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善长 《印染》2007,33(6):55
答:由于受到染色加工费用的限制,目前许多染色企业对锦/棉(粘胶)交织物的染色竞相采用直接(混纺)染料染色,并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在具体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用单一直接染料能否染匀两种纤维;如何提高部分直接染料的耐洗牢度;染藏青、深棕、铁灰和黑色时,如何提高棉(粘胶)纤维上的提升率等.现分别就这些问题简答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善长 《印染》2006,32(15):57-57
答:锦棉交织物采用直接/酸性染料同浴一步法染色,色光常会偏红褐色,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止: (1)选择一种主色染料。如应用直接黑染锦/棉混纺或棉锦交织物,要使棉纤维染得乌黑,而锦纶上染料又不产生过饱和,最好选用单偶氮基直接染料,且染料上染率不能太高,色光也不宜偏红。  相似文献   

3.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8,34(18)
问:怎样确保直接混纺染料染色织物泛色后的恢复? 答:直接混纺(D-型)染料色谱较全、用途广,是一类高性价比的新颖直接染料。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聚氰基,故分子量较大,上染织物的色牢度比其它直接染料优秀,还具有耐弱酸介质、耐高温高压的特点,可与分散染料同浴染色。目前,其较多被应用在涤棉(粘胶)混纺交织物染色上,也可作为一种高级直接染料应用在天然丝、动物皮毛和锦纶等纤维上。但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分散/直接混纺染料染米灰、中咖啡、藏青和灰等色泽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泛色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锦/棉、涤/棉、腈/棉、人绢混纺织物采用直接染料染棉的染色工艺,并对染料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5.
朱善长 《印染》2006,32(14):54-54
答:直接染料染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交织物时,经常会遇到纤维素纤维(棉或粘胶)得色浅或褪色严重的问题。电解质(NaCl、Na2SO4)是直接染料的促染剂,加得太少会影响染料的提升率,太多则会造成染料聚集,导致盐析(即染料从染液中析出),且氯化钠的盐析现象比硫酸钠更明显。所以在染色时,NaCl的实际用量应比Na2SO4少1/3左右。析出的染料会沉积在织物上形成浮色,从而影响色牢度,严重时还会产生色点、色块等疵病。  相似文献   

6.
苗志芳  李会 《印染》2007,33(12):13-15
探讨了牛奶蛋白纤维/粘胶混纺针织物的Cibacron FN染料溢流染色的工艺条件。试验得出的优化工艺为:染色温度70℃;保温时间60min;Na2SO4用量染浅色时8~13g/L,染中色时15~40g/L;Na2CO3用量染浅色时3~8g/L,染中色时10~15g/L。对染色中存在的白度不稳定、折皱、色光不一致,以及色花、色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办法。大车试验结果表明,用Cibacron FN染料在溢流染色机上对牛奶蛋白纤维/粘胶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纤维的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活性和直接染料对甲壳素纤维、甲壳素/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测定六种活性染料和八种直接染料在不同染料浓度下对甲壳素纤维、粘胶/甲壳素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染色固色率,比较了它们的染色性能;考察了甲壳素纤维和棉纤维同浴染色的竞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纤维的竞染能力远高于棉纤维,且在活性染料染色条件下竞染更明显;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对甲壳素纤维有相近的固色率,对粘胶纤维而言,直接染料固色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朱善长 《印染》2008,34(9):53
答:一般,锦纶,又称尼龙6(聚己内酰胺纤维),染色较容易,而尼龙66(聚酰胺纤维)则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对染料的选择上,但通过调整工艺可以克服。用于锦纶染色的染料有分散、直接、酸性、活性和各种金属络合染料等。其中,酸性、活性染料的色泽最鲜艳;分散染料对纤维本身条干不匀的覆盖性较佳;金属络合染料的色牢度最高;直接染料的染深性较强。现在市场上大多采用锦纶作里料,而以锦/棉/粘交织物作面料。里料染色比较简单,而面料染色则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6,32(21):59-59
问:怎样避免直接混纺染料染色后烘燥产生色变色花?答:织物卷染染色后在烘简(锡林)上烘干,若织物含水量过高,会使织物上的染料产生泳移,从而产生色变色花。直接混纺染料色泽鲜艳,但其得色率仅为普通直接染料的66.3%。提高直接混纺染料的得色率,要相应延长保温染色时间,尽量在染色过程中使染料分子与纤维素纤维有更多的结合机会,从而提高其得色量。提高直接混纺染料得色率的另一要点是在染浴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NaCl、Na2SO4),以促使染料上染。否则,不能体现出直接混纺染料的优越性。染毕若水洗不净,浮色较多,则在烘干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泳移,而导致色花。  相似文献   

10.
《印染》1977,(6)
由于染纤维素纤维的常用染料不溶于氯化的有机溶剂中,和纤维素纤维在此有机溶剂中很少膨润,因此有关纤维素纤维溶剂染色的报道很少。在某些阶段需要用水或适当的极性溶剂以溶解染料和促进纤维的膨润。 最早的实验报道(英国《染色家协会会志》,1957,73,№1,23;1958,74,№3,183),介绍用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的溶剂染色时,溶剂内含有少量的水。后来的报道(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1973,5,№.3,60),介绍用直接染料染棉时应用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和DMF、全氯乙烯、1,2-二乙氧基乙醇的混合溶剂。最近报道(英国《染色家协会会志》,1974,90,№.3,111),介绍用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棉时应用乳化系统,它含有染料、乳化剂、水、甘油和全氯乙烯。  相似文献   

