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序号:274;公开号:CN1090603A车辆弹簧钢板目前淬火机:其特点是:弯曲机构由上下两个极簧梁组成,红热钢板工件放置两梁中间,当上板簧梁在其中央受压力发生弯曲时,下板簧梁和在它们中间的工件便被弯曲成弧形。弹簧钢板的孤高由行程选定器控制弯曲油缸的活塞行程来达到。本发明的淬火机能生产各种截面如矩形、梯形等汽车板簧和有筋槽截面的列车板簧。序号:275;公开号:CN109bo05A东岸铸造热锻模用合金铸铁材料:它主要由(2~2.8)%C、(1~2.6)%Si、(.5~10)%Mn、(0.8~2)%Cu、(1~2)%V、(微量~0.005)%Bi…  相似文献   

2.
两种淬火油对板簧热处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N32机油和今禹Y15-Ⅱ快速光亮淬火油的冷却特性的对比研究.以及对采用两种油进行的60Si2Mn和50CrVA钢样品淬火冷却后的组织性能分析,研究了两种油对板簧热处理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32机油的高温冷却速度不足是其不适于有效厚度大于12mm的60Si2Mn板簧淬火的原因。而今禹Y15-Ⅱ快速光亮淬火油的蒸汽膜阶段短,高温冷却速度较快,有足够的低温冷却速度,能够满足14mm以下厚度的60Si2Mn和20mm左右50CrVA板簧淬火。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T系列后簧后座焊接工件,设计了适用于焊接机器人的气动夹具,详细分析气缸的选型与安装.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的综合应用,采用UG(Unigraphics)软件的参数化和部族件功能对标准件进行快速设计、有限元分析功能对受力复杂部件进行受力分析以及运动仿真功能对夹具和工件运动过程进行仿真,为焊接夹具的设计和验证优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克服了传统夹具设计存在的开发周期长、设计更改困难的缺点,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焊接夹具.该设计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优化传统60Si2Mn钢成分的基础上,基于高温短时淬火思路,研究淬火温度及时间对板簧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60Si2Mn钢经添加适量元素,在1035℃保温短时间淬火,板簧组织无明显恶化;在1035℃保温30~35 min淬火工艺条件下,试制板簧的疲劳寿命可达18万次以上,平均能耗可减少25%。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60Si2Mn钢汽车板簧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60Si2Mn钢汽车板簧的最佳淬火温度。试验表明,适当提高淬火温度至910℃;G,淬火后得到板条马氏体,有利于获得强度、塑性、韧性以及断裂韧性兼优的综合力学性能。经420℃回火,保持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满足汽车板簧小能量多冲和疲劳载荷的服役状态,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等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简述自动卷簧机的发展史;分析比较国内外自动簧卷机的簧圈卷制成形机构和送料长度控制机构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介绍了近年来电子技术在卷簧机上的应用以及它对提高机器自动化程度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几种电火花小孔加工夹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在分析几种夹具不足之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补偿电极损耗的电火花小孔加工电极夹持机构,既可手动控制补偿,也可通过上位机控制实现补偿。该机构可夹持直径为0.2~1.0mm的电极丝,夹装一次可连续加工一批孔,节省了辅助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金属热处理》2008,33(4):30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内容包括现代感应加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的选择、感应淬火机床与淬火夹具、感应淬火机床的主要部件与监控仪器、感应加热装置的辅助设备、表面淬火用感应器、感应淬火成套设备的组成与布置、感应热处理工艺、感应热处理技术开发等。本书着眼于应用技术,配有丰富的图表与实例,实用性、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9.
变截面板簧喷丸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板簧工作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应力腐蚀和微动磨损是影响簧疲劳寿命的重要因素。通过控制喷丸工艺参数,寻求理想的残余压应力值和残余压应力层深度。为达到这双重目的,提出在变截面板簧领域采用二次喷丸的强化工艺,在提高板簧疲劳寿命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焊接》2015,(6)
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是指以焊接机器人为核心,可以实现工件快速装夹、变位的自动化生产单元。针对床架结构的焊接要求,提出一种以弧焊机器人为核心的焊接自动化工作站,设计了翻转变位机、移动滑轨、工装夹具等周边设备。试验表明:该焊接工作站可以满足不同型号床架的焊接工艺要求。对工作站的组成、床架焊接工艺、翻转变位机和工装夹具设计、电气控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前,铁路货车转向架检修过程中的枕簧组装均采用人工作业模式,存在作业强度大、操作空间狭窄、有安全隐患和效率低等问题,迫切需要自动化和智能化组装设备。基于转向架枕簧的组装工况分析,研发一种智能组装机器人系统,代替人工实现枕簧的自动组装。机器人系统包括顶升装置、中转机器人、中转平台、组装机器人和斜楔支撑机器人等5个模块,通过模块的交互与协同控制完成枕簧的自动组装。介绍了机器人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各模块方案设计。利用ADAMS软件对六轴机器人进行轨迹仿真分析,得到机器人系统工作的最优轨迹。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2010,(3)
<正>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内容包括现代感应加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的选择、感应淬火机床与淬火夹具、感应淬火机床的主要部件与监控仪器、感应加热装置的辅助设备、表面淬火用感应器、感应淬火成套设备的组成与布置、感应热处理工艺、感应热处理技术开发等。本书着眼于应用技术,配有丰  相似文献   

