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勘查区矿体多产于断裂构造带中,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其产状与断裂(蚀变破碎带)产状一致,矿体规模、矿化强度与断裂(带)规模相关—断裂带规模越大,其包含的矿体数量越多,单个矿体规模相对较大,而且矿化强度也相对较强,矿石品位较高,反之亦然。据此推断该矿床成因为构造控制矿的火山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沙沟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熊耳山北坡西段,属于薄脉型低硫化物矿床,矿体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主要赋矿地层为新太古界太华群高级变质岩。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化阶段的分析,总结出沙沟铅锌银矿床的成因,指出找矿标志。对此类矿床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勘查区处在东昆仑-西秦岭衔接部位,同德-泽库早印支造山亚带,同德-泽库印支期汞、砷、铜、铅、金成矿带。勘查区地层主要为区域出露地层,有中三叠统、第三系及第四系。矿体与构造蚀变破碎带密切相关,无论地表还是深部,矿脉及矿化体均受一组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的构造破碎带或节理裂隙所控制。从工程揭露的现象看构造破碎带穿越了变质石英砂岩、砂板岩、斜长花岗岩、角闪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构成了矿化蚀变种类的多样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主要是: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钾化等。根据和日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蚀变及矿石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达里吉格塘金矿是沟里整装勘查区2013年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体的分布严格受破碎蚀变带构造控制,破碎蚀变带均多产于蚀变花岗岩带内,与北西向区域性构造线一致,通过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从成矿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伴生的围岩蚀变类型、组合、形态分布、矿化特征、矿化分带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厘定了矿化体与之匹配的空间关系,总结金矿化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并对矿区成矿远景作了评价(康恺等,2019)。  相似文献   

5.
《甘肃冶金》2015,(4):111-114
绿竹坪铅锌矿床是新近发现并探明的伴生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主要工业矿体均产于断裂蚀变破碎带内,赋矿岩石绝大部分为热液构造蚀变岩及各种矿化岩脉。矿体呈陡倾斜透镜状,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一致,倾角68°~82°矿体受破碎带限制,厚度一般1.16~1.55 m,Pb+Zn品位2.61%~17.20%,矿床总体品位Pb+Zn5.02%;三个围岩蚀变带:内带为绢英岩化带;中带为硅化、绿泥石化带;外带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矿化主要产生于内带;找矿标志:围岩蚀变带:以内带的绢英岩化带和中带的硅化、绿泥石化带为主要标志;沿断裂破碎带侵入的石英二长岩脉是大部分富矿的直接围岩;断裂构造及其交汇、转弯部位或陡向深部变缓处是寻找铅锌富厚矿体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6.
榆树沟铜多金属矿行政隶属于葫芦岛市郭家镇,矿区位于八家子—杨家杖子构造岩浆岩活动带内。区域内断裂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强烈。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含矿热液沿断裂构造运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矿区内蚀变、矿化程度较强,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带(矽卡岩带、破碎蚀变带)内,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区内的蚀变破碎带、矽卡岩带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内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矿体主要受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中及石英斑岩中形成的断层破碎带控制,矿化富集与破碎带构造作用强度、构造叠加及蚀变强烈程度密切相关,破碎带内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矿化蚀变是该区铅锌矿的一种地表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乐马厂银矿观音山矿段内矿体(群)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岩带及破碎带附近上、下盘岩层中,其形态与断层形态及断层上部牵引背斜形态特征较为密切,其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控矿、热液改造成矿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