11.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6,32(4):59-59
问:怎样对腈/粘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加工? 答:腈/粘织物混纺比以30:70居多,血有20:80、甚至lO:90等特殊产品。其染色加工中主要有3个问题:①先染哪种组分?②粘胶组分采用活性染料还是直接染料染色?③纱线在溢流机上染色是挂染或绞染好,还是筒染好;织物应该在哪种设备上进行染色?  相似文献   

12.
朱善长 《印染》2007,33(13):55-55
直接染料染色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低,且价格低廉,大多数染厂用来染纤维素纤维。直接染料大致可分以下几种:①普通型直接染料(N),如墨绿NB、深棕NM等。普通型直接染料原来用联苯胺作中间体,现已被禁用,目前改用酰替苯胺作中间体取代。②混纺型直接染料(D),它不仅可与分散染料以一浴两步法染T/C、T/R等混纺交织物,而且色谱齐全,色牢度好。  相似文献   

13.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加工,一般都是以分散性染料染涤纶纤维,染棉(或粘胶)纤维则用直接、活性、硫化、纳夫妥,还原等染料。染色方式有连续和间歇两种,前者主要是热熔染色,适于大批量生产,即以分散/还原或分散/活性染料,通过浸轧、热熔及汽蒸等工序,使两类染料分别固着在两种纤维上;后者主要是高温高压染涤纶纤维,然后,在常压下用上述染棉的染料套染,是二浴法生产,工艺繁复,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我厂染涤/棉绸原来用后一种方式,先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涤纶纤维,而后水  相似文献   

14.
徐璀  王敏霞 《印染》2005,31(14):29-31
探讨了染液pH值、酸性固色剂TF-506预处理、盐碱加入方式等因素对锦/棉织物双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直接混纺染料-浴染锦/棉,若通过调节染液pH值,很难解决染料的得色和相互沾色的矛盾,双色效果不理想;若先经酸性固色剂TF-506预处理,再在弱酸性条件下染色,则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酸性/活性染料应采用两浴法染锦/棉,先棉染活性染料再锦纶染酸性染料。织物先经预处理或活性染料染色时,采用盐碱一步法代替传统的盐碱两步法,都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若采用后者应选择耐碱性和匀染性较好的活性染料。  相似文献   

15.
杨栋樑 《印染》2006,32(3):46-49
5 PTT/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因PTT纤维只能用分散染料染色,而棉可用直接、活性、还原等染料染色,在大多数情况下,PTT/棉混纺织物的两种纤维必须用两类染料才能染成同色,而且需注意分散染料对棉的沾色,尤其是某些对棉沾色严重的分散染料,只能采用两浴法工艺,即分散染料染色后,经还原清洗,再染棉组分。一浴法工艺由于无法进行还原清洗,只好选用对棉沾色较少或经碱洗/皂洗可去除的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丝维尔纤维/棉混纺(50/50)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时的染色性能,以活性红B-3BD^TM为染料,通过改变染色条件得出了丝维尔纱线、丝维尔纤维/棉混纺纱线(50/50)、丝维尔纤维/棉混纺织物(50/50)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问与答     
问:为什么锦棉交织物用直接/酸性染黑色有时会泛红光?答:锦棉交织物采用直接/酸性染料同浴一步法染色,色光常会偏红褐色,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止:(1)选择一种主色染料。如应用直接黑染锦/棉混纺或棉锦交织物,要使棉纤维染得乌黑,而锦纶上染料又不产生过饱和,最好选用单偶氮基直接染料,且染料上染率不能太高,色光也不宜偏红。当然,如果先考虑将棉纤维染得乌黑,再选择相应的弱酸性或中性染料染锦纶,也可以抑制泛红光。几乎所有棉用染料对锦纶都有亲和力,因此,会对锦纶产生不同程度的沾色。在实际生产中,可添加防沾剂以减轻锦纶沾色,同时采…  相似文献   

18.
朱善长 《印染》2006,32(17):55-55
答:直接混纺(D-型)染料能与分散染料同浴一步法染涤棉或粘胶混纺交织物。据报道,日本化药公司(KYK)开发的Kayacelon是直接混纺染料中最早的产品。该类染料分子量大,直接性高,上染率高;染料溶液对pH值的宽容度广;染液高温稳定性好;各项色牢度均较高。现在国内虽有12家企业生产此类染料,但只有28个品种,从染色角度讲,在色谱和相容性的选择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据资料报道,大部分直接耐晒染料品种可作混纺染料使用(表1)。  相似文献   

19.
直接染料高温染色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根 《染整技术》1996,18(5):29-30
通过对20只直接和直接耐晒染料,在不同的染色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筛选出了部分适应于130℃高温弱酸性条件下染色的染料,与直接混纺染料拼用,采用分散/直接一浴染色工艺染涤/棉混纺织物,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较邹的染色效果,弥补了直接混纺染料品种少,色谱不全,色泽不鲜艳的不足,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仓  辛俊兵  樊军红  张丽翠 《印染》2006,32(15):28-29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棉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件下染色,可避免PLA不耐碱的缺点,缩短染色时间,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