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观设计》2005,(5):80-83
城市设计——院落空间的塑造 院落作为社区活动的中心已经存在于公元前的年代里,它的形态已根植于社区生活的群体意识中。它的可识别性的利用一直延续到现代,也体现在这一设计中。在院落的边缘围合着房屋,房屋和院落保持着距离,房屋的位置体现着院落的形状、宽窄、朝向,房屋之间形成了私密和半私密的外部空间,在院落之间和院落的内部路径编织成网络。  相似文献   

2.
吴钢 《世界建筑》2001,(6):87-87
城市设计──院落空间的塑造院落作为社区活动的中心已经存在于公元前的年代里,它的形态已根植于社区生活的群体认识中。它的可识别性的利用一直延续到现代,也体现在这一设计中。在院落的边缘围合着房屋,房屋和院落保持着距离。房屋的位置表达着院落的形状,宽窄、朝向。房屋之间形成了私密和半私密的外部空间。在院落之间和院落的内部路径编织成网络。路径使得院落的空间和表层可以被感知和经历。没有院落路径将变得毫无意义。在院落里是绿色的空间,是交流的空间。它们由广场、草地、小径、花架、喷泉、座椅、植物、儿童游戏场组成。它…  相似文献   

3.
城市设计-院落空间的塑造 院落作为社区活动的中心已经存在于公元前的年代里,它的形态已根植于社区生活的群体认识中。它的可识别性的利用一直延续到现代,也体现在这一设计中。 在院落的边缘围合着房屋,房屋和院落保持着距离。房屋的位置表达着院落的形状,宽窄、朝向。房屋之间形成了私密和半私密的外部空间。 在院落之间和院落的内部路径编织成网络。路径使得院落的空间和表层可以被感知和经历。没有院落路径将变得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4.
院落式住宅所以受到人们青睐,乃在于其有独具的优点。从底层家院(私密空间)——院落(半私密空间)——组团(半公共空间)——小区(公共空间),形成了多层次,富有变化的空间序列系统。由于空间序列化,层次丰富且通透,因而亲切宜人,加之绿化条件良好,道路走向多变,能使小区组成一个优美的  相似文献   

5.
构建积极邻里交往,促进积极社会支持,是实现城市疗愈的途径之一。而有效的邻里社交取决于对交往空间的塑造,尤其是临近住区的半公共和半私密空间对社交活动的促进有效性,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为此,研究探索了半公共半私密街道界面的开敞程度对邻里交往活动的影响。作者考察了不同开敞程度街道界面对街道中居民交往、休憩、阅览等社交活动意愿和空间感受的影响,以及界面对居民院落内居住意愿等活动的影响。结合参与者提供的原因及其在决策过程中的环境观察眼动数据,研究尝试解释街道界面对社交活动和生活使用的影响。作者得到以下结论 :(1)半遮挡样式的街道绿篱能够很好地平衡街道和院落居民的私密性和社会性需求,为一系列睦邻交往行为的产生打造基础;(2)半遮挡样式的街道绿篱能有效地将街道行人的注意力引导到院落中,也将院落居民的注意力引入街道中的社交活动,进而提升双方交往意愿;(3)一层院落居民更喜欢部分开敞的院落,他们希望看见外面的休憩空间,但不希望看见交通等非社交的纯功能空间。研究提供了通过设计手段促进邻里交往的眼动追踪和行为学证据,为睦邻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子剑 《新建筑》2004,(4):45-47
从分析当今社会的变化入手,对比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中形成住宅形态的各种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设计中融入传统院落住宅的空间特点,进而提出适合当代城市的城市院落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通过实际设计案例解析在低层高密度住区中,通过有序的街巷院落组织及叠合的立体带私密院落的居住单元,打破传统地产设计中菜单式的叠拼住宅,满足居住者对舒适性和私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住区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居住外部空间再构我国以往住区基本模式多为小区(公共空间)———组团(半公共空间)———院落(半私密空间)三级空间层次,与住区的二级化管理相适应,现在住区物业管理逐步形成了系统化、全面化、规范化的一级管理。同时为了满足居住多元化需求,院落空间的塑造尤为重要,淡化组团空间,强化住区公共空间和院落空间成为可能。住区公共空间作为住区的空间主体,应具有明显的特征与风格,成为住区形象的代表。在构筑此特征空间时应结合基地自然条件、地方特色,适当地把城市空间引入其中,如结合步行道路系统形成“街道空间”,或借用城市休闲广场的…  相似文献   

9.
作业点评: 基于对传统院落住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当今居住问题的质询,方案提出一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新三合院模式,该模式可以产生多样的拼接可能,从而产生丰富的外部空间。套型设计合理,在楼栋设计层面上则增加了接近住它的半私密性质的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传统聚落的研究,指出低层高密度的庭院住宅主要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选材容易,结构简单,故造价较低,建造容易,而且院落空间组合有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居民参与更新。其次,在小城镇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对传统住宅进行“类设计”的合院住宅可融入乡民的集体记忆,保持小城镇肌理,实现有机更新。第三,有利于创造丰富的过渡空间,实现从私密空间到半私密空间再到公共空间的过渡,形成了多层次的人际交往空间,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具有领域感、人情味、私密性的生活场所。最后,有利于发挥较高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结合农业生产发展庭院经济。同时文章阐述了其在小城镇住宅建设中的意义,得出低层高密度的庭院住宅可以成为小城镇居住土地使用的经典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