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电液伺服六自由度复合加载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系统运动学反解得到动平台(加载端板)运动输入与各轴输出的映射关系,由动力学模型推导试验件所受力和力矩大小;利用Simulink/SimMechanics软件建立系统仿真控制平台,对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采用SmartTEST控制系统、基于关节空间的位姿控制实现该装...  相似文献   

2.
电炉静叶控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是保证设备调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静叶伺服控制系统出现的一些故障包括控制信号丢失、跟踪滞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电液比例阀代替电液伺服阀,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保证了生产顺行。  相似文献   

3.
在丝杠副、导轨副疲劳加载寿命预测试验台研制中,保证加载系统的高精度与高实时性是设计核心与控制难点。由于电液伺服阀控缸系统中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传统控制方法难以保证理想加载效果,因此为提高系统加载精度和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MAC和经典PID的复合控制方案。通过对不同加载信号的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控制系统的快速跟踪能力,减小跟踪误差,对于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自适应最优解耦控制问题。将最优控制理论与高斯基函数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电液伺服加载的自适应最优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够确保闭环系统具有渐近稳定性。分析了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组成结构,建立了旋翼机构耦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最优解耦控制策略,有效消除了助力器与加载通道以及加载通道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提高了加载指令的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加载解耦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具有较高的载荷谱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特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身稳定性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作为车辆主动悬架的伺服作动器。根据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物理结构和工作特点,推导出系统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与信号跟踪能力,分析闭环系统负载变化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不同频率下的正弦波输入输出曲线。结果表明,基于PID和模糊PID控制的电液位置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最大超调量分别为19.5%和0,调节时间分别为251 ms和117 ms。当负载质量变化时,基于PID控制的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存在明显波动,而模糊PID控制的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基本没有变化。当分别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时,模糊PID控制的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态误差都明显优于PID的控制效果。因此,模糊PID控制下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实现了不同负载质量下的位置控制输出以及不同频率下系统的跟踪性能,满足系统的稳定性与快速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电液伺服系统是重要的航空附件之一,飞机上的舵机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和起落架控制系统均由电液位置系统作执行机构。图1为电液伺服系统液压原理图,偏差电压信号Usr经放大器放大后变为电流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输出压力,推动液压缸移动。随着液压缸的移动,反馈传感器将反馈电压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然后重复以上过程,直至达到输入指令所希望的输出量值。  相似文献   

7.
图1是多点加载电液伺服系统图,负载简化为纯刚度。各点的控制电压u_r 经伺服放大器驱动伺服阀,控制液压缸对负载加载,加载值由力传感器转变为电压信号u_(?)反馈到输入端,直至控制信号与反馈信号平衡,从而稳定在某一加载值。显然对负载某一点的加载将对其它点的加载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载火箭电液复合伺服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运载火箭应用背景提出了电液复合伺服控制系统方案,分别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仿真模型。在动态性能和节能效率方面与传统电液伺服系统和电静液伺服系统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显示电液复合伺服控制系统虽然动态性能不及传统电液伺服系统,但相对于电静液伺服系统却有较大改善,完全能够满足运载火箭的动态指标要求,节能效率相对于传统电液伺服系统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一种以TMS320F28335为核心的通用电液伺服加载控制器的设计.文中给出了实现电液伺服控制器的原理方案,并详细进行了相关功能模块电路的设计,同时软件实现了相关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了本控制器满足电液伺服加载的性能指标及功能要求,该控制器已成功地在多种型号的飞机液压作动筒加载测试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飞控铁鸟台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设计应用,分析论述了提高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力控制跟踪精度,有效抑制多余力所采取的控制补偿措施,并经过数字仿真和试验调试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系统动态性能和加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工程车辆电液制动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建立了制动压力控制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和阐述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将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输出跟踪器应用于制动压力控制。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计算并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应用二次型最优控制与PID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次型最优控制较PID控制稳点性好、响应快、滞后小,对期望输出的跟踪性好,可以应用于电液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工程车辆电液制动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建立了制动压力控制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和阐述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将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 -输出跟踪器应用于制动压力控制。运用M atlab/Simulink进行计算并建立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二次型最优控制的闭环系统较开环系统稳点性好、响应快、滞后小,对期望输出的跟踪性好,可以应用于电液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  相似文献   

