手工成型为主的紫砂壶艺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由此产生的紫砂文化,融合了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和几千年的茶文化累积的精髓,融合了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6.
宜兴均陶自宋代以来,就享有"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誉,因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含量深受人们的珍视而成为陶中瑰宝。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均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得到了皇室宫廷的青睐。宜兴均陶在明代中叶被称为"宜均"或"欧窑",是宜兴陶瓷艺术中可以与紫砂媲美的艺术品。至清  相似文献   

7.
中国陶瓷史发展至今,被国内陶瓷界普遍认同的"窑系"有八个,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越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八大"窑系"均以瓷器为代表,称为"瓷窑体系"。但中国作为一个陶瓷古国,陶器的发展历史比瓷器早几千年,使得确立"陶窑系"势在必行。而宜兴是一个有着七千多年制陶史的文化名城,并且具备着确立"宜兴窑系"的诸多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尧基 《景德镇陶瓷》2014,(2):6-J0006
正台湾南投县的水里乡是一个窑场,那里的蛇窑是当地陶工的"陶花源"。所谓蛇窑,实际就像我们宜兴的龙窑。沿坡而筑,窑背上的鳞眼洞,投烧木柴,体现着中华陶瓷文化的渊源与脉动。"水里蛇窑"已以成为陶瓷文化园区,旅游的景点,充盈着古老与时尚交融的文化创意。我们走进蛇窑所在的厂区,第三代掌门人林国隆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这些来自陶都宜兴的客人,因为是同行,他又到过宜兴,特别崇拜紫砂大师,所以分外亲切。用废陶器砌的墙、廊、栏、房凸显民间最原始的质地。蛇窑已经静卧在厂房里,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回忆。林先生告诉我们"水里蛇窑"创立于民国十六年(1927),由于当地木柴丰富,陶土质佳,  相似文献   

9.
宜兴青瓷是陶都艺苑中"五朵金花"之一,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当代宜兴青瓷自上世纪60年代起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造型丰富多变、釉色青中泛蓝、装饰美轮美奂的艺术特色。这其中尤以谈青窑艺为代表。谈青窑艺以传承、创新、再现当代宜兴青瓷辉煌、弘扬青瓷文化为己任,其创新作品"窑变包容"曾荣获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设计评比金奖。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8日下午,由宜兴市文广新局、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举办的"中国宜兴窑·日本常滑烧"中日陶艺文化交流活动在宜兴陶博馆举行,宜兴市副市长尹志华参加活动。为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地陶瓷技艺交流,扩大宜兴窑系对外知名度,宜兴市陶瓷协会当天分别与  相似文献   

11.
《江苏陶瓷》2013,(2):59
备受关注的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吉祥物于4月10日在宜揭晓。吉祥物取名"陶娃",其创意灵感来源于宜兴特产紫砂陶,形象热情奔放,生动吉祥。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陶的故乡。有七千多年的制陶历史,陶瓷文化特色鲜明、多姿多彩,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紫砂陶原产地"。吉祥物以"火"、"陶瓷"为元素进行构思,火与制陶有密切的关系,突出陶瓷制作工  相似文献   

12.
苏叶飞 《江苏陶瓷》2013,(5):53-53,56
纵观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被熔炼、升华成独树一帜的壶艺文化并流传至今。在宜兴的文化积淀中,陶瓷艺术自六朝以来,先后有以火青瓷为特色的"宜兴窑",以月白、天青等彩釉为特色的"欧窑"和以紫砂器为特色的"蜀山窑"三种陶瓷体系。正是在这种民族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宜兴以手工成型为主的紫砂壶艺,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由此产生的紫砂文化,融合了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和几千年的茶文化累积的精髓,融合了周边地区其它民间工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宗志军 《佛山陶瓷》2014,(3):50-50,5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  相似文献   

14.
<正>12月21日下午,"第十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19柴烧与环保研讨会"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市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召开。此次论坛以"柴烧与环保"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专家与学者,旨在通过对传统陶艺中柴烧技艺的研究讨论以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和工艺,探寻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开拓陶瓷文化事业建设新思路,为深入打造"宜兴窑系"注入新活力。论坛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主题踊跃发言,从自身专业出发,以多角度、宽领域的视角就"柴烧技艺"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9日下午,"宜兴小窑青瓷专业合作社"在丁蜀镇建新村小窑墩青瓷窑遗址揭牌成立。宜兴市陶瓷协会会长史俊棠、丁蜀镇党委委员黄锐、丁蜀镇文化站站长张小琴、丁蜀镇建新村党总支书记高东升、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李守才以及业内相关人员参加了成立活动,同时举办了青瓷作品展。建新村的西晋小窑墩青瓷窑遗址是宜兴青瓷的发源地,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正青瓷,是因在坯体表面敷有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的青色釉而得名,其呈色是由釉中所含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所致。具有脂玉般莹润而微微带透明质感的青色,是青瓷的显著特点。这种色与质的独特融合难能可贵,其明净、温润、淡雅之美,几近自然之美玉。这是青瓷的共性,不同产地的青瓷风格也有各自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不可复制的地方资源与特定的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是经过长期的艺术与生产实践逐步成熟的文化格调,宜兴青瓷也是如此。1"宜兴窑"青瓷的历史特色1.1."宜兴窑"青瓷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醴陵市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醴陵市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坐落于湖南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中的显要位置,全身融入了市政府集约发展陶瓷产业的经济发展思路调整新格局,利用大环境、大舞台投身大竞争,实现大发展。醴陵市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釉下五彩瓷艺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授权传承人黄小玲2000年发起创办,是一家集釉下五彩瓷研究、设计、生产、贸易于一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文化创意中心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江苏(陶瓷)传承基地何震高级工艺美市师高級茶艺师宜兴十佳青年陶艺家十二紫砂之星巾帼建功标兵素业茶院导师素女会宜兴分会长1975年出生于陶艺世家,90年进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艺徒中心学徒,后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女士。从艺近三十年,  相似文献   

19.
正青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渊源流长,在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在宋代又形成了北青南白的格局,特别是在宋代,我国瓷器发展到鼎盛时期,六大名窑有五大窑是青瓷,民间烧青瓷的窑更是遍及祖国各地。到明清时期,由于高温化学颜料的出现,北方绝大部分青瓷停烧,而景德镇彩瓷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而宜兴的青瓷被称为宜均名扬全国,而后紫砂的兴起,又掩盖了宜均的风彩,真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宜兴提出了发展宜兴青瓷的构思,本文仅从青瓷的质、色、型、工发表自己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1均陶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意义宜兴均陶始于北宋时期,在明代晚期进入成熟期,"欧窑妍且姱,绚丽同晨葩",其时以欧子明所制最为成功,时称"欧窑",几乎成了宜均的代名词。釉层较厚,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色,胎有紫泥、白泥两种,代表作"宜均天蓝釉鸠首壶"器型优雅、形制端重、釉色匀净,堪为珍品。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宜均陶器开始进入皇宫,成为御用器物。乾隆、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