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lanning》2017,(8):197-198
适用等同原则专利侵权行为经常引发对公知技术抗辩的争议,而我国《专利法》并未给出公知技术的认定标准,这给了庭审法院法官足够的自由裁量权,但是由于专利中的公知技术通常是在专利技术、现有技术和被控侵权技术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较为复杂,这种主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公知技术的认定。本文从公知技术和等同原则的概念出发,给出了可以适用于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典型情况,并分析了如何针对适用等同原则专利侵权行为建立公知技术认定的辅助规则,为提高公知技术认定的准确性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
由于专利诉讼的专业性比较强,在保护专利权的同时又应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前在法律上对于专利侵权判定规定又较为的原则,司法实践中的操作差异也比较的大。所以,如何解决专利侵权的判定这一核心问题,无论是专利代理师还是律师,甚至有时法官也判断不准。而本文将目前的理论知识与作者在工作中的实践相结合对专利侵权判定的原则进行初步研究,从而解决对专利侵权判定判断中遇到的困难,尽量减少实践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2)
环境侵权是重要的特殊侵权责任类型,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问题,应从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出发,寻找到环境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思路。厘清《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范的关系,进而建立起环境侵权责任法律的适用原则,环境侵权中无过错责任原则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其中,一是无过错责任不具有法律责任本来的含义,而只具有回复权利的性质。二是举证责任倒置实质上表现为原告(受害人)举证责任的减轻,被告(加害人)举证责任的加重。当然,在研究环境侵权责任法律适用问题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抗辩事由及明确环境侵权损害的赔偿方式和赔偿范围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0):151-152
违约致害的法律责任的适用,合同法有明文规定可以适用违约责任的,适用违约责任,不可以适应侵权责任;合同没有约定以及合同法没有规定违约损害的责任,只能适用侵权责任;任意扩大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的内涵不利于法律的逻辑严谨;适用侵权责任并不排斥违约责任的并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1):13-15
环境污染侵权中因果关系判断直接影响到了侵权责任的归属也是《侵权责任法》中的典型难题,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做出了环境污染侵权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但本文作者经统计发现该规定在司法审判中多受拒斥,对此现象笔者在理清因果关系认定一般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和法律逻辑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举证责任倒置在司法实践中备受冷遇的两个主要因素,并提出用学理解释的方法对《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进一步细化解释,通过这种方式明确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以弥补当下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相脱节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日渐增多,然而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这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因此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已成为我国国际私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违约和侵权两种具体情形入手,结合我国现行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的法律适用有关规定,分析我国现状,结合各国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法律适用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6)
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了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其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也十分常见。我国虽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在侵权中的责任,但缺乏专利领域的司法解释。另外,网络交易平台已不是原来的独立第三方,而逐渐在商业推广、市场规则制定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关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专利侵权法律责任的争议仍然存在,本文即以此开展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网络交易平台中专利侵权的主要行为,分析了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法律地位和义务,最后提出了在其平台用户侵犯他人专利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2)
本文通过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进行分析,从而准确界定其性质,确定此类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抗辩事由、责任主体以及责任承担的法理依据。笔者以期通过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研究,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有关问题从理论上予以研究和探讨,从而对我国的现行立法提出完善之策,尽可能地使法律规定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
