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炉》2020,(3)
在烟气自循环燃烧器的环形空气通道出口处设置挡板,针对挡板对炉内流场和温度分布及烟气组分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挡板可以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增强空气的入口射流,促进炉内气体的掺混与燃烧,提升炉内的整体温度水平,延长火焰长度,扩大燃烧区域;适当增加挡板数目和遮挡面积,炉内的燃烧反应强度将增大,反应区域被拉长。  相似文献   

2.
周萍  叶良春  周乃君 《工业炉》2004,26(4):1-3,6
模拟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敞开环式阳极焙烧炉炉室结构,设计了一台小型、简易的实验用阳极焙烧炉。热工制度上采用了高温烟气回流混合空气助燃方案,实现了高温空气燃烧。对烟气循环倍率———炉子的一个重要运行参数对燃料消耗量、热效率、烟气混合温度、含氧量、火道内气流速度以及风机流量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讨论,并对该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工业炉》2017,(4)
以烟气自循环燃烧室为模型做了大量的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其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和含氧量,分析了炉内的温度和组分浓度的分布以及炉尾NO_x排放量的变化,为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炉内气相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冷态空气经不同旋流角度的燃烧器后在炉内的空气动力场情况,研究表明冷态空气经旋流叶片为30°的旋流燃烧器后在炉膛内的空气动力场具有较好的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工业炉的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应用为背景,对一个单烧嘴燃烧室内的高温空气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燃烧室尺寸为800 mm×800 mm×1 400 mm,燃烧器烧嘴由燃气和高温预热空气多股射流组成,其中燃料射流喷口为圆形,直径为10 mm,位于中心。空气射流喷口为5个等面积的圆形,置于燃气射流喷口周围。湍流输运方程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模型,气相燃烧模型采用β函数的PDF燃烧模型,辐射换热过程采用离散坐标法模拟,NOx模型为热力型NOx。对燃气射流和空气射流的进口参数对燃烧室内的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射流进口参数将影响和改变燃烧室内的烟气回流及其与燃料、空气的混合过程,从而影响局部温度、氧浓度的分布和决定燃烧状况、影响最终的NOx排放量。其中随着燃料射流和空气射流速度比和燃料射流倾角的增大,燃烧室内的烟气回流区域扩大,强化了燃料、空气和烟气的混合,使低氧区域扩大,燃烧室内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都降低,NOx生成量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对于工业炉的烧嘴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业炉》2017,(1)
为了对甲烷无焰燃烧进行机理性研究,在搭建的无焰燃烧实验台上进行了甲烷在常温空气下无焰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改变燃烧器的参数对甲烷扩散燃烧火焰温度、NO生成量及无焰燃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燃烧器燃料喷嘴与空气喷嘴间距增大时,炉内火焰峰值温度逐渐降低,出口NO排放浓度也随之减小,越有利于达到无焰燃烧状态;当燃烧器空气喷嘴孔数增加或燃料喷嘴孔径增大时,炉内火焰峰值温度逐渐升高,出口NO排放浓度也随之增加,越不利于达到无焰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高温空气燃烧炉内不同空气预热温度、氧气浓度和燃气入口温度对火焰特性和NOx生成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提高空气预热温度、降低氧气浓度条件下,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燃烧,火焰体积变大,炉内温度的峰值相应降低,温度分布更均匀,NOx的生成量大幅度降低。提高燃气入口温度,可抑制燃料和空气在主燃烧区的混合,使火焰内反应物的分布更加均匀,抑制了热力NO的生成,从而减少了NOx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烟气内外循环、旋流燃烧、稳焰技术等原理,提出一种扩散式低氮燃烧器,并将其应用在1.4 MW燃气加热炉上.运用数值计算研究了燃烧器旋流器结构参数对加热炉低氮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叶片末端偏转角度的增加,燃烧室内高温区域由细长型逐步变成宽胖型;随着叶片重叠角度的增加,高温区域变窄变短;随着叶片个数的增加,高温区域...  相似文献   