矿区属松多岩群台拉张裂—陆缘海坳陷沉积变质碎屑岩建造单元,马布库岩组第二段为主要的含矿层,断裂构造发育,发现两条铅多金属矿化蚀变带,圈出2个矿体,断裂带控制矿体的形成,矿体产于云英片岩、石英岩断裂破碎带中,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同类矿床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该金矿产于哀牢山构造带南段,矿床的形成与哀牢山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找矿标志进行分析研究,判断该矿床为一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矿体多受断层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控制,通过该矿床成因研究,以期为后续勘查工作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西岭金矿床位于著名三山岛金矿床的东侧,属于三山岛金矿床向深部延伸的的矿体。西岭金矿床的矿体赋存于破碎蚀变带中,赋矿标高主要为-1 000~-2 000 m,主矿体为Ⅰ号矿体;矿床蚀变带分带明显,沿主断裂的上下盘展布,其形态总体较稳定,属于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分析矿床成矿规律、控矿构造,结合矿区的地质勘查成果,对矿区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认为矿区外围北东区域的构造延伸部位是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黄地推覆构造控矿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初步认为,伴随黄地推覆构造的形成演化,动力变质热液沿着推覆构造断层破碎带充填、交代,矿质在破碎带初步富集形成矿化带;燕山期岩浆岩沿断裂上侵,含矿岩浆热液对矿化带叠加改造.最终形成动力变质一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吉南复兴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兴村金矿床位于白山一老岭成矿带上,主要赋存于元古宇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矿体严格受NNE、NW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结构与构造,矿石矿物组成,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成矿温度和成矿时代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是地层、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其中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通过对矿石硫同位素分析和成矿温度、成矿时代研究表明,金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岩浆岩,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所以认为该矿床属燕山期中低温热液断裂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归纳并提出了主要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嵩明台凹与牛首山隆起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矿化带特征及矿体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矿机理进行研究。矿床类型为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地层、构造、矿化及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地质勘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珑布金矿的形成与中生代玲珑花岗岩有关,矿体赋存于望儿山断裂主裂面之下的花岗质碎裂岩带内,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区共圈定矿体3个,其中Ⅰ号矿体为主矿体,矿石岩性为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岩。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矿石特征的阐述,揭示了该矿床的成因特征,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6.
干树金矿床位于豫西著名的熊耳山矿集区,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勘查及科研工作,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总结了深部矿体发现过程:热液矿床的成因理论及流体力学理论分析→浅部矿体形态的成因分析→深部矿体预测→工程验证。分析认为,断裂带内含多条矿化蚀变带或矿脉时,处于断裂带底板的矿化蚀变带或矿脉找矿潜力远大于其他矿脉;有矿部位断裂带顶底板蚀变强于无矿部位,构造膨大部位相对于闭合部位更易于成矿。建立了矿床尺度的含矿流体运移成矿模式,为区域深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白石岭矿区北部铅锌矿床位于沂沭断裂破碎带中段,明显受控于北北东—南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矿体展布方向与断裂破碎带展布方向一致,具有奠定的构造控矿特征;矿区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从矿体中心向两侧围岩具有"硅化、萤石化、黄铜矿化→方解石化、钾长石化"的变化规律;激电测深能够有效的反应出深部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展布位置,在矿区深部找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石井金银矿位于吉林东南部,矿床赋存在侏罗系屯田营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由2条金银矿化带和14条矿(化)体组成,受火山岩和断裂控制明显,矿化富集作用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工业类型为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利用化探和地质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找矿是该类型矿产勘查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多重找矿标志建立和筛选是寻找和发现矿床的重要线索。建议加强对8号矿体的进一步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韧-脆性剪切断裂构造是安家营子金矿田内破碎蚀变带型、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3种矿化类型的主要控矿构造,文中阐述了韧-脆性剪切断裂构造对金矿化空间展布特征、矿体产出形态、富集部位及构造活动的多期性、矿化阶段的控制作用,同时总结了矿床在空间上等距离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汪家沟地区位于华北陆块-鲁东隆起区-胶北隆起区-烟台凸起西北部。本矿床应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的主要控矿岩体为磁山岩体,控矿构造为张家断裂蚀变带,主要矿体赋存于张家断裂带主断面一下及其西部次级断裂内,研究结果对矿区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