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抗干扰能力,设计实现一种异步串行通信方法。通信数据采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根据编码特点获取同步时钟来对传输数据进行解码和接收。本文基于FPGA实现了异步串行通信的发送模块、编码模块、解码模块和接收模块,并对该通信方法进行实际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异步串行通信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王奇  宋建厚 《福建电脑》2007,(1):182-183
SDLC同步串行通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侍输速度快,特别适用于外场等恶劣环境中的飞机机载设备与地面设备之间的数据传榆。本文介绍了多规程串行通信控制器Intel8274及SDLC串行通信规程;阐述了基于Intel8274的SDLC串行同步通信板卡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UART IP核设计中存在的使用场景单一、不能支持同步通信的不足,设计了一款基于APB总线接口的USART外设。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通过Verilog语言对APB总线数据传输模块、寄存器组模块、串行数据发送模块、串行数据接收模块、波特率发生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使用Simvision软件通过UVM验证方法学对电路的异步/同步通信功能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IP核在实现异步数据收发的基础上可实现基于SPI协议的同步数据收发,相较于传统的UART IP核设计,具有更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将图像传感器用于可见光MIMO通信时存在的图像矫正、收发通道对准及时钟同步问题,分析了影响数 据帧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发射端图形结构与通道分布规则,给出了基于图像传感器的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时钟同步 方法,并以三星S24D590PL 液晶显示器作为光学MIMO发射端,IPHONE 6S 手机后摄像头传感器作为接收端搭建了实验系 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实现接收图像的定位和矫正,并自适应计算出MIMO通道数量和各通道坐标,在发射帧率小 于接收帧率的条件下,能够恢复同步时钟和解码数据。  相似文献   

5.
该电子产品的功能是接收来自某GPS接收机发送的GPS串行数据帧,然后对数据进行识别与处理;但在硬件设计时由于I/O口资源使用紧张,使得接收GPS串行数据帧时只有时钟控制信号与串行数据信号,而没有帧同步信号,这样在软件实现时对于识别出正确的数据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软件设计时利用GPS串行数据帧中数据自身以及通信协议中的一些特殊性来对无帧同步信号的串行数据进行识别与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抗电磁干扰与敌方窃听,提出了人工噪声掩护下的跳频通信架构.其中,人工噪声对消是提升系统安全的关键步骤,但实际接收节点处的时间同步误差会降低人工噪声对消效果与系统保密性能.鉴于此,分析了同步误差下人工噪声对消后的残余人工噪声成分和系统保密性能,并提出了具有同步误差鲁棒性的人工噪声最优功率分配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时间同步误差会在人工噪声对消时引入符号间干扰与跳间干扰,进而降低系统的保密性能.此外,当接收节点可以实现完美时间同步时,人工噪声与通信信号应等功率发射.随着时间同步误差的增加,人工噪声与通信信号的功率比应当逐渐减小,以降低时间同步误差引起的保密性能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计算机监测系统串行接口屡被烧坏等问题 ,设计了用于串行通信的红外传输系统。针对红外传输中出现的外部光源干扰问题 ,介绍了光线合聚和二次调制技术的原理以及改善接收条件的具体实现方法。研制出用于中距离串行通信的红外收发器及其与微机系统的接口电路 ,并针对红外通信中的突发干扰采取了软件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信息寄生传输系统中组合同步码的检测方案,用来解决在复杂环境下串行通信的同步问题。利用组合同步码的同步算法,可以提高复杂环境下信号的接收成功率,使信息寄生传输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
同步串行接口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具有串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步串行数据的接收需要专用芯片,这使得具有同步串行接口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受到了限制.针对具有同步串行接口的绝对值编码器,提出了串行数据转换和读取的实现方法,给出了详细的硬件原理图及其电路设计要点,并提供了关键的软件代码.这为具有同步串行接口设备的数据并行采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VC中串口编程与ODBC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据库可以很好地解决在串行通信编程时需要保存各种实时接收的数据 ,并可进行数据查询的问题。介绍了 VC中串行通信与数据库的编程应用技术 ,通过实例阐述了 ODBC技术的应用方法 ,然后说明了如何将串口数据实时保存在数据源文件中。  相似文献   

11.