环境侵权行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环境侵权章和相关环境特别法共同加以规定,其中加害行为的构成,有过错要件和违法性要件两种不同理解路径。选择违法性路径解释能促进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精细化、协调《民法典》和环境特别法体系。违法性具有过错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并可为侵权责任的承担提供理论依据,应区分受侵害的权利和法益,结合污染行为和生态破坏行为分类及其权益保护来具体确定环境侵权行为违法性。运用结果违法判断违法性,适用于实质性污染行为和生态破坏行为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其他民事权益受侵害的情形则运用行为违法方法判断。行为违法的判断需要根据强制性标准、加害行为严重程度、作为义务的履行等因素综合衡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1):1-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的新纪元,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对于解决纷繁复杂的大数据显得至关重要。随着这股浪潮同时出现的还有互联网客户的烦恼,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侵权行为随之发生,网络维权成为一大社会难题,许多消费者往往在大数据之中处于弱势,在搜集证据方面更是困难重重,举证维权成为该类维权案件的"重灾区"。举证难一直是维权的瓶颈,反映到诉讼中就是当前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还不合理。电子证据作为新出现的证据类型也在证据清单中崭露头角,一个司法举证的新时期就此到来,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电子信息侵权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互联网侵权纠纷中证据的特征和举证的难度,在比较各家学说之后得出在互联网信息侵权纠纷中应有条件地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最后对互联网公司据该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提出了抗辩和举证建议,以缓解当前举证责任分配中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清单报价采用"量价分离"原则,在单价合同中,发包商承担工程量调整的风险,承包商承受价格变动的风险,并且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不平衡报价行为有针对性地限制以及约束条款,这就为不平衡报价策略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承包商基于预期变更利用不平衡报价创收是个很重要的方法。Seek-Evaluation-Design-Analyze(SEDA)模型用以解决承包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方式实现创收的技术问题,该模型通过机会点识别、机会点评价、报价方案设计、实现机理分析4个步骤确定不平衡报价的实现途径,为承包商实现创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建筑的基本范畴问题不仅是研究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点,也是产生建设方针和建筑设计指导原则的依据。文章以中国建设的指导方针"经济、适用、美观"作为出发点,以D·S·卡彭等人所提出的建筑范畴为参照,通过对现有理论的进一步探研,提出了三个新的建筑基本范畴"空间形象、功能、经济",并解析了建筑的范畴与建设方针、建筑设计原则之间的区别与关联。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最难忘记的是母亲的脸和城市的面孔。圣·尼古拉大教堂就是哈尔滨城市面孔中极其重要的一笔,其当年的存在在老哈尔滨人心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东正教在当今的哈尔滨已经没落,如果复建这座教堂而不为宗教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渝柯 《华中建筑》2008,26(5):134-140
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公共性体现归根究底取决于“人与空间”之间的相互支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对人在公共空间中的社会心理有所把握才能创造出积极有效的空间;又加之视知觉因素是人在空间活动最为基本和关键部分,于是将公共空间研究诉诸于“看与被看”关系这一全新视角,从这个角度出发,主体要素得以突显。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今天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许多是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和取向的,过度重视"仪式性"和"标志性",而对于比这些东西远为重要的城市运转机制这样的问题却不予关心,对城市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关系问题,很少深入考虑。文章介绍了雅各布斯等人对城市的思考,对我国当下的城市规划进行了反思。作者呼吁,规划和设计城市,实际上就是在规划和设计公众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以对生命和生活的敬畏之心去面对和理解城市中的一切。  相似文献   

16.
曾桂林 《中外建筑》2011,(10):60-62
论文试图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武汉市邮政局所在服务半径内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价。主要用到两个评价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指标: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武汉市三环以内邮政局所服务水平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局部区域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建设步伐导致服务水平低。  相似文献   

17.
郭屹民 《建筑师》2014,(5):6-20
20世纪20年代,今和次郎以全然不同于当时主流的方式将视线投向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他的考现学以考察"现在"的立场,揭示了人们与社会、身体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生不逢时的遭遇并不能掩盖其具有的先驱性。本文沿着从观察到定着,从考现到发现的线索,对于日本当代建筑重要一支的日常再现的线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东京工业大学藏前会馆设计以及坂本一成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与标榜"简明性"的当代建筑中追随形式感的潮流不同,坂本的建筑形式给人以"晦涩"的非明晰印象。当这种"晦涩"被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秩序下、从"日常性"支配的人类生存世界的层面来看时,其丰富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有着多种意蕴。引发了人们的不同理解,并促成了郭华教授和郭元祥教授即“两郭”关于教学能不能回归“生活世界”之争。郭华教授偏重从“基底”角度来理解这一概念而提出教学不能回归“生活世界”;郭元祥教授则偏重从“生成性”来理解它而认为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在对胡塞尔“生活世界”出场语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生活世界”的提出有两个语境,即科学或知识的危机与人性的危机。就教学而言,能回归的是旨在解决人性危机中的“生活世界”,而不能回归的是旨在为科学寻找明证性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李竞 《中外建筑》2013,(10):86-89
这些“物”在空间中存在的不是由于其本身,而是它们时空之间关系的存在,它才得以证明其存在。这样的剧目似的图景片段定是源自于空间物体的遮挡。而人游历的路线一定不是直接切入的,很可能呈现一种侧方的、含混的、甚至是颠倒的混淆的游历或观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