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金属光固化3D打印的研究结果和工艺流程进行总结,划分了四种主要的实现途径,即固化烧结法、固化镀膜法、混合固化法和固化模具法,其中固化烧结法是制备金属零件的主要方法,固化镀膜法常用于制备精密电磁设备元件,而混合固化法通常直接固化浆料而无需经过烧结使零件一步成型;归纳了金属光固化3D打印所使用的光敏树脂成分和所制备零件的性能;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发展还存在浆料中金属与聚合物性质差异、工艺参数研究不足、光敏树脂配方较少等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从研究工艺参数对零件性能的影响、开发新型光敏树脂配方和发明更适用于金属光固化3D打印的设备方面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3D 打印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方法,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军工等领域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金属粉末作为金属3D打印技术的关键原材料,金属粉末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最终的成型效果。  相似文献   

3.
沈斌 《热喷涂技术》2018,10(3):70-75
金属 3D 打印技术是近年来最前沿、 最有潜力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金属 3D 打印技术发展构建了专利检索式, 分析了全球的专利布局态势。 分析认为, 我国虽拥有全球第一的 3D 打印技术专利申请量,但核心专利相对较少, 未来应着力突破关键技术, 提高核心专利质量, 促进我国金属 3D 打印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3D打印的主流技术,包括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熔积成型法、分层实体制造法、微喷射粘结技术等。同时对3D打印材料的发展现状及3D打印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特别对用于3D打印用金属粉末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粉末挤出3D打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3D打印新技术,结合了粉末注射成形和3D打印的思想,可利用粉末材料制备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零件,并较好地避免了粉末注射成形和此前的主要3D打印方法所存在的一些不足。通过与粉末注射成形作对比,介绍了粉末挤出3D打印的原理,总结了粉末挤出3D打印相对于粉末注射成形和其他一些主要3D打印方法而言具有的特点。给出了现有主要研究中粉末挤出3D打印用喂料、粉末挤出3D打印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喂料的挤出方式,阐述了喂料和设备的发展与研究现状以及对制品的影响,最后针对粉末挤出3D打印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3D打印技术是什么?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目前全球最尖端的几项技术之一,该技术甚至被人看作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3D打印(3D printing)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在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珠宝、鞋类、枪支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7.
金属3D打印技术由于其材料利用率高,无模具近净成形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然而,金属3D打印虽然已经可以实现近乎无限复杂零件的成形,但其内部常见的冶金缺陷,如气孔、夹杂等缺陷仍是困扰该技术大批量应用的掣肘,本文综述了金属3D打印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及其形成机理,希望在此基础上,可以为金属3D打...  相似文献   

8.
《有色设备》2016,(4):57-58
正由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张海鸥教授主导研发的一项金属3D打印技术"智能微铸锻",在3D打印技术中加入锻打技术,能生产结实、耐磨的金属产品,打破了3D打印行业存在的最大障碍,有望开启人类实验室制造大型机械的新篇章。传统机械制造中,浇铸后的金属材料不能直接加工成高性能零部件,必须通过锻造改造其内部结构,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金属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金属3D打印技术的存在问题,从金属3D打印技术的效率、打印产品性能、打印材料、打印机制作等方面阐述,剖析金属3D打印技术市场应用不广泛的原因,并提出金属3D打印技术发展的研发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由华中科技大学数字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海鸥教授主导研发的金属3D打印新技术智能微铸锻,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具有锻件性能的高端金属零件。这一技术,改变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引领的铸锻铣分离的传统制造历史。据了解,虽然3D打印已成为前沿性的先进制造技术,但目前全球3D打  相似文献   

11.
根据3D打印成形原理,将金属材料3D打印工艺分为粉末床熔融、定向能量沉积、粘合剂喷射、材料喷射、薄材叠层5类,重点介绍了各工艺下主要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应用领域及进展.最后对比了几种主流3D打印技术,指出SLM和EBM己成为粉末床熔融工艺的主流,适合做小型超复杂整体构件;定向能量沉积工艺使用激光、电子束和电弧作为能...  相似文献   

12.
正(8月25日消息)近期,西安赛隆金属材料公司高品质金属粉末粉床电子束3D打印技术与装备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占地49.2亩,总计容面积约5.3万m2,建设年产2 000 t高品质金属粉末80台套粉床电子束3D打印机和制粉设备,以及20万件金属3D打印零件的规模化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年上缴税收约0.28亿元,新增就业人员150人。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关于大力支持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提案备受关注。提案建议支持国内企业开展3D打印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重点推进3D打印装备产业化,积极推广示范应用,努力培育市场需求。本文就3D打印技术及其在铸造行业应用作了简要盘点和典型分析,以满足进一步深入了解这项即将在各个领域革新我们的社会生活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以来,中国正式将3D打印纳入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3D打印用金属粉末是3D打印技术的价值所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研究高质量低成本的3D打印用金属粉末制备技术。气雾化法制粉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备的粉末球形度较好等优点,可较好地满足3D打印用金属粉末的特殊要求。阐述了国内外金属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气雾化制粉技术,并指出了3D打印用金属粉末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不受加工工具限制成型复杂形状产品的添加式制造技术。简要概述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AM)-3D打印成形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基本过程,比较了传统成形和3D打印成形两种方法制造粘结钕铁硼磁体的优点和不足,着重介绍了粘结钕铁硼磁制件的3种3D打印方法:三维打印粘结成型(3DP)、大区域增材制造技术(BAAM)、直接喷墨打印成型(Direct-write 3DP),并指出利用3D打印成型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发展趋势。3D打印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形状钕铁硼产品的近净成形,不需后续的机械加工,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制造传统方法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制件。但是利用3D打印技术成型钕铁硼产品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打印粉体的尺寸、形状及成分要求较高、适合打印的粉体粘结剂以及如何提高粉体的固含量等问题,这些都将是今后磁性材料3D打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机械加工技术难以制造出结构复杂以及冗余度高的零部件的难题,本文引入3D打印技术,这个集机、电、光、金材等学科的快速成型技术,通过数字建模的方法对结构复杂的机械零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一些粘合度高的粘合剂逐层构造出实物。基于这些优点,使得3D打印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中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文章列举了普通机械零件的加工和高精度零件的加工,证实3D打印技术在简化加工工艺和工序方面优于传统制造技术,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成品的稳定性方面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钛工业进展》2021,38(2):19-19
<正>2021年3月29日,飞机供应商赛峰集团(Safran)宣布已经验证了金属3D打印生产大型结构零件的可行性。这种结构零件为公务机起落架。增材制造在航空领域不断发展,催生了许多创新设计。赛峰展示的金属3D打印起落架尺寸为455 mm×295×805 mm,材质为钛合金,打印设备为SLM 800 3D打印机。  相似文献   

19.
20.
铜及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等特性,将其与设计自由度灵活的3D打印技术相结合,能够显著提升构件的热交换效率、电流传输效率等性能。综述了近年来3D打印铜及铜合金的最新成果,深入对比了不同成形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现存问题。大量研究表明,3D打印构件要实现控形与控性,需进行材料—结构—工艺—性能的一体化调控与优化。然而,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铜及铜合金仍面临诸多挑战,因铜对激光的吸收率低、反射率高,激光选区熔化和激光熔化沉积工艺不易使其成形;电子束选区熔化所制构件表面质量较低,不适宜于制造精密零件;粘结剂喷射技术成形后需进行热处理,容易产生收缩变形等问题。此外,介绍了3D打印铜及铜合金的应用领域,这些应用与发展有助于推动这一先进制造领域不断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