13.
王艳霞  杨玉兰 《焊接》2018,(1):54-56
针对大型定子的多层硅钢片焊接,采用2 000 W光纤激光器配合机器人进行焊接系统设计。焊接系统主要由机器人、焊接接头组件、夹具组件、变位机等部分组成。为防止产品在激光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设计了专业夹具对产品进行横向及纵向夹紧。由于产品直径较大(直径780 mm),设计变位机带动产品转动,同时配合机器人焊接,提高焊接效率。实际生产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生产的产品达到要求,且生产效率大于1 pcs/min。  相似文献   

14.
正渗碳是在奥氏体状态进行的。渗碳的作用只是使渗层碳含量与高、中碳钢相当,而心部成分保持不变。工件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回火处理,才能使渗层和心部的力学性能达到预定的要求。渗碳后的淬火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淬火。直接淬火就是渗碳工件出炉后直接淬人冷却介质的淬火方法。这种淬火方法通常只用于气体渗碳及液体渗碳工件。气体渗碳时,如果未在炉内进行预冷,出炉后应在空气中预冷,目的是减小工件与冷却介质的温度差、从而减小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形状畸变。工件在炉中预冷时,出妒温度应高于钢材的Ar3,以免心部组织中出现先共析铁素体,致使心部强度下降.这个温度常高于高碳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工件淬火后表层组织中可能含有较多残留奥氏体,使表面硬度偏低。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机车高圆簧外形尺寸大、公差要求严、表面质量及热处理质量要求非常高、疲劳寿命要求高的情况,采用磨削拉光棒料、电热管电炉加热、自制专用靠模卷簧机卷簧以及使用合理浓度的水溶性淬火介质及校正回火、喷丸强化、表面磁粉探伤等措施来生产该产品可防止各种缺陷的产生,提高弹簧质量.  相似文献   

16.
某高速机复进簧材料为T9A钢,铅浴淬火状态供应.该簧由3股直径为φ2 mm的钢丝冷绕成形,复进簧要反复受每分钟650~700次压缩冲击力的作用.由于原材料供应态炉号不同,表面质量状态各异,个别批炉号绕断比例高达5%.弹簧绕断形貌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工业机器人普遍采用示教编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操作者的观察获得精度,是制约工业机器人铣削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铣削精度,提出了利用软件编程的方法,利用标定工具对工业机器人、零件夹具、铣刀夹具进行标定,求取它们之间的转换矩阵;利用标定时获得的转换矩阵,调整软件中的零件夹具、铣刀夹具的位置与姿态,使实际空间中的工业机器人、零件夹具和铣刀夹具的位置、姿态与软件空间中的工业机器人、零件夹具和铣刀夹具模型的位置、姿态关系一致;将软件空间编制的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程序映射到实际机器人空间。由于建立的软件空间与实际空间具有一致性,所以工业机器人的标定精度即为铣削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定后的软件空间编程,其铣削的位置精度可以达到0.2 mm,姿态精度可以达到0.1°,而示教编程一般的位置精度为0.5 mm,姿态精度为0.5°。  相似文献   

18.
《焊接》1982,(7)
断裂板簧焊接试验研究鞍钢有重型汽车3000余辆。一年有6000余组板簧报废,价值约280万元。为使断裂板簧再生,研究了焊接修复工艺。因弹簧钢板簧的可焊性不良,所以采用了焊前退火处理工艺。并通过选用焊条、制定合理焊接工艺以及焊后淬火加高温短时回火,获得了理想的组织。其焊接接头的强度、屈强比、硬度、疲劳试验等达到了同类新板簧的技术指标。按上述工艺修复的板簧进行装车试验,连续运行26000公里,经解体检验。没有发现裂纹和永久性变形,达到了同类新板簧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模具工业》2010,36(4):18-18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料注射一压制复合成型模具。包括有凹模、凸模和合模导向机构,其中凹模装设在型板上,型板与模座连接,模座通过定位板装设在注射机上,且定位板中部的主流道衬套上做出有主流道,主流道通过分流道及浇口与型腔相通,凸模装设在型板上,型板依次支承在支承板上,支承板与模座连接,其中型板上装设有两级闭模开模机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我公司常用的隔离开关板簧合格率如何改进问题。通过对零部件力学性能、外形尺寸及成型过程分析,制定合适的工艺改进方案,提高了板簧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