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印染》2016,(3)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熔喷聚丙烯无纺布(PP)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引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以提高其吸油性能。研究溶剂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优化液相接枝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上,改性聚丙烯吸油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油性和保油性,且机械性能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
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吸油材料的分类以及不同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和优缺点;简述了具有特殊形态结构且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棉纤维在吸油材料应用方面的优势和棉纤维吸油机理;论述了棉纤维和棉纤维非织造材料作为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棉纤维吸油性能评价测试方法及其局限性。认为:天然棉纤维吸油材料吸油倍率高、拒水性好、可循环使用且无二次污染,在吸油性能和环保方面均优于合成吸油材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杨树绒毛纤维、木棉纤维和超细聚丙烯吸油毡作为吸油材料,汽油、柴油、机油为油液介质进行对比试验,对3种吸油材料的吸油能力、吸油速率、吸油保油率、油水选择性、重复使用性等吸油性能表征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杨树绒毛纤维吸油速率快,饱和吸油时间约为10 min,饱和吸油量大,保油率与木棉及聚丙烯吸油毡相当;杨树绒毛纤维具有中空结构,纤维壁薄,受压后回弹小,导致其重复使用性略逊于木棉及聚丙烯吸油毡;杨树绒毛纤维具有良好的拒水亲油性能,油水选择系数为0.02~0.03,对油水混合物中油的吸收能力强,有利于水面浮油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进的熔喷加工工艺生产出的聚乳酸熔喷超细纤维吸油材料,所得纤维直径细,约为1~10μm,结构蓬松。测试聚乳酸熔喷非织造布与丙纶熔喷非织造布对于大豆油、大豆油废油、废机油、92#汽油、0#柴油的吸油速率及吸油倍率、压力下的保油性能、吸水率以及油水选择比。测试结果表明:聚乳酸熔喷超细纤维吸油材料对于5种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为27.7、30.2、47.2、7.61和18.85倍,吸油性能显著优于丙纶熔喷非织造布;其在2 500 g砝码下重压5 min的保油率分别为38%、34.5%、25.3%、39.3%和58.33%,压力下的保油性能略低于丙纶熔喷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5.
以聚乳酸和木棉纤维为原料,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得一种复合多孔吸油材料,其具有生物可降解、可循环利用及吸油速率快等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表征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等,主要探究木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和纤维长度对复合多孔吸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棉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呈增强趋势;木棉纤维的长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  相似文献   

6.
赵博 《产业用纺织品》2022,(11):24-28+50
选取5种不同面密度的保温及吸油用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对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透气透湿性能、拒水性能及吸油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面密度、厚度及孔隙率对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面密度及纤维在材料中的分布状态决定着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硬挺性能。孔隙率是影响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透气透湿性能、保温性能及吸油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熔喷非织造布吸油材料的性能分析及其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作为吸油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介绍了可开发的熔喷吸油产品的各类用途。  相似文献   

8.
熔喷非织造布吸油的性能分析及其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作为吸油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介绍了可开发的熔喷吸油产品的各类用途。  相似文献   

9.
以熔喷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为基材,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在PP非织造布表面上引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PP-g-BMA吸油材料。考察了改性聚丙烯材料接枝率、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水溶液的含盐量以及水溶液的pH对改性聚丙烯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吸附条件:改性PP材料接枝率为13.4%,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7 s,吸附体系pH为9。改性聚丙烯吸油材料的保油性能、重复使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改性PP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油性和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0.
简讯     
高性能吸油织物Filter Specialists 正在把一种无与伦比的充气聚丙烯材料引入吸油织物市场。Polysorb 是一种有效改变粘土颗粒、溶剂及石灰岩中含油的吸油织物,通常用来吸掉油、汽油、油脂、溶剂及其他石油基质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紫外接枝技术将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接枝到熔喷聚丙烯(MBPP)非织造材料中,提高材料亲油性;对涤纶(PET)针刺非织造材料表面浸轧无氟拒水剂NT-X018,使材料表面更加疏水亲油;采用热压黏合法,将改性MBPP非织造材料和拒水PET针刺非织造材料复合,制备改性MBPP/拒水PET复合吸油材料,以改善MBPP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较差的现状。分别采用正交试验确定紫外接枝改性MBPP非织造材料及PET针刺非织造材料拒水整理的最佳工艺,并将MBPP非织造材料、改性MBPP非织造材料、PET针刺非织造材料与改性MBPP/拒水PET复合吸油材料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改性MBPP/拒水PET复合吸油材料吸附率与保油率、重复使用性能及力学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吸油或擦拭过程中,对材料在压力下的吸油性能要求较高。将4种聚丙烯树脂在相同的成形工艺条件下制成熔喷非织造材料,测试其表观密度、纤维直径、透气量和接触角以及其在有无压力下的吸油倍率,探究熔喷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与吸油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蓬松性是影响熔喷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纤维直径,而5.6°之内的接触角变化对吸油倍率无明显影响。同时,在受力吸油应用工况下,需要考虑材料的回弹性。  相似文献   