9.
燃气炉内旋流强度对NOx生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Ox的控制是燃气炉燃烧过程洁净优化的重点,其关键问题在于湍流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采用燃气实验炉和综合烟气分析仪等设备,研究了旋流强度对平焰燃气炉内火焰特性、温度场和烟气中NOx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准确测量了不同燃烧工况下炉内中心垂直剖面温度和烟气中NOx含量,并分析了不同旋流强度下炉内火焰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旋流强度可以使燃烧区和炉膛顶部温度更加均匀,进而有效降低烟气中NOx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均热炉烧嘴特性标定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均热炉单侧上烧嘴的热工标定 ,发现烧嘴存在着火焰过长 ,空气和煤气混合不均匀 ,使得炉内温度场分布不够均匀 ,既增加燃料消耗又影响烧钢质量和产量。针对这一问题 ,本试验采取了改变旋流砖和旋流叶片角度的方法。试验表明 ,旋流砖旋转角度由 2 0°改为 30°后 ,炉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温度差由原来的 81 4 9℃减少至 52 2 4℃ ,减少了2 9 2 5℃。炉气和烟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减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均热炉单侧上烧嘴的热工标定,发现烧嘴存在着火焰过长,空气和煤气混合不均匀,使得炉内温度场分布不够均匀,既增强燃料消耗又影响烧钢质量和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本试验采取了改变旋流砖和旋流叶片角度的方法。试验表明,旋流砖旋角度由20度改为30度后,炉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最高与最低温度差由原来的81.49℃减少至52.24℃,炉气和烟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减少,提高了炉子的热效率和烧钢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2.
《工业炉》2017,(1)
介绍了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的低氮燃烧技术,包括:煤粉浓淡燃烧技术、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低氮煤粉燃烧器、循环烟气回流燃烧技术。半干法脱硫、脱硝环保工艺包括有:煤粉炉内SNCR脱硝与炉内脱硫技术、以及炉外SCR脱硝技术。炉外半干法脱硫布袋除尘器以及超低排放文氏管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有色冶金节能》2013,(3):55-55
2013年3月29日,由中国中冶所属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低热值发生炉煤气、空气双蓄热燃烧装置在山西省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15 t熔铝炉、15 t保温炉上先后点火成功。该燃烧器改变了火焰的组织与混合方式,燃料与助燃空气均被预热到800至1 000℃参与燃烧,更有效地强化了固态铝的熔化,提高了燃烧效率,使排烟温度降到了极限150℃以下。双蓄热形式截留了从辅助烟道排出的高温烟气,使烟气中的热焓全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陶瓷厂喷雾干燥塔供热系统燃烧洁净烟煤粉或无烟煤粉燃烧技术,包括煤粉脱硝(SNCR)燃烧技术,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以及如何正确地选择相应的炉型与低氮,低氧双旋流煤粉燃烧器及高温烟气粉尘旋风分离器。  相似文献   

15.
楼波  王小聪 《工业炉》2010,32(2):21-23
焚烧是污泥最彻底的处置方法之一,现在污泥焚烧处理需加入大量的辅助燃料,导致运行费用高。针对采用蓄热装置回收烟气热量以生产高温低氧助燃空气来进行污泥高温空气燃烧处理的系统,进行效率和辅助燃料添加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水分增加,炉内温度下降,热效率下降,最佳掺煤率上升。  相似文献   

16.
顶燃式空气、煤气自身双预热热风炉采用了顶燃式燃烧器热风炉专利的燃烧器技术和高温旁通烟道技术.使用该热风炉后所取得的效果是:总烟道内综合排烟温度可达600 ℃;可将空气、煤气预热到300 ℃;以单一高炉煤气为燃料时,热风温度可达1200 ℃以上;烟气经过空气、煤气换热器后温度低于180 ℃.  相似文献   

17.
同轴烧嘴炉内混合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Extended Zeldovich的热力NO生成模型与模拟湍流k ε双方程模型相结合,并利用大型热流体模拟商业软件STAR CD,对同轴烧嘴炉内混合燃烧过程的温度场和NO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燃料进口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不同空气进口速度和不同进口间距对炉内工况的影响。所得结论为研究更合理的燃烧器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燃气燃烧生成的NOx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烟气内外双循环燃烧器,并将其应用在1.4 MW燃气锅炉上。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喷嘴结构参数下锅炉的燃烧性能和NO排放性能,喷嘴结构参数包括喷射管个数、喷射管直径和喷射管倾角。结果表明:随着喷嘴结构参数的变化,炉内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变化不如炉膛出口NO排放值和炉内局部高温区的变化显著;炉内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变化与炉膛出口NO排放值的变化呈正相关,但两者都不是NO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是炉内高温区分布起关键作用;高温区越大,NO排放值越大。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烧嘴及其高效节能低污染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烧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陶瓷蓄热体和切换阀是其两个主要部件。高温烟气和低温空气在切换阀的控制下,交替地通过陶瓷蓄热体,从而实现烟气余热回收和助燃空气的预热。助燃空气的预热温度可高达800℃以上。燃料被分成一次燃料和二次燃料两部分,总量很少的一次燃料与高温助燃空气在烧嘴内直接混合燃烧,而总量很多的二次燃料则被直接喷入炉瞠内进行高温低氧条件下的燃烧。文章对高温低氧燃烧方式的高效节能、低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实现60%的节能率和低NOx排放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烟气再循环技术是降低熔铝炉能源消耗和NOx排放的有效途径.为此,利用FLU-ENT软件对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的某熔铝炉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助燃空气中的O2浓度对炉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及NO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助燃空气O2含量的降低有利于炉内气体的混合和稀释,有利于炉膛内温度的均匀分布,也有利于减少N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