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预处理的硼泥和改性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用量、pH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硼泥絮凝剂用量为250mg/L,改性淀粉絮凝剂用量为3mg/L,废水pH为11.7,搅拌时间(单指加完硼泥后的搅拌时间,下同)120s时,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COD的去除率为82.4%,色度去除率为76.7%,浊度去除率为98.1%,处理后水pH为9.5。以金舟纺织集团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淀粉改性阳离子多元共聚物对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三元聚合技术制得淀粉改性阳离子多元共聚物。利用该共聚物与聚合氯化铝(PAC)配合使用,对制浆造纸中段废水进行处理,考察pH值、药剂用量及沉淀时间等因素对CODcr、SS、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pH值为6~7、沉降时间为25min、聚合氯化铝最佳投药量为200mg/L、多元共聚物最佳投药量为8mg/L。处理后废水CODcr、SS、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4.8%、97.1%和93%.  相似文献   

3.
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研制及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玉米淀粉改性絮凝剂CSF,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配料及反应条件;将合成的絮凝剂CSF与无机絮凝剂聚合铁PFS复配使用处理含油废水,并用聚丙烯酰胺PAM作对照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4,CSF投量为10mg/L及反应时问为30min时,处理后废水的透光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1.9%和61.4%,表明絮凝剂CSF处理含油废水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絮凝除油性能。  相似文献   

4.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Fenton试剂对某染袜厂两股含阳离子染料的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双氧水用量,硫酸亚铁用量以及pH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Fenton试剂处理该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色度及COD去除率增大,最佳反应时间为30min;色度及COD的去除率随着双氧水(30%)的用量增加而增大,最佳用量为4mL/L;硫酸亚铁最佳用量为300mg/L,最佳pH值为4.0,在最佳实验条件,COD浓度为650mg/L的废水经氧化处理后可达标排主,COD值为1200mg/L的废水,需经絮预处理后再用Fenton试剂氧化,方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邯郸钙基膨润土及其钠化改性土对模拟废水中Ni^2+的吸附行为,探索了膨润土用量、吸附时间、pH值、初始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Ni^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用两种膨润土对Ni^2+的吸附在15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随溶液pH值的增大、吸附剂用量的增加、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钠化土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钙基土,Ni^2+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经钠化土处理后废水中的Ni^2+浓度为0.825mg/L,低于国家排放标准1mg/L。  相似文献   

6.
等级粉煤灰和改性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级、二级粉煤灰(商品级干灰)和盐酸改性粉煤灰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去除COD和色度的处理研究。对于COD为970mg/L、色度为1.67倍的印染废水,在pH为2、投灰量为10g/L时,经一级、二级粉煤灰处理后,COD和色度分别降低到522mg/L、533mg/L和33倍、35倍;在未调废水pH,投灰量为20g/L,经盐酸改性一级粉煤灰处理,COD和色度分别降低到252mg/L和90倍.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捕集剂DTC(BETA)处理含铜废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乙烯三胺、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重金属捕集剂DTC(BETA),分析了DTC(BETA)对单一含铜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4~10范围内,搅拌时间为10min,捕集剂用量为废水中Cu^2+含量的9倍(质量比),不加絮凝剂时,重金属捕集剂能处理较宽浓度范围的含铜废水,Cu^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废水的Cu^2+浓度低于0.5mg/L,可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两性淀粉为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并与复配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木质素基改性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废水的pH、絮凝剂的质量浓度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淀粉絮凝性能优于上述絮凝剂;并且在pH为6.0~8.0、絮凝剂两性淀粉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65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9.
羧甲基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羧甲基壳聚糖(CM-CHO)处理水溶性染料废水脱色的工艺条件,为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对活性红染料溶液和毛巾厂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通过研究pH值、投加量、沉降时间和搅拌强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同时对比了羧甲基壳聚糖和壳聚糖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 实验表明,pH、投加量和沉降时间对脱色效果影响很大,而快速和慢速搅拌时间对其影响不明显.结论 羧甲基壳聚糖对水溶性染料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对水溶性染料废水,在pH=9.0,投加量在50mg/L下有最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率达90%以上,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效果优于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对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可作为实际废水处理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10.
吸附-混凝-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利福平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吸附-混凝-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利福平制药废水,实验表明:在活性碳用量为50g/L时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8.0%和33.3%.混凝实验选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复合混凝,废水在pH为9,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的用量分别为400mg/L和10mg/L条件下,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2.2%和37.5%.在pH为8,加入3g/LTiO2,经紫外灯照射3h后,此时废水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2.3%和96.0%.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吸附-混凝-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利福平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经该方法处理的利福平废水,其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0%和98.3%.  相似文献   