13.
熔喷聚丙烯系列吸油产品在京通过技术鉴定北京市超给无纺技术公司在多年熔喷非织造布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开发成功高效熔喷聚丙烯系列吸油产品─—吸油毡、吸油棉、吸油枕、吸油索,并于1994年8月19日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纤维吸油毡吸油量低的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砜(PSF)和聚乳酸(PLA)多孔超细纤维膜以提高纤维吸油材料的吸油量。研究了纤维形态结构、纤维膜孔隙结构及亲油疏水性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附性能和保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F和PLA多孔超细纤维膜具有优良的亲油疏水性,纤维直径、纤维膜孔径和孔隙率、亲油疏水性以及吸油后纤维膜体积膨胀程度对其吸油量起主要作用,而纤维表面2~60nm 的介孔对提高吸油量没有明显作用,高孔隙率和贯通孔结构不利于保油;吸油1 h后,PLA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油量分别为50.1、34.6g/g,PSF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油量分别为147.8、131.3 g/g;保油1 h后,PLA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保油量分别减少了42.04%和53.69%,PSF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保油量分别减少了62.17%和50.61%。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15,(13)
以熔喷聚丙烯无纺布(MBPP)为基材,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化学接枝改性制备了LMA-g-MBPP吸油材料。利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分析,得到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单体(LMA)质量分数4%,引发剂(BPO)质量分数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20 min。制备的LMA-g-MBPP吸油材料,最大接枝率为11.6%,最大饱和吸附率为12.0 g/g,最大保油率为9.3 g/g。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原料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及与聚乳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为对象,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的原理分析聚丙烯原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将聚丙烯与生物质材料聚乳酸进行了初步的生命周期比较.结果表明,聚丙烯在传统石油材料中已经具有明显的能源优势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1 kg聚丙烯排放1.939 kg CO2,1kg聚乳酸排放1.77 kg CO2.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超疏水聚乳酸吸油材料,研究分析了目前使用较多的聚乳酸超疏水改性的方法,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法降低了纤维的细度,提高了聚乳酸纤维膜的疏水性,达到了超疏水性,但由于其较低的工艺生产量和高电压的安全隐患,商业化应用受到了限制。相分离法通过溶剂挥发两相分离,最终获得聚乳酸超疏水表面,利用该方法可以控制材料孔径而改变材料性能,但制备工艺条件苛刻,批量化生产难度大。涂层法可以形成均匀的涂层,操作简便,设备简单,适合于大规模批量生产,也可用于实验室,但部分溶剂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多孔聚乳酸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孔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将制备的多孔聚乳酸纳米纤维膜浸泡在丙酮溶液中进行处理。制备的多孔聚乳酸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孔径测试仪和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进行表征分析,并对丙酮处理前后的多孔聚乳酸纳米纤维膜进行吸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多孔聚乳酸纳米纤维膜用丙酮溶液进行处理,可增大纤维表面的孔径,还可增大纤维膜的比表面积。认为:丙酮处理时间5 min时,多孔聚乳酸纳米纤维膜的吸油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9.
吸油性材料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石油化工的发展,碳氢化合物的消费量大增。由此造成的海洋、河流、大气等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国内外有关方面为减少污染,回收泄漏的原油、矿物油、轻油、重油及碳氢化合物等有用的物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吸油性材料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般来说,可用作吸油性材料的有天然纤维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有纸浆、椰壳、棉、稻草等。合成高分子材料有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但是合成高分子吸油材料的缺点是耐油性差,在处理被吸油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一种高效环保的吸油材料,实验选取未漂白针叶木浆纤维及来源广且廉价的二次纤维(旧报纸)、动物纤维(废旧毛衣)作为原料,利用吸藏型吸油机理,采用机械处理和化学改性结合的工艺制备可生物降解的纤维型吸油材料。结果表明,由未漂白针叶木浆纤维、旧报纸、废旧毛衣改性制备的吸油材料对机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为15.8 g/g、12.5 g/g、17.9 g/g,循环使用5次后的吸油倍率还能保持最大值的80%以上;对油品的适用性广,可有效吸附多种油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