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采购配送业务流程进行仿真分析是流程优化的有效手段。以Si mul8作为建模仿真工具,以业务流程的周期时间作为仿真参数,以企业原有的流程图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静态仿真模型图。在此基础上以First in,First out作为主要调度策略,进行了仿真运行和分析,对原流程进行了改进,并据此构建了新的仿真模型。再次运行仿真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流程标准差明显低于原流程,流程处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较少,准时供应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2.
宋子祺  张昆鹏 《硅谷》2010,(23):65-65
通过对军事通信装备管理信息流与业务流程关系的分析,提出基于信息流的军事通信装备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实施业务流程优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企业的视角,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来探讨解决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业务流程重组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推广热潮,分析了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进行业务改造的必要性,充分结合具体案例就企业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提升和改善,进一步论证了矿山企业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流程优化及重组的可控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价值链驱动的企业流程再造是基于市场反馈及成本价值分析的,对企业各种经营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再设计,将其运用于企业的改造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装饰铝板公司为例,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其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构,以期达到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片式电感器印刷受多因素影响易出缺陷产品,需要多途径改进质量。应用正交实验方法来确定影响印刷质量主要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合理水平是可选之途径,经过2次实验后发现:1)正交实验法是探索多因素影响下片式电感器印刷质量改进的可行之法;2)影响片式电感器印刷精度质量的4因子对精度影响程度顺序为温度网高速度压力;3)影响片式电感器印刷质量的4因子存在最佳参数。应用最佳参数进行生产能够显著提高片式电感器生产的工序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某品牌手机铝合金外壳为研究对象,以退遮蔽处理的质量缺陷为切入点,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理念、工具和方法,通过因果矩阵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按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阶段(简称DMAIC),对各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优化与管控,实现了铝合金手机外壳油墨去除良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工程质量被视为是工程项目的生命之所在,其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更是与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建筑事业日新月异,得到了蓬勃发展,建筑和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投资方的甲方在整个项目中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其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问题,因而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面向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市场监管体系构建,本文以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的业务流程再造为对象,将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市场监管各业务流程建立。分析应用效果,形成基于市场监管业务流程再造的,以"对象化""要素化""逻辑化""流程化""模块化""系统化""集成化"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方法应用实践成果,对新时期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实现由机构、到职能、到程序的集成融合提供良好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辊压机结构,减小辊压后极片的不均匀性,进一步提升锂电池性能。方法 首先,将辊压机工程模型简化为仿真模型,运用Hypermesh对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重点加密极片和轧辊接触区域的网格,将划分好的网格以Inp格式导入Ansys中,设置边界条件并求解计算,模拟轧辊辊压极片的过程。其次,提取极片监测点的仿真数据,换算得到极片辊压后的厚度,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极片辊压仿真方法的准确性。最后,运用该仿真方法分析液压弯缸力、弧形辊弓高和轧辊辊面长度等对极片辊压质量的影响。结果 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可知,辊压后极片的厚度平均值和极差值对标率均在90%以上,证明了仿真方法准确可靠。随着弯缸力(0~784 000 N)逐渐增大,极片厚度极差值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弧形辊弓高(0~60μm)逐渐增大,极片厚度极差值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轧辊辊面长度(1 200~1 500 mm)逐渐减小,极片厚度极差值逐渐减小。结论 施加合适的弯缸力、对弧形辊进行设计均可改善极片辊压质量。轧辊辊面长度越小,极片辊压效果越好。可通过极片辊压仿真方法确定最优弯缸力大小与弧形辊最优弓高,该方法大幅度缩短了辊压机研发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图像传感器质量检测结果可信度低的问题,基于Laplacian算子图像识别技术,借助Matlab软件,建立图像识别模型,实现图像采集、图像边缘智能识别、图像特征信息智能提取与分析的功能。通过实验对比,证明改善后的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产品质量特性。  相似文献   

12.
《认证技术》2012,(9):69-69
课程背景有效识别、控制组织的运营风险,保障组织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达成经营目标并保持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所有企业管理层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运营风险的核心抓手及企业内控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内部审计也正从传统的注重合规的财务审计向关注影响业务目标实现的风险导向的业务流程审计转变,同时,管理体系的审核价值也正从以标准要求为重心的符合性验证向保障业务目标实现的有效性评价转变。基于风险的业务流程审计不仅是专业审计发展的趋势,更是监管层面对组织全面风险控制的要求。而在企业多变的运营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的角色也需要由"警察"变为"高参",无论从思维方式、审计方法、专业技能,还是沟通方式和报告形式等方面他们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检验优化的动态质量控制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质量控制系统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本文研究了动态质量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以质量控制活动和质量数据处理自动化为设计目标,通过质量检验将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环节集成为一体建立了闭环质量系统模型.在质量异常情况时,除报警外也可根据质量模型诊断并定位产生质量变异的工序,针对该工序调整已经预估的工序质量水平,反馈给在线质量计划部分,调整检验计划将重点向关键工序倾斜,预防质量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田口方法的多质量特性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田口方法提出了一种解决多质量特性参数设计的优化方案.首先以判断矩阵确定各单质量特性在综合质量特性中的权重,利用统计线性回归得到单个质量特性满意值及综合质量满意值与可控制因素的关系式.然后基于模糊理论,构造了模糊目标规划模型,并提出了解决该目标规划模型的有效方法,使得单个质量特性达到设定的最低要求的同时,实现多质量特性达到最优.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优于单质量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业务流程的时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活动属性模型的基础上,对活动时间进行了分解,利用排队论计算单个活动时间的期望值;根据活动的关联关系建立了流程时间模型,给出整个流程时间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业务流程分析的船舶信息系统接口测试设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利  李军锋 《硅谷》2015,(1):76-79
船舶信息系统的接口通常具有报文协议数量众多、涉及业务流程繁杂、通信模式规整统一的特点[1]。传统接口测试设计模式只立足于具体报文协议,相应的测试设计呈现出业务流程检测能力弱、测试用例零散缺乏综合性、测试设计和实现工作重复性高工作量大等问题,加剧了测试实施的成本。本文从与被测系统接口通信过程相关的业务流程出发,参考用例测试技术,创新测试设计自动化辅助方式,提出一种具有较高自动化设计水平的参数化接口测试设计模式——原子逻辑分析法,可在确保接口协议测试覆盖率的同时,提高测试工作的业务流程检测能力以及测试过程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业务流程重组与全面质量管理两种管理思想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了它们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了一些我国企业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应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运用工业工程技术,对某货代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将传统的“粗放型”操作模式,即按客户分工、一票业务由个人全程负责,转变成由前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后台进行标准化操作相结合的“精细型”模式,制定了标准操作流程和岗位说明书,通过工作研究减少无效操作,配合新流程的要求,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肖秀玲 《认证技术》2011,(11):61-61
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抓手及企业内控体系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内部审计正从传统上注重合规的财务审计向关注影响业务目标实现的风险导向的业务流程审计转变。同时,伴随着ISO管理标准在组织的普及以及体系成熟度的提升,管理体系的审核价值也正从以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王贻明 《爆破》1998,15(1):64-66
本文通过对影响包钢公益明铁矿生产爆破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爆破工艺改进方案。通过工业试验,得出适于该矿的生产工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