11.
石油树脂废水污泥属于危险废物,通过污泥主要成分分析,提出污泥资源化途径,研究其对磷的吸附条件及效果。结果表明,石油树脂废水污泥含有较多的苯、萘、茚、薁、烯烃、烷烃等石油类污染物,污泥经600 ℃煅烧后,减量化程度达到82.5%,得到以γ?Al2O3为主的吸附材料;煅烧污泥对磷的最佳吸附条件:吸附时间为90 min,振荡强度为180 r/min,pH为4,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2.5 mg/L,煅烧污泥质量为2.0 g。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率为93.8%,污泥再生后对磷吸附率为87.0%。因此,石油树脂废水污泥经过煅烧处理后,可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12.
改性木质素除油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副产物——碱木素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制备出含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基团的改性木质素除油絮凝剂(MLOF),利用MLOF处理含油废水,并进行絮凝条件的优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含油废水的pH值为6.7,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35 mg/L时,废水中的油、CODCr、固体悬浮物(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2%,71.5%,90.5%和93.7%。不同类型絮凝剂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LOF处理含油废水的用量少,且其絮凝性能明显优于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等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在处理低温低浊水源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室静态试验方法,考察投加量、pH、阳离子絮凝剂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使用CBF时,当投药量范围在5~17.5mg/L以内,CBF可有效地去除水中浊度与高锰酸盐指数(CODMn),最佳投加量为7.5mg/L.CBF在弱碱性条件下絮凝率较高,最佳pH为8.0.在混凝过程中投加阳离子絮凝剂可有效提高CBF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并减少投药量.在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配使用时,最佳投药量分别为4mg/L和10mg/L,此时浊度去除率为73.0%,CODMn去除率为60.7%.  相似文献   

14.
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有机改性剂,制备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硅酸铝铁(PSAF)复合絮凝剂,考察了复合pH、物料配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PDMDAAC-PSAF絮凝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DMDAAC-PSAF复合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复合pH为10,m(膨润土)∶m(PDMDAAC)为200∶1,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此条件下获得的复合絮凝剂(质量分数为8%),在投加量为1.5%(絮凝剂与模拟染料废水体积比)时,对活性艳蓝染料模拟废水脱色率达87.7%。相比较PSAF絮凝剂(脱色率77.1%),PDMDAAC-PSAF复合絮凝剂显示出更好的絮凝脱色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碱化絮凝法对渤海海水进行脱硼预处理,考察了单因素pH、温度、碱化剂种类、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慢搅时间对脱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用碱化剂NaOH调节pH=11,加入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AFCS)3,mg/L,聚丙烯酰胺(PAM)1,mg/L,慢搅(50,r/min)15,min,静沉3,h效果最佳,脱硼率达到89.24%,余硼含量0.48,mg/L.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浆料Mg(OH)2进行观测分析,初步探讨了碱化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以FeCl3·6H2O,ZnSO4·7H2O,MgCl2·6H2O和Na2SiO3·9H2O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合硅酸铁锌镁絮凝剂,通过对刚果红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实验,得出了制备过程中铁锌镁硅的最佳物质的量比,初始pH和絮凝剂用量对脱色率及污泥体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聚合硅酸锌铁镁过程中,铁锌镁硅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4∶1∶2。聚合硅酸铁锌镁在pH为9.0~13.0变化过程中脱色率均在90%以上,特别是pH为10.0和11.0时脱色率达到了99%。一定pH条件下,聚合硅酸铁锌镁对刚果红溶液的脱色效果随着用量先增大再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体积随着pH和絮凝剂用量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当pH从11.0变化到12.0时,污泥体积增加了近3倍。相对于传统镁盐絮凝剂,聚合硅酸铁锌镁在处理染料废水时具有pH适用范围更宽且产生污泥体积更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微波诱导热解污泥制备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污泥的资源化,用微波诱导热解污泥制备污泥吸附剂.采用碘值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方法研究微波功率、投炭量和微波辐照时间对污泥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该法制备污泥吸附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00 W,投炭量0.25%,微波辐照时间8 min,该条件下所得吸附剂碘值为303.73 mg/L,平均孔径为2.88 nm,总孔、中孔、微孔孔容分别为0.422 mL/g、0.203 mL/g、0.150 mL/g,比表面积为308.1 m2/g,处理雅格素蓝(BF-BR)和碱性品红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75%和95%以上.微波诱导热解污泥制备污泥吸附剂技术可行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稻壳为母体,高锰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天然改性阳离子絮凝剂,并通过烧杯实验,从自沉、投加量、水体pH、体积效应、有效时间等方面,探讨了絮凝剂对硅藻土模拟废水的絮凝作用。结果表明,当絮凝剂投加量为2.0g/L、pH为5时,硅藻土悬浊液的除浊率能达到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