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燕 《城镇供水》2008,(5):58-59
本文介绍了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对环境水样中有机物指标得以很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6)
本文介绍了总有机碳的仪器测定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操作简便,可快速测定大批量的环境水样。有效地满足饮用水安全的需要,从而饮用水中有机物指标进行很好的监控,保证了公众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13日GE正式推出SieversTM 5310 C便携式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此项新技术能帮助水系统操作人员更及时方便地监测和保证市政饮用水供应质量。SieversTM 5310 C便携式总有机碳分析仪系列专为市政用水市场所设计,能够在线持续检测进水和回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
将高纯三氯氢硅中的含碳物质在氢气还原炉内转化成甲烷,利用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最后换算成总碳的含量。结果发现,高纯三氯氢硅中的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等可能的含碳物质在转化炉内均具有良好的转化率,转化率大于85%。样品中含碳量的测定结果之间重复性好,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高,能很好地满足高纯三氯氢硅样品中对含碳物质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法采用酸溶分离石墨矿中的碳酸盐的碳,450℃灰化滤纸及有机碳,950℃灼烧固定碳,差减法测定出矿物中固定碳的含量.通过调整原方法中灰化滤纸及有机碳的温度减少了在该环节中固定碳的损失,检测结果较为稳定.采用本法检测的多个试验项目的测试结果与地质勘查现场所描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高纯石墨粉的回收率稳定在97%以上.本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提高了石墨矿中固定碳含量的检测速度,尤其适合含碳酸盐石墨矿中固定碳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筑面临的腐蚀现象中盐害问题最突出。为快速、准确测定总盐含量,研究了折光率仪检测盐渍土总盐含量的方法。选取甘肃河西地区58个土样为研究对象,制备了不同土水比浸出液,使用折光率仪测定浸出液的折光率。建立了土壤总盐含量与不同土水比浸出液折光率之间的相关性曲线。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含量与不同土水比浸出液折光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土壤总盐含量与土水比1:1浸出液折光率的相关性最紧密。同时,提出了一种通过测定浸出液折光率,由建立的相关性方程测定土壤总盐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附着活性细菌的生物砂为接种物,通过静态培养的方式测定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结果表明,活性生物砂法测定BDOC的最优操作条件为:接种量为0.33g生物彬mL水样,20℃下的恒温培养时间为10d。与传统的悬浮培养法相比,其对BDOC的降解速率快、能力强,可大幅缩短培养时间,提高BDOC测定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活性生物砂法测定中BDOC的降解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但反应速率常数随水样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前检测水中氨氮含量使用较多的国标方法是水杨酸盐分光光度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1],然而水杨酸盐分光光度法需显色90min,等待时间长,不适合应急快速检测使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则需要使用剧毒物质碘化汞,该药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通过改进国标中水杨酸盐分光光度法,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替换国标方法中次氯酸钠试剂,加速显色过程,显色时间仅需15min,该方法的方法检出限为0.02mg/L,检测氨氮标准物质结果在标准范围内,不同水样加标回收率在98%~103%之间,与国标水杨酸法检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小于0.02mg/L,测定水样氨氮含量平行样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位于0.85%~1.75%之间,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总有机卤素(TOX)的分类及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步骤,讨论了AOX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明确了吸附柱所用活性炭的技术要求和测定结果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显示:对于纯水中AOX加标量为20μgCl^-/L的水样,其平均回收率为99.5%;对于AOX加标量为100μgCl^-/L的水样,平均回收率为97.6%;对于饮用水中AOX加标量为50μgCl^-/L的水样,平均回收率为97.2%。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燃烧/微库仑滴定方法可准确测定水中AOX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最低等多细胞动物海绵过滤功能影响。在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态系统中,考察了CO2浓度为387、500、750、1000mg/L的环境下,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is阻留灭菌海水中总有机碳(TOC)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模拟CO2浓度为387、500、750、1000mg/L的条件下,繁茂膜海绵在16 h内清除海水中TOC的效率分别为55.8%、67.6%、50.0%和15.4%,在24h对TOC的平均阻留率分别为(1.90±0.20)、(2.13±0.06)、(1.69±0.08)、(0.43±0.11)mg/(h·g海绵),平均清除率分别为(0.025±0.002)、(0.033±0.001)、(0.019±0.001)、(0.004±0.001)mL/(h·g海绵),由此可见,大气CO2浓度从约387mg/L升高至500mg/L时,促进了繁茂膜海绵阻留海水中TOC的能力,当浓度升高至750 mg/L时,抑制了繁茂膜海绵阻留TOC的能力,当浓度进一步升高至1000mg/L时,导致繁茂膜海绵几乎丧失了阻留海水中TOC的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潮间带海绵过滤功能影响及其由此可能导致的近岸海域生态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两种不同负荷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中TOC和NH4+-N的代谢途径(直接用于细胞合成和维持生命活动)。以人工配水为处理对象,接种污泥取自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厂氧化沟的回流污泥,R1、R2的负荷分别为2.4、0.8kgCOD/(m3.d)。结果表明,R1、R2中微生物的比增殖率分别为0.69和0.72gVSS/gTOC,分别有62%和61%的TOC被微生物用于维持生命活动。R1、R2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79%,其中在R1中30%的氨氮被用于合成细胞,33%通过硝化反硝化途径被去除,其余部分转化为硝态氮;在R2中用于合成和反硝化的氨氮比例则分别为8%和19%。由此推断,有机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中TOC代谢途径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NH4+-N的代谢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剩余污泥热处理过程中磷、氮和有机碳的释放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处理方法可以使剩余污泥中的磷快速释放出来,从而为进一步的磷回收创造有利条件。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热处理过程,通过与生物释磷过程进行比较,考察了剩余污泥热处理过程中磷、氮和有机碳的释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热处理参数是:热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1 h,此时的净释磷浓度和释磷速率分别可达81.8 mg/L和9.98 mgPO43--P/(gMLSS.h),分别为生物释磷的3.7倍和2.6倍,而氮和有机碳的释放量较少,有利于磷的回收。  相似文献   