13.
被动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新型补偿结构和非线性PID控制器的被动式电液伺服加载复合控制方法.提出了将加载马达输出轴角位移作为输入信号的多余力矩前馈补偿方案,在有效抑制多余力矩的同时降低了系统阶次.研究了一种带调节因子的非线性PID控制器,克服了常规PID控制器难以解决的快速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仿真与试验结果证明,该复合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载荷谱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起落架支柱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了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工作特点,对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力进行了分析与分类。针对多种形态的多余力,提出了复合补偿控制方法,即速度补偿控制和端端补偿控制,并将补偿控制方法应用于加载控制系统控制律中,对采用复合补偿控制方法的前后进行了试验数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补偿控制方法能明显消减起落架收放过程中(特别是起动和到位时)产生的多余力,大幅提高了对气动力载荷的跟踪精度,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飞机起落架电液伺服加载过程中非线性传动机构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确认在动态加载过程中因四连杆机构的非线性特性造成的系统动态跟踪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基于逆系统的思路找到了一种非线性数学模型与PID控制器结合的控制方法。采用模型预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误差补偿。使用简化了的电液伺服作动系统数学模型与该控制方法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使用此方法大大提高了起落架加载系统的动态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模拟合成绝缘子的微风振动状态,实现其疲劳试验过程,研究电液比例伺服复合加载技术。针对合成绝缘子的实际负载工况,设计出一种复合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包括静态比例加载和动态伺服加载两部分,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伺服加载的数学模型,设计出基于PD型迭代学习的加载控制方法,实现动态加载力的精确控制,并采用AMESim和Matlab进行联合数字仿真。仿真和实际试验结果均验证了所加载方法和控制方法是正确可行的,能够取得高精度的控制效果。根据所提的加载方法和控制方法,已研制出相应的合成绝缘子电液加载系统,其静态加载力可达150 kN,动态加载力幅值可达20 kN,加载精度达到了0.5 kN,加载频率最高可达100 Hz,连续振动次数达到3千万次  相似文献   

17.
航空工业部第634研究所研制的飞机多通道疲劳协调加载试验系统最近已通过所内验收,并已正式向用户进行现场移交。该系统是在参考美国MTS 公司100通道全机疲劳协调加载系统的基础上而自行设计的。它由微型电子计算机、电子控制器和多功能电液伺服作动器组成。电液伺服作动器是用于对被试工件施加载荷的执行机构,它由电液伺服阀将接收的电信号转换成液压能,通过伺服油缸输出动力载荷,作用在被试工件上。并由拉压力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将输出转换成电信号反馈到电子伺服控制器,构成闭环控制回路。在该系统中可由多个这种闭环控制的通道组成,同时对工件施加疲劳载荷。本系统可以扩展到16个通道,最大工作频率可达到80Hz。每个通道都由电子计算机负责进行协调加载,并且同时控  相似文献   

18.
结构静力试验是研究复杂工程构件静特性的重要手段,是校核产品设计静强度、刚度、稳定性,鉴定产品可靠性的有效途径,并为产品结构设计和产品结构优化提供可靠的静强度数据和最准确的资料.电液伺服控制加载系统是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理想而不可缺少的试验加载设备.基于LabVIEW研制与开发的伺服控制加载系统省略传统的信号发生器等硬件设备,其精度更高,性能更稳定,操作简单且能根据试验要求做进一步扩展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双喷嘴挡板伺服阀非线性建模及其线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从理论上研究喷嘴挡板伺服阀控电液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需要建立较精确的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考虑伺服阀喷嘴挡板处阀口流动等非线性因素影响,分析电液伺服阀的电信号输入到阀芯位移的输出特性,建立双喷嘴挡板两级伺服阀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以描绘实际系统;根据实际模型特点,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中的非线性状态反馈变换获得局部线性化模型,并通过分析系统零动态稳定性,从理论上证明了线性化模型的有效性。以常规泰勒展开线性化为对象,对提出的输入/输出线性化模型的精确性进行相应的仿真和实际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模型更接近实际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用于精确分析实现阀控液压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阀控液压缸位置伺服系统非线性导致模型参数确定困难及干扰问题,在分析三阶位置控制的电液控制系统原理及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的RBF 径向基控制模型和自适应滑模算法,同时考虑了非1负反馈参数,建立了基于RBF 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通过选取合适的Lyapunov 函数,分析了系统稳定性,解决了参数未定及挠动情况下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问题。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使系统的输出对给定信号的跟踪精度高,响应快,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