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无水保活时间对斑点叉尾鮰生理应激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二氧化碳无水保活的最佳工艺,及不同无水保活时间下的存活率。分析了保活前、保活(5、7、9、11 h)和复苏24 h后3种状态中血液生化和鱼肉蛋白质、脂肪、水分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无水保活鮰鱼的最佳条件是二氧化碳浓度为500~550 mg/L,保活温度为4~8℃和麻醉液温度6℃;休眠的鮰鱼在6℃培养箱保活5、7、9、11和13 h,存活率分别为100%、100%、99%、45%和20%;低温保活过程中水分和持水性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肌肉中p H、蛋白质以及粗脂肪低于对照组,而肌糖原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尿素氮(BUN)、肌酐(Cr)、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逐渐增高,其中GOT和BUN的活性与保活时间是最相关的。当保活时间达到9 h时,GOT从18.48μmol/L增加到25.09μmol/L:BUN从13.18 mmol/L增加到16.44 mmol/L。在复苏组中,保活9 h的鮰鱼血清中生化指标Cr、BUN和GOT的活性基本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p0.05),而保活11h的鮰鱼复苏后Cr、BUN和GO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分别高出对照组52.41%、25.48%和48.24%。结论:二氧化碳休眠保活鮰鱼的最佳保活时间为9h,保活时间延长,代谢缓慢,毒素无法排出体外,会对肾脏、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本研究结果为二氧化碳无水保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史氏鲟的保活时间和存活率,选取合适质量浓度MS-222麻醉史氏鲟,研究不同无水保活运输温度(4、8、12 ℃)对史氏鲟氧化应激的影响,分别记录模拟保活运输12 h和24 h后各温度组的存活率,分析保活运输前后应激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MS-222麻醉史氏鲟,较佳镇静质量浓度为100 mg/L、镇静时间为(2.1±0.1) min,较佳麻醉质量浓度为110 mg/L、麻醉时间为(2.1±0.3) min;保活运输12 h时,12 ℃条件下存活率最高,为85%,保活运输24 h时,4 ℃条件下存活率最高,为62.5%;保活运输12 h后12 ℃条件下血糖浓度和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同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最低(P<0.05),表明受到的应激最小;保活运输24 h时,各温度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差异,4 ℃条件下GPX活性较低,同时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因此在史氏鲟短时间(12 h)保活运输时,较高温度(12 ℃)减少应激效果明显,是较适的保活温度;在较长时间(24 h) 保活运输时,低温能更好保持低代谢和麻醉状态,4 ℃是较适的保活温度。  相似文献   

3.
鲫鱼保活条件对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人工养殖的鲫鱼,采用生态冰温学原理,研究了鲫鱼的临界温度、无水保活技术、影响无水保活时间的因子以及在无水保活基础上为了延长保活时间也对保活过程中应添加水的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鲫鱼的临界温度为6~7℃;温度、氧气的供应、梯度降温速率是影响鲫鱼无水保活时间的主要因子.为了延长鲫鱼的保活时间,在梯度降温的同时对鱼进行了麻醉处理.结果表明:在25℃时选用质量分数为4×10-5 kg/mg的MS-222可有效延长鲫鱼的无水保活时间.采用低温法,鲫鱼无水保活26.5 h,MS-222处理可将保活时间延长到30 h.保活过程中以鱼水质量比为2:3添加冰水可将保活时间增加到74 h.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不加麻醉剂的保活运输作为对照组,比较MS-222麻醉罗非鱼在离水保活运输过程血液中皮质醇、血糖、乳酸、复苏率和存活率等指标的值,探究MS-222麻醉剂不同浓度的麻醉效果和在不同温度下离水保活的时间。结果表明:100 mg/L的MS-222浓度为麻醉有效浓度,在这浓度下,离水保活运输的效果最好。在15℃下,浓度为100 mg/L的MS-222离水保活时间可达到7 h以上,在6 h内复苏率为100%,而对照组的保活时间却只能达到3 h。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MS-222组的血液指标都有显著性的上升,而对照组的保活时间和存活率却显著性的低于MS-222组。综合各项指标,MS-222麻醉罗非鱼能延长离水保活运输时间和提高鱼的复苏率以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以黄颡鱼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0、3、6℃3个不同温度组无水保活过程中存活率、O_2消耗量、CO_2含量、肌糖原含量、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和乳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索温度对黄颡鱼无水保活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颡鱼成活率在保活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保活24 h时,0℃组成活率仍为100%,而6℃组已下降至85.71%。O_2消耗量随保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CO2含量随保活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肌糖原随保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0℃组下降速度最快,6℃组下降速度最慢。ATP和乳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保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保活12 h之前ATP和乳酸含量是逐渐增加的,6℃组ATP和乳酸含量上升速率最快,0℃组ATP和乳酸含量的上升速率最慢,且在相同的保活时间下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12 h后ATP和乳酸含量逐渐下降。综上所述,黄颡鱼最适无水保活温度为0℃。  相似文献   

6.
