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文以阜宁县棚户区改造(湖畔景苑)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现场素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掺加固化剂和设计要求的15%水泥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14%固化剂即可达到设计指标要求,且结果优于15%掺量的水泥,采用固化剂替换部分水泥进行土体固化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磷石膏大掺量、规模化、资源化利用路径,分别以自制固化剂和水泥为胶凝材制备大掺量磷石膏路基填料,开展大掺量磷石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疏水改性试验,分析大掺量磷石膏与自制固化剂和水泥的适配性、击实特性、强度特性、耐水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水泥或自制固化剂改性磷石膏击实曲线呈单峰变化趋势,且含水率偏低时对大掺量磷石膏混合料的干密度影响较小;相同配比时,固化剂体系大掺量磷石膏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是水泥体系的1.5倍以上,磷尾砂与自制固化剂的适配性优于黏土,且配比为90%磷石膏+10%固化剂的大掺量磷石膏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度达3.4MPa,经疏水改性后强度提升至4.2MPa,疏水剂与自制固化剂的复配较好地改善了磷石膏自身亲水特性,提升了其水稳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EFS土壤固化剂固化效果,设计3种固化土配合比方案,对土体7d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抗冲刷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2组试件(6.5%水泥+EFS土壤固化剂)满足城市道路轻交通底基层一级固化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A3组试件(8%水泥+EFS土壤固化剂)满足城市道路轻交通基层三级固化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A1~A3组试件均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A1~A3组试件经一段时间冲刷后表面均完整、无溃散,抗冲刷性良好;EFS土壤固化剂可促进水泥与土颗粒胶结成整体,提高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泥土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含水量、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对黄土状粉质黏土水泥土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水泥土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的关系式,为寻求更加经济、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和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用试验成果指导某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重型击实试验,从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两个方面确定在不同配合比时水泥稳定土的性能表现;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和添加剂的合适掺量。结果表明:无论最优含水率还是最大干密度,受添加剂掺量的影响均较小;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实测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有增加的变化趋势,路面结构更具稳定性,不易出现强度薄弱区。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参照12.00%的剂量要求选用水泥材料,并取水泥质量的2.00%作为添加剂掺量,这种材料用量比例能够充分发挥出材料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黏土石化剂和水泥作为土体固化剂对红层土进行固化,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浸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不同掺量固化剂对红层土击实特性、浸水崩解特性、吸水增湿率、抗压强度、浸水后软化系数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入水泥和固化剂混合料后,试件的水稳定性和抗压强度都显著高于素土和单掺黏土石化剂和水泥的试件,最大抗压强度达2.3 MPa,7 d养护龄期内强度能达到最大强度的95%以上,浸水后强度损失在0.5%以内,试验采用的土体固化剂起到了显著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系统的研究了不同配合比的水泥固化剂稳定粉砂土的多项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水泥固化剂稳定粉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显著增长,通过调整水泥固化剂稳定粉砂土的配合比设计,其强度与刚度性能能够满足干线公路和市政道路路床及底基层的设计要求,且水泥固化剂稳定粉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8.