以AVR单片机ATmega48芯片及CMX865调制/解调芯片为硬件架构规范了对外串口通信协议,采用模拟口线的方式对CMX865寄存器进行操作,设计了一种串口转FSK的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传输方式的转换。硬件电路以AT—mega48微处理器为核心,并利用C/BUS总线控制CMX865芯片,实现FSK/DTMF收、发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数字传输芯片和单片机构成的LED大屏幕显示系统的设计,讨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分为两大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在发送模块中,单片机先通过串口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数据,再控制无线数字传输芯片把数据发出;在发送模块中,单片机会接收到与无线数字传输芯片地址匹配的无线数据,接着处理数据,然后发送到LED大屏幕进行显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M技术的串行通信动态链接库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PC与短信收发模块的串行通信,在分析了Q2358C无线模块与计算机串口通信实现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VC平台的COM组件技术,设计了一个动态链接库(DLL);应用程序可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接口与模块进行通信,实现短信收发功能;讨论了通信编程中几个关键技术,给出了程序设计框图和部分源程序,为应用系统的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DZ3低压电力线载波阻抗自动化测试系统。阻抗测试终端在原有的USB、GPRS测试方式下添加了Ethernet测试方法。终端硬件部分增添了Ethernet转串口功能模块,软件部分修改了原有的串口收发数据与命令的程序及相关数据处理函数。对修改程序后的阻抗测试终端的命令接收与发送进行了调测,并在调测后使用标准阻抗测试盒,通过主站向终端发送控制命令和读取终端测试所得的数据包来验证终端阻抗测试的准确性。实验表明,测试结果均在误差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一种适用于流媒体传输的无线TCP友好速率控制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合无线错误丢包以及拥塞丢包事件的统计特征,基于丢包区分,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流媒体传输的无线TCP友好速率控制(Wireless TCP-Friendly Rate Control,WTFRC)方程并建立实用的速率控制机制.该机制包括服务器或者代理发送端和用户接收端两部分,分别负责往返传输时间(Round-Trip Time,RTT)估计、发送速率估计调整和丢包区分、丢包率(Pack-et Loss Ratio,PLR)统计、接收速率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机制能够获得较高的吞吐量和较平缓的发送速率,并具备较好的TCP友好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实现远距离传呼,将传呼信号经过单片机处理,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数据,另外一个无线模块接收数据并通过单片机处理,实现传呼及显示呼叫所在楼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IPv6无线网络切换过程中, 短暂的链路连接断开会导致反复丢包; 同时在切换过程中, 由于带宽的改变, 在新的接入点就有可能发生丢包或资源浪费以及拥塞。提出一种以TCP协议为基础的路径损耗确认(TCP-PLACK)机制来代替TCP选择确认机制(TCP-SACK)。每当一个TCP接收方在断开或切换后而连接到一个新的接入点时, 上述的TCP-PLACK机制就会发送一个特殊的确认, 其中包含有在新接入点丢包的详细信息和可用带宽。收到这个确认, 发送方会重新发送丢失的包, 并在新接入点根据带宽的可用性调整发送速率。实验结果表明, 该机制有利于改善IPv6网络切换过程中的丢失恢复和速率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使用射频收发器芯片CC2500和单片机,组成嵌入式无线通讯接口,实现了短距离无线通讯,并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框图、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中单片机完成射频收发器的初始化、数据处理和收发控制,而CC2500芯片负责无线通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列车运行的实际需求,利用GPRS通用分组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PC104板卡的列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给出了总体设计思路,硬件设计方法和软件设计方法。对MVB网络通信单元、GPRS传输单元做了相应的介绍并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流程图。在GPRS无线数传终端设计过程中,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数据发送和接收部分。系统设计安全稳定,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串口通讯的打包数据的接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军  苏静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5):118-119
串口通讯是上微机与下微机通讯过程中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串口通讯中打包数据的接收方案,并用VB语言对此方案进行了实现。经过实际测试,该方案不仅能满足实时通讯的要求,而且保证了数据包传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