13.
按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可生物降解性及其在活性炭上的可吸附性将其分为四类,考察了经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后水中四类有机碳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对有机碳分子质量的测定考察了生物活性炭滤池对不同分子质量区间有机碳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滤池在运行初期去除的DOC主要为可吸附性DOC;在其连续运行6个月后,能够有效去除的DOC则为可生物降解且可吸附性DOC;可被滤池去除的DOC主要分布在分子质量为(3~10)、(1~3)及〈0.5ku的范围内。生物活性炭的生物再生过程只能保证滤池对可生物降解且可吸附性DOC的持续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生物活性炭滤池去除微污染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以黄河水为源水的自来水厂水质不甚理想的情况,进行了利用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受污染黄河水中有机物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对CODMn、UV254、总藻、Chla、三氯甲烷生成势、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15.7%~38.8%、24.7%~49.7%、24%~100%、30%~87.8%、20.6%~46.6%、25%~66.6%.  相似文献   

15.
以商业活性炭为原料,采用3种有机酸(甲酸、草酸、氨基磺酸)为改性剂制得改性活性炭。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改性对活性炭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BET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减小,表面有不均匀的粗糙的刻蚀痕迹,同时伴随有白色晶体粒子生成,表面生成了更多的O-H、C=O、C-O、S=O等含氧官能团。从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能角度,探讨了改性对活性炭在不同进气浓度下对丙酮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AC-FAAC-OAAC-SAAC-A,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丙酮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准二阶动力学模型最适合描述活性炭对丙酮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其拟合的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9。  相似文献   

16.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定义定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明确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定义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进行了讨论,提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应是所测得空气中保留时间在正十六烷之前的所有已知和未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另外,针对实际情况,建议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中柱操作程序升温条件,宜根据不同的仪器设备自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笱秀丽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5):48-51,56
为保证直饮水水质并提高其安全性,采用AC、O3/AC、UV/AC、O3/UV/AC工艺对自来水进行处理,考察4种工艺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O3/AC、UV/AC工艺出水的生物遗传毒性及水质的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O3/AC工艺对TOC的去除率最高(44.85%),其他3种工艺对TOC的去除率均在38%以上;AC工艺对UV254的去除率最低(23.96%),其他3种工艺对UV254的去除率均高于70%。4种工艺对THMs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明显,去除率均在40%左右;O3/AC和UV/AC工艺对THMFPs的去除效果好于其他2种工艺的。O3/AC和UV/AC工艺均能保证出水的β-半乳糖苷酶的被诱导活性为阴性,并可保证出水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对影响活性炭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活性炭在反应前后表面性质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阐述了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反应机理,最后对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