以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暂养温度(12、16、20、24 ℃)、氨氮质量浓度(0、5、10、20 mg/L)和暂养密度(1∶2、1∶3、1∶4、1∶5,m/V),考察不同环境因子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理化特性(水分含量、pH值和持水力)与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暂养温度24 ℃组鱼肉的水分含量与持水力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P<0.05);12 ℃组鱼肉的水分含量、pH值和持水力较稳定,且肌肉弹性和咀嚼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水体氨氮质量浓度为0 mg/L时,鱼肉pH值稳定在7.12~7.15,持水力稳定在65%左右,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该组鱼肉硬度显著下降(P<0.05),弹性和咀嚼性有所上升,回复性与凝聚性维持在稳定水平;暂养密度不低于1∶4(m/V)时,鮰鱼肌肉水分含量和持水力均随暂养密度的下降而显著上升(P<0.05);在整个暂养期间,1∶4(m/V)组鱼肉弹性大部分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且其鱼肉弹性和咀嚼性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回复性和凝聚性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肌肉硬度与黏性无显著变化。综上,温度12 ℃、氨氮质量浓度0 mg/L、暂养密度1∶4(m/V)的暂养环境较有利于维持和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无水保活过程中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滋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舌分析结果,核苷酸、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等测定指标,研究了无水保活0、3、6、9、12 h后石斑鱼鱼肉的滋味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舌PCA分析中,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0.29%,可以反映样本的总体特性;与鲜样相比,保活后鱼肉的鲜味值和浓厚味值均显著增高,保活12 h后分别达到3.52和5.00;核苷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保活3 h后,腺苷酸和肌苷酸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465.0 mg/100 g;有机酸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各处理组乳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保活12 h后乳酸达到最大值,为158.70 mg/g;各处理组琥珀酸、乳酸和柠檬酸的TAV均大于1,说明这3种有机酸对石斑鱼的滋味有重要贡献;总游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保活3 h时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50、7.29 mg/100g,显著高于鲜样的8.54、0.60 mg/100 g.研究结果表明,无水保活可以改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滋味,提高鱼肉蛋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鮰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鲜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官评定、僵硬指数、K值、pH、挥发性盐基氮(TVB-N)、细菌总数等6个方面综合测定斑点叉尾鮰在4℃、10℃和20℃保藏中的鲜度变化,并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显示,随着保藏温度水平的升高,其鲜度下降逐渐加快。在20℃时很快达到全僵,并迅速出现解僵,而在4℃和10℃下相对较为缓慢。K值在20℃时上升较快,而在4℃和10℃下增加缓慢。斑点叉尾鮰肌肉的pH总体变化不是很明显。TVB-N水平的升高与细菌代谢有关,其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可作为描述斑点叉尾鮰死后后期质量变化的一个主要分解指标,并与菌落总数之间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总而言之,斑点叉尾鮰在常温保藏时(如20℃)鲜度下降较快,因此宰杀后的鱼体应迅速放在一个相对低温的环境中(如4℃)进行保藏。  相似文献   

9.
海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海产品的新鲜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口感和价值,所以对海产品的保鲜及运输过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已有多种方法运输鲜活海产品,如充氧保活,麻醉保活,冰温无水保活等。充氧保活、冰温无水保活的方法成本较高,保活时间较短,不适合长途运输;而丁香酚和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烷磺酸盐(MS-222)的低毒及其保鲜时间长等特性,被多个国家广泛使用。本文综述了渔用麻醉剂MS-222、丁香酚在水产品运输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探讨了渔用麻醉剂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希望能为我国渔用麻醉剂的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0.
