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在不拆除耦合部件情况下,实现车内噪声辐射源和振动激励源快速辨识,应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建立车内噪声传递多输入、单输出模型。进行偏奇异值分析辨识出车内噪声主要辐射源和振动激励源,计算各条传递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量,并且将目标点合成噪声与实测噪声进行对比。在定置怠速工况下通过拆除某路径后预测噪声与实测噪声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该方法不限具体车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车内噪声传递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2.
3.
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和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各汽车公司加快了NVH开发进程,汽车声音的控制逐渐进入声品质控制阶段。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域传递路径分析的瞬态声品质分析方法和流程。采用考虑奇异值截断的去卷积滤波器方法建立时域去卷积网络。构建了车内瞬态噪声合成模型,并在时频域上分解和分析了发动机的结构声贡献和空气声贡献。通过视听比较合成噪声和测量噪声,以评审团主观评价打分的形式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对合成噪声进行主观声品质评价,将车内噪声合成模型延伸至虚拟车内声品质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找到声品质贡献较大的路径,并且通过虚拟修改各路径传递函数值,来优化车内声品质,为制定车内声品质改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具有直线与摇摆耦合运动的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具有直线与摇摆耦合运动的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传递特性,用路径传递率对各路径的贡献度进行评价,找出主要路径.通过计算接受体能量对主要路径参数的灵敏度,确定出系统的主要参数.当系统路径参数较多时,该方法能合理地选择设计参数,大大简化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通过算例表明,所述的分析方法切实可行,为时域内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参数贡献度分析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控制舰船瞬态噪声,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激励源和声传播,降低激励源能量,隔绝或减小振动、噪声和激励力的传递途径,而激励源传递路径识别的目的就是评判激励源振动能量传递的主次,进而为减隔振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由于舰船瞬态噪声产生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加之机械噪声的干扰,致使瞬态噪声激励源及传递路径的判别难度较大,为此,通过开展线谱提取技术、主分量分解和短时相关函数等算法的研究,结合振动-声传递路径的物理模型,从信息相似程度的角度,形成舰船瞬态噪声激励源传递路径识别方法,通过仿真研究给出方法的理论可行性,并以实船为试验平台,开展复杂结构的瞬态激励源传递路径识别试验研究,利用建立的瞬态噪声激励源识别方法,构建激励源振动至辐射声的物理模型,采用从外往内逐层分解的分析方式,准确获取了瞬态激励源振动至辐射声的主要传递路径,验证了该方法的工程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对某纯电动汽车进行急加速工况下的试验研究。基于阶次分析确定车内噪声与电驱动总成振动噪声之间的关联,并识别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激励;基于奇异值分解改进的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的激励通过结构路径和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由空间0阶径向电磁力引起的频率24阶激励和48阶激励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其中24阶激励影响最大。在低转速区间,24阶振动激励和24阶声学激励通过结构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和通过空气路径基本一致;在中高转速区间,24阶声学激励通过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在高转速区间,24阶振动激励通过后悬置Z方向结构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研究结果从激励源和传递路径两个方面为降低纯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阐述两子系统互易关系,给出混合FE-SEA法系统方程。利用该方法建立镁合金前围板隔声预测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验证隔声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用FE-SEA法对隔声低谷处模态贡献量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参与模态,调取速度振型,识别出前围板声传递路径。通过改变多孔吸声材料及覆盖层厚度,参考降噪效率概念,研究混响声激励下两种典型声学包装ESP(Elastic-Sound Package)、FSP(Foam-Sound Package)在中低频段的TL发现,在260 Hz以下,覆盖层1 mm的ESP2效果最佳,大于260 Hz覆盖层1 mm的FSP2降噪最好。针对不同频段将两种方案用于前围板进行区域声学包装,隔声低谷得到明显改善,其它频段内隔声量提高约2 dB,表明声学包装方案设计可行,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快、准的隔声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在应用统计能量分析(SEA)法对城市快速高架路声屏障进行准确估算的基础上,对不同结构形式、不同材料构成及不同布置形式的声屏障降噪效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就能快捷而准确地获得敏感点频谱特性,大大提升声屏障计算的工作效率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