郭振宽  王海波  胡昕 《建筑技术》2012,43(4):354-357
S250高速公路滞洪区段分布有大量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作路堤填料必须进行固化改良,分别采用水泥、水泥-粉煤灰组合和水泥-石灰组合对粉质粘土进行固化改良,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压实度、固化剂类型、固化剂掺量对改良土强度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实际工程中路堤填料的改良及其填筑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Soilfix改良粉砂土的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Soilfix聚合物的最优配合比。据此开展了Soilfix固化剂改良粉砂土的CBR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结果表明,Soilfix固化剂能明显提高粉砂土的路用性能,其CBR及回弹模量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先显著降低再趋于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给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选取生石灰、硅酸盐水泥和高吸水树脂对给水厂污泥进行固化处理。基于单因素试验对给水厂污泥固化参数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响应面法设计复合固化剂的试验方案,以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响应值,确定固化剂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影响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固化剂排序为生石灰>硅酸盐水泥>高吸水树脂;生石灰和硅酸盐水泥的交互作用显著;生石灰、硅酸盐水泥和高吸水树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47.43%、13.11%和0.45%,在此条件下,固化污泥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51 MPa。响应面模型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说明模型可信度较高,这可以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奉贤区粉质粘土与水泥混合后的加固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多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果:不同掺量下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掺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加到水泥净浆中,利用测定水泥、黏土和石粉的吸水性,同时,通过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研究,探讨黏土和石粉含量(0、0.5%、1%、2%、4%、8%)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净浆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减水剂的浆体,随含泥量的增大,其流动度与7、28 d抗压强度均降低。掺减水剂的浆体,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其流动度变化不大;含量小于4%时,试块7、28 d抗压强度基本不变,甚至增大。黏土和石粉同时取代水泥时,其含量小于2%时,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净浆7、28 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当含量超过0.5%,掺聚羧酸的净浆流动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用低掺量水泥加固3种不同的土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测试了不同Ca(OH)2掺量及不同龄期下3种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随Ca(OH)2掺量的增加,不同龄期的3种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及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红粘土强度随Ca(OH)2掺量的增加提高最为明显,粉质粘土次之,砂土最弱。分析原因是由于土体的细度对水泥土强度影响较大。土体越细,土体中粘土矿物越多, Ca(OH)2掺量的增加促进了更多的离子交换作用和火山灰作用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水泥土强度。试验所用的3种土中红粘土最细,所以水泥红粘土强度随Ca(OH)2掺量的增加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硅粉对中低掺量水泥土早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掺硅粉水泥土进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不同硅粉掺量、不同龄期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发展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在水泥掺量一定的条件下,硅粉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上是随龄期和硅粉掺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可以明显地提高水泥土的强度。其中硅粉主要起微集料效应和形态效应。  相似文献   

15.
田正旺 《山西建筑》2010,36(29):150-151
分析了水泥掺量、水胶比和膨润土与黏土掺量对塑性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水胶比的增加,强度有明显减小;随着膨润土与黏土的掺入比例增加,塑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一定降低。  相似文献   

16.
化学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厚华 《土工基础》2010,24(3):84-87
工程中常用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作为评判化学改良土性能的关键性指标,但是化学改良土的强度增长龄期比较长,有可能7 d时并未达到强度最大值。对比不同掺入量的水泥改良土与生石灰改良土的28 d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表明化学改良剂不同、改良剂掺入量不同对化学改良土的强度增长速度、幅度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地区典型粉砂土为研究对象,制备不同石灰及偏高岭土掺量下的改良粉砂土试样,对其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衍射(XRD)测试,并与水硬性石灰改良粉砂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改良粉砂土破坏应变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但强度增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并在偏高岭土掺量为4%时达到峰值;当养护龄期从7d增至28d时,石灰偏高岭土改良粉砂土的强度增长率明显高于石灰改良粉砂土.采用6%石灰+4%偏高岭土、8%石灰+4%偏高岭土可分别有效替代8%、10%的水硬性石灰;偏高岭土掺入后形成的水化产物可联结土颗粒并填充于孔隙,使改良粉砂土微观结构更加密实,具有一定的水硬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海砂–海泥混合料作为海堤填筑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掺合比的海砂海泥混合料的土体强度参数、压缩性能以及渗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示海砂–海泥按质量比1.5∶1掺合时,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最接近工程要求。为改善混合料工程性质,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掺合比1.5∶1的固化混合物的强度特性、压缩特性、渗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加,固化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均有很大提高;存在7 d的早期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在水泥掺量为8%与10%时具有有明显的峰值,且脆性破坏特征明显;渗透系数大幅度降低;水泥掺量为6%时,28 d龄期固化混合料便属于低压缩性土范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淤泥质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玻璃以及木质素磺酸钠组成的水泥基复合固化剂,以青弋江芜湖段典型淤泥质土样作为试验土样,进行了室内固化试验研究,分析了固化剂掺量、淤泥质土初始含水率以及养护龄期的改变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提高青弋江淤泥质土强度,试验所用固化剂作用效果明显,90d龄期养护条件下,掺入复合固化剂处理的固化淤泥质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为单掺水泥条件下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4.2倍,同时前者抗剪强度也明显大于后者;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固化剂掺量增加而提高,但增长速率逐渐减缓,同时还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提高,两者呈明显的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