选用斑点叉尾鮰为原料,经宰杀、去鳃和内脏、清洗、滚揉腌制、速冻、包装制成速冻调理鱼。通过试验,确定了制作速冻叉尾鮰的最佳工艺为:叉尾鮰宰杀,背开,去鳃和内脏后,加入食用盐、白砂糖、味精、葱姜末、清酒进行真空滚揉3min,静置20~30min后,加入膨松剂和马铃薯淀粉的混合物,再次真空滚揉3min,在10℃以下静置12~24h,速冻,包装而成。确定了膨松剂的最佳添加量为:六偏磷酸钠0.2%、碳酸氢钠0.2%、柠檬酸0.2%。此法制得的速冻叉尾鮰,进行烤制后,鱼肉蒜瓣状明显,口味鲜嫩,有一定的弹性,可完全媲美鲜活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测定了鲟鱼在5、2、-1℃无水保活温度下0、12、24 h时皮质醇(COR)、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肌糖原、肝糖原、O_2、CO_2等指标。结果表明:在-1℃无水保活环境下,24 h后,整个无水保活过程中耗氧量最少,CO_2释放量上升最缓慢,其皮质醇含量最高,谷丙转氨酶变化小,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总胆红素含量最少,糖原含量降低速率最缓慢,因此,-1℃为鲟鱼最佳无水保活温度。  相似文献   

12.
葛飞  桂琳  陶玉贵  黄寅 《食品科学》2010,31(8):290-293
以斑点叉尾鮰和经90℃加热处理的斑点叉尾鮰为原料分别制备液体鱼蛋白,并置于6、10、15、20、30、40℃条件下贮藏40d。分析测定40℃条件下贮藏5、10、20、40d 的液体鱼蛋白粗成分,40℃条件下贮藏40d 的液体鱼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微量元素含量和新鲜原料制备当天及贮藏第1、2、3、4、5、10、20、40d的液体鱼蛋白样品中蛋白质水解度和酸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液体鱼蛋白在40℃条件下贮藏40d后,与原料液体鱼蛋白相比,其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2g/kg,而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则分别降低了3、3、31g/kg;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无机元素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水解度、酸溶性蛋白含量随贮藏条件的不同而各异;经加热处理的斑点叉尾鮰液体鱼蛋白的水解度、酸溶性蛋白含量不受贮藏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 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保活运输的关注点已不仅是成活率和生理生化指标, 其运输过程对水产动物营养和品质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不同鱼类有水保活和无水保活运输方法, 分析了保活过程对鱼肉蛋白质、脂肪、糖原以及pH的影响机制, 同时概述了保活运输后鱼体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 温度对保活运输鱼类存活的影响非常大, 最佳存活温度与鱼类品种密切相关; 保活运输过程中, 鱼体的三大供能物质及血液生化指标都会发生较大变化, 大多数指标在运输结束鱼体复苏后, 基本都有所恢复, 恢复的程度取决于鱼种、运输方法、运输温度以及运输时长。本文对鱼类保活运输品质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以期为改善鱼类保活运输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降温速率休眠对加州鲈无水保活的影响,按照1、3、5℃/h降温速率将暂养水温为10~13℃鱼样降至临界温度0℃至其休眠,3℃保活,分别保活12、14、16 h后,测定该过程加州鲈血液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变化,以期获得最优的降温速率提高存活率。结果表明:3℃/h降温,3℃保活效果最好,保活16 h后复苏率达85.75%,复苏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实验组;随保活时间延长3个降温速率处理组加州鲈血液中皮质醇、谷草转氨酶、丙二醛、尿素氮、乳酸含均会显著升高(p0.05),鳃Na+/K+-ATPase、白蛋白含量会显著降低(p0.05),保活16 h以上指标升高或降低值基本为对照组的1~2倍;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含量、全质构指标中硬度、胶黏性、咀嚼性等肌肉指标随保活时间延长会显著降低(p0.05)指标,以上指标3℃/h降温组减小值显著低于其他两实验组(p0.05)。综上所述,3℃/h降温保活对鱼肝脏和肾脏影响较小,既可保证运输较长时间的存活率,也能保证该过程鱼的肌肉品质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无水保活时间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肉的肌肉品质变化,并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的SIMCA定性分析模型,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建立肌糖原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石斑鱼鱼肉的硬度和黏聚性显著降低(P < 0.05);pH值由7.0降至6.7;离心损失率由5.83%增至8.55%,蒸煮损失由21.7%增至3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结果显示,与新鲜石斑鱼相比,经无水保活12 h后,T22的峰面积减少了2.53%,T23的峰面积增加了111.63%,表明鱼肉中不易流动水含量下降,自由水含量增加,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方向转化,水分的流动性增强,肌肉持水性降低。SIMCA定性分析模型的正确判别率达93.3%,具有区分不同保活时间的鱼肉的能力。经均值中心化预处理后建立的肌糖原定量分析模型的验证集均方根误差值为0.24,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9。结合模型外部验证,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偏差在0.01~0.15之间,说明该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保活后石斑鱼鱼肉样品糖原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王琪  梅俊  谢晶 《中国食品学报》2022,22(7):203-213
