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因此,做好电力的合理调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力调动远动系统是电力调度中采用的主要方式,它也被称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控制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等对电力运行进行监控,实现电力自动化调度和管理。本文对电力调度远动统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其功能和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设计开发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电脑》2019,(17):188-189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电力通信系统又是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电力通信系统能否高效运行,关系到电网能否长期稳定运行,以及能否实现自动化电力调度与电网自动化管理。目前,国内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存在结构不合理、传输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电力信息通信中应用网络技术。基于此,笔者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基于对全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分析,做出纵观全局的明智判断和控制决策的综合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利用远程通讯网络对电网运行的即时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安全性分析、状态评估、远方控制、负荷预测等。完善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因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的主要构成环节包括电能的产生、输送、变压、配送以及最后送到电网用户的使用环节。要保障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就必须想办法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准确监视和有效控制,而这依赖于建设一个可靠的电力远动自动化系统。本文通过介绍电力远动自动化系统的目标功能、主要构成和典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几点思考,期为国内远动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自动化电力营销系统无法满足大规模用电需求,为此在统一数据源平台基础上,设计一款国网自动化电力营销系统。在各分区中,采用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电网运行通信服务器等组件,架构统一数据源平台;采用应用层、交换层以及无线接入层,构成营销自动化系统总体框架。实验结果表明,模块功能相对完善,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满足大规模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市场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IEC104规约的嵌入式电力远动测试系统,实现了利用以太网技术对IEC104规约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可靠、准确地监控、分析与统计,该系统已经开始被应用于国内电力远动测试领域.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控制部分,而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站系统则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小心脏”,它为当前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更为全方面地推动了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前的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在运行方面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本文将会从“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站系统”“电力调度主站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及“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改造的策略与措施”三个关键的方面来探讨和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就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其安全运行的一大保障就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而电力调度自动化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了,早期的自动化系统正面临着技术落后与设备老化的双重问题,这就对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力系统需要在对新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构建的基础上,对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9.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井电力监控系统中存在的实时性差、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EtherCAT为通信网络,搭建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并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电力监控系统模型。实验室条件下,依据模型搭建系统实验平台,对EtherCAT矿井电力监控系统实时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网络报文传输时延极小,且故障切除实时性高,能够为后续EtherCAT矿井电力监控系统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众多供电企业来说,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网中的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波动和电压损失,而且关系到电能的节约和供电的质量。为此,如何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已成为众多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提出了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低对电网的所带来的影响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然后再给出了具体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一定参数进行了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提高功率因数的基本办法,符合了众多供电企业功率因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今复杂片上系统(SOC)设计时,功耗完整性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根据在深亚微米工艺制程下复杂片上系统设计时,对功耗完整性的特殊要求,对电源网络规划、设计和分析的概念和方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和研究,并且结合具体芯片设计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从方法学的角度上对功耗完整性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能有效提高片上系统电源规划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功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王韬  郭炜 《微机发展》2007,17(7):167-170
针对当今复杂片上系统(SOC)设计时,功耗完整性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根据在深亚微米工艺制程下复杂片上系统设计时,对功耗完整性的特殊要求,对电源网络规划、设计和分析的概念和方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和研究,并且结合具体芯片设计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从方法学的角度上对功耗完整性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能有效提高片上系统电源规划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功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功率合成器和耦合器是功率放大器中的重要部件。提出了功率合成器和耦合器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用电路仿真软件和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功率合成器和耦合器进行的高精度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频率范围在900MHz-1300MHz内的四路功率合成器和耦合器,测试指标与仿真高度吻合,说明了设计的有效性,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高频开关电源的变压器建立了实际等效电路,建立了变压器功率损耗模型.重点对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损耗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对25kW高频开关电源进行了设计与计算.对设计的开关电源进行数据测试,结果显示该开关电源大大提高了功率因数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LS—RISC指令级功耗模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笔者自主研制的LS-RISC微处理器,讨论了其指令级功耗模型的开发。为了降低指令间效应对功耗分析带来的复杂度,按照指令执行时经过的功能部件,对指令进行重新分类,使得分析的复杂度由O(n2)减小到了O(n)。功耗模型的成功开发,为低功耗编译和软件功耗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发动机转速均匀需要对其精确供油,设计了一种程控大功率可调稳压电源,给出了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稳压电路的开关电源芯片LM2596ADJ反馈输出稳定电压,大功率扩流电路实现了电源的大电流驱动能力,控制器STM32和数字电位计AD5293组成的程控调节电路自主调节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最后,电路中补充完成了抗负载干扰电路的设计,较为明显地改善了电路的通用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整个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字级统计的功耗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的功耗宏模型建立在字级信号统计的基础上,可用于各种音/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功耗估计,与比特级统计的拟合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健装性,能在很大的信号变化范围内保持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与门级模拟结果相比较,本模型的计算时间下降了2-3个数量级,而相对误差不超过20%,此外,这个模型可以区别不同的数字表示,给出低功耗的编码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建立了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提出的高压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基于现有地调自动化系统,在母线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得到的优化结果为各个变电站VQC的合理限值。该方法将全局优化与VQC分散控制的优点结合起来,克服了各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最优控制的弊端,节电效益显著。在某地区电网的应用中验证了该系统和方法的有效性,经过优化计算,在满足电压约束和控制设备动作次数限制的条件下,降低了电能损耗,有功损耗比优化前下降约3%。  相似文献   

20.
理解和优化智能手机的功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软件和硬件开发人员均需要一个动态的功耗评估工具来指导功耗优化,从而开发低功耗的应用程序和构建省电的系统.现有的工作已经提出多种功耗模型来评估功耗,但这些模型缺乏细化粒度和精确度.提出基于硬件使用率和延时功耗的智能手机功耗模型,细化了模型的硬件组件,加入了延时功耗,能够更加精确地评估实时功耗.该模型基于非线性回归结构,通过模块化目标设备的各个系统变量来确定模型,然后通过功耗测试用例测试进行模型辨识,确定各个功耗相关系数,最终将评估功耗与功耗测量设备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常用场景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4.6%,明显提高了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