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重庆科技学院冶金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做法,探讨了应用型本科工程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利益一体化,确保实验实训过程质优;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卓越能力的教师队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采用"工程案例"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养;专业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铁水预处理专业特色课程中引入现场教学方法。通过建立企业现场教学基地,构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企业现场教学与实践等环节,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课程内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冶金人才,为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特色型人才的要求。在新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环境材料专业课程教学,以真实工程案例为背景,以工程问题为主要线索,以案例讨论为主要教学环节,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技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全面提高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卓越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络工程专业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使用工程实践驱动的方法,探讨了工程案例选取、调整、使用和教学组织的改革和实践方案。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了教师教学实践—工程实践良性循环。提出了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整体建设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轻金属冶金学是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是以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有色轻金属冶金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采用多教师联合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该目标的实现。在介绍轻金属冶金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多教师联合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其具体教学实践的同时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轻金属冶金学课程由多位教师联合教学的实践可为具有类似特点的冶金工程其他专业课程或其他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重新制定和明确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针对应用型汽车服务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以项目为基础,跨学科设置专业课程,培养专业能力,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力求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以实现"卓越工程师计划"对汽车服务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保障体系的要素,以期通过不断地努力培养出具有大工程意识的汽车服务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鉴于环境工程在中国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需求和地位,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指导书要求,以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背景,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宗旨,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教学,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依据学科内在规律性与整体性、课程之间渗透性、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修订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使课程建设更加完善,授课内容更加体现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2008年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进行了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教研组围绕新的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内容进行了系列修订和改革,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并注重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克服了旧版培养方案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多门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和教学中的存在难以理解、整合性差、微观表现性差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受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加强早期规划引导,采取"点菜式"选择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注重多元化指导交流等措施,推动专业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工艺矿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提出"强化引导、类比实物、串联专业课程、师生角色互换以及科研促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的实施,使枯燥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艺矿物学课程教学生动、形象,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以"多层次、多元化"为准则,通过整合能力训练项目,构建了焊接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式工程训练体系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的(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开展了五层次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五方位教学方法融合、多元化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建设,形成了面向矿业工程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达到了卓越计划对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基于SPOC理念的服务型工程教学平台,优化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三层次,三能力,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探索"赛练结合"创新能力提升新模式等,实现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科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为指导思想,发挥教师创新教学能力,激发学生深入实践能力,形成"教学基地、指导教师、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多元化建设主体框架,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思路,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科以区域特色有色金属产业健康发展为服务对象,坚持特色办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了"331"理论教学体系,"231"实践教学体系,"12"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综合素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着力培养服务区域特色有色金属生产及利用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干特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3D打印是一种新型快速成型技术。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析了3D打印技术原理和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现状,从材控专业课程设计的特点、就业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论述了开设3D打印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材控专业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环节展开提供了新途径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一目标二条线三体系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将实践教学环节按基础、专业、实践实训和实践创新4个层次划分,构成课内基础、课内综合和课外创新3个实践教学子体系,沿实践教学主、辅二条线开展"课内外+校企+工程与创新"三结合实践教学,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和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完善测控技术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具有冶金特色的测控技术课程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以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为主线,以课程基础性演示实验、过程综合性实践和冶金工业项目设计构成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具有冶金行业背景的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焦点的测控技术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科"对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全新要求的背景下,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坚持培养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建立了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一体化交叉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达到了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总结系统化、实践化的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