以海鲈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低温保活运输对其血液生化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首先分别测定温度、盐度、密度和暂养时间对海鲈鱼运输存活率的影响;其次,将海鲈鱼以3 ℃/h的降温速率降温至保活运输温度12,16 ℃和20 ℃,以室温下不运输的海鲈鱼为对照组,分别在模拟运输第12,24,36,48,60,72 h和运输结束恢复12 h后测定水质、血液生化和肌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温度12 ℃、盐度16‰、鱼水比1 ∶ 10~1 ∶ 8、暂养时间36 h条件下,保活运输后海鲈鱼的存活率最高。在整个保活运输过程中,水质随温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糖和应激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运输结束恢复12 h后, 12 ℃组海鲈鱼应激蛋白、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恢复至对照组状态。肌肉中总蛋白和乳酸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 肌糖原、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保活运输前、后海鲈鱼肌肉pH值、持水力和弹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海鲈鱼长途运输的最佳保活温度为12 ℃。该研究结果为海鲈鱼及其它海水鱼类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液氮/液氨速冻鮰鱼片理化性质与组织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液氮与液氨速冻对斑点叉尾鮰鱼肉品质的影响。新鲜斑点叉尾鮰分割鱼片后分别进行工业隧道式液氮喷淋速冻(-90 ℃、35 min)、隧道式液氨速冻(-35 ℃、90 min),速冻样品置于-18 ℃下贮藏90 d。分析比较新鲜鱼肉以及速冻鱼肉在不同冻藏时间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加压失水率、剪切力、pH值、K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含量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鱼肉组织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新鲜鱼肉相比,速冻鱼肉蒸煮损失率增加,加压失水率、剪切力、pH值降低,K值、TVB-N含量、TMA含量、TBARs值均呈上升趋势;随着冻藏时间延长,速冻鱼肉理化性质发生劣变;鱼肉速冻后肌肉细胞面积减小,细胞间隙增大;相比液氨速冻,液氮速冻更有利于保持鱼肉持水性、新鲜度以及组织结构完整性,可有效抑制鱼肉冻藏期间的品质劣变。综上,液氮速冻可以有效保持冷冻鱼肉品质,冻藏30 d内,液氮速冻鱼肉品质特性更接近于新鲜鱼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大口黑鲈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丁香酚浓度对大口黑鲈的麻醉效果。选取最佳浓度麻醉大口黑鲈,分别在5,10,15和20 ℃的条件下保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存活率、氨氮含量、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大口黑鲈的较佳丁香酚浓度为18 mg/L,在5 ℃保活72 h存活率为0,在10、15和20 ℃下保活96 h后的存活率分别100%,75%和0%;随着保活时间延长,与15 ℃,20 ℃组相比,10 ℃组的总氨氮降低24.12%~51.24%,血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保活72 h后,10 ℃处理组血清中皮质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尿素氮分别比20 ℃组低260.44 pg/mL、52.54 mmol/L、8.76 mmol/L、3.26 mmol/L和8.22 mmol/L(p<0.05),而溶菌酶、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10 ℃肝脏HSP9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15 ℃和20 ℃;肌肉指标中,15 ℃和20 ℃组糖原、粗蛋白含量和pH显著低于10 ℃组。表明10 ℃保活条件下大口黑鲈抗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应激降低,肌肉品质影响较小。因此,10 ℃适合大口黑鲈的长途保活运输。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丁香酚麻醉辅助加州鲈无水活运技术,探究保活过程中较佳的丁香酚质量浓度、麻醉及保活温度,并分析在较佳保活条件下保活不同时间后加州鲈血液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无水保活的鱼样血清中皮质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水平会一直升高,鳃Na+/K+-ATP活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水平随保活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这些血液指标经过复苏暂养一段时间后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即无水保活对加州鲈器官的损伤基本可自行修复;通过测定不同保活时间的肌肉品质,发现随保活时间的延长结合水会转化成不易流动水,造成肉质疏松、品质变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可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药浴的方式丁香酚会富集到加州鲈体内,肌肉中的丁香酚经过2 d暂养后会代谢到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05 mg/kg)以下。结论:丁香酚麻醉无水保活有助于短时间运输,无水运输后鱼的肌肉品质有所降低,但经过短时暂养即可恢复正常水平,建议无水运输后的鲈鱼经2 d暂养后上市。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酸性蛋白酶水解斑点叉尾鮰内脏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温度为45.228℃,pH值为4.038,水解时间为6.621 h,轰物浓度为5.576%时,水解度(DH)能达到最大值18.013%,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中诱食性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