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豆茶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鑫  杨桂云 《饮料工业》2007,10(7):25-27
以茶叶和绿豆等为原料研制了一种复合茶饮料,设计了绿豆茶饮料的配方,采用脱酚工艺及添加抗坏血酸的方法,解决了饮料混浊沉淀及褐变问题。  相似文献   

2.
《茶饮料》行业标准 (报批稿 )已于 2 0 0 0年 12月 1日经国家轻工业局批准为行业标准 ,并自 2 0 0 1年 6月 1日起实施。标准号 :QB2 4 99- 2 0 0 0。标准级别 :行业标准 ;标准性质 :条文强制。本标准规定了茶饮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运输、贮存要求 ,适合用于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 ,经加工、调配 (或不调配 )等工序制成的饮料。标准中将茶饮料按原辅料分为 :茶汤饮料 (浓茶型、淡茶型 )和调味茶饮料 (果味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奶味饮料及其他饮料 ) ;接原料茶叶的类型分为 :红茶、…  相似文献   

3.
液体茶饮料品质研究进展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茶饮料具有方便携带,天然健康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液体茶饮料的快速发展,液体茶饮料的品质也开始被大家重视。液体茶饮料的品质问题主要是茶汤沉淀、色泽褐变以及香气劣变等,尤其以绿茶饮料最为普遍,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同时产品的风味品质也会下降。影响液体茶饮料茶汤品质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原料茶的选择及其加工工艺、浸提水的水质、以及液体茶饮料的加工工艺等。文章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对液体茶饮料品质的形成、影响因素、调控方法等进行综述,为液体茶饮料品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用茉莉花茶和红茶作为原料,以木糖醇、赤藓糖醇和罗汉果提取物为甜味剂,研究低热量的无蔗糖调味茶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测试确定较优的茶叶浸提工艺条件及饮料配方,结果表明:茶叶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在料液质量比1︰500条件下,红茶与茉莉花茶质量比为1︰1.5,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20 min;较优的饮料配方为木糖醇3.2%,赤藓糖醇1.8%,罗汉果提取物0.14%,其余量为茶叶浸提液和香精等。  相似文献   

5.
以茶叶及几种药食两用植物为原料研制了一种复合保健茶饮料,实验采用脱酚工艺及添加抗坏血酸,解决了饮料混浊沉淀及褐变问题。  相似文献   

6.
复合保健茶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及几种药食两用植物为原料研制了一种复合保健茶饮料,实验采用脱酚工艺及添加抗坏血酸,解决了饮料混浊沉淀及褐变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茶饮料发展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国外茶饮料发展概况1 1 美国的茶饮料发展概况大约 2 0年前 ,茶饮料出现在美国 ,随后产销量迅猛增长 ,发展最快的是近 10年。据美国《Beverage Industry》杂志统计 ,1997年 ,包装茶饮料已达 30 0万吨 ,约占饮料市场的 2 2 % ,占世界茶饮料产量的 30 % (1997年世界茶饮料产量达10 0 0万吨 )。目前 ,美国市场以调味茶———冰茶为主要形式 ,主要原料是红茶、绿茶或乌龙茶 ,配以柠檬、桃子、草莓、复盆子等以调整风味。因为这类饮料一方面可满足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其口感适中 ,有清新感 ,故颇受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提高绿茶饮料风味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栽培中的处理、采且处理、杀青技术、原料及烘焙、灭菌技术、酶技术、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调香技术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提高绿茶饮料风味的途径。绿茶饮料成为茶饮料发展的主流,而开发具有名优绿茶风味的茶饮料则是绿茶饮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发芽后制备得到的黄豆芽、牛乳为主要原料制备调味饮料,进行黄豆芽乳调味饮料配方研制及产品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当白砂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5%、黄豆芽料液与牛乳比1∶1.5时,调配后饮料口味纯正、甜度适中、清爽可口;以离心沉淀率为指标,当CMC-Na添加量0.09%、蔗糖酯添加量0.10%、黄原胶添加量0.05%时产品稳定性理想,口感细腻爽滑。  相似文献   

10.
单独使用雪荼为原料加工的饮料口感苦、涩,影响消费者饮用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实验采用雪茶和乌梅为主要原料确定了新型雪茶饮料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制成的新型雪茶饮料酸甜可口,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1.
茶饮料:一个液体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茶饮料和茶一样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茶饮料工业发展迅速,是继碳酸饮料、瓶装水、果汁饮料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又一饮料新品种。目前,世界上一些激情饮料已经驶入发展扩张的终点站,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天然,健康的饮料,茶饮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2.
庾莉萍 《餐饮世界》2009,(12):66-67
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茶饮料和茶一样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茶饮料工业发展迅速,是继碳酸饮料、瓶装水、果汁饮料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又一饮料新品种。目前,世界上一些激情饮料已经驶入发展扩张的终点站,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天然、健康的饮料,茶饮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3.
PVPP在乌龙茶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研究了PVPP对乌龙茶饮料的处理效果与条件。研究表明,PVPP可吸附茶饮料中的部分茶多酚,进而延缓沉淀或浑浊的发生,提出茶饮料的稳定性,延长茶饮料的贮存期。并对PVPP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PVPP可行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4.
茶饮料销量正赶超碳酸饮料茶饮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饮料之一。它迎合了亚洲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既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又含有天然茶多酚,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茶饮料分为茶汤饮料、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和其他茶饮料。茶汤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保持原茶应有的风味;果汁茶饮料是在茶汤中加入水、原果汁  相似文献   

15.
刚刚在厦门结束的2006年中国茶、咖啡、植物饮料发展研讨会对茶饮料国家标准进行了内部征求意见,并将在此基础上编写征求意见稿。据介绍,国家权威部门的市场抽样检测结果表明,目前茶饮料产品的内在质量差异较大,品名、标签等也不够规范,甚至有假冒伪劣产品。根据这份内部征求意见稿,茶饮料被定义为:将茶叶用水浸泡,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提取液、浓缩液、速溶茶,再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调制加工而成的液体饮料。茶饮料(茶汤)按原料茶叶的类型分为红茶饮料、绿茶饮料、乌龙茶饮…  相似文献   

16.
绿茶饮料的加工技术中仍存在保色、保香和防沉淀等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沉淀现象是目前制约绿茶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冷后浑的形成,茶汤性状不稳定,不能保持清澈透明的饮料特征,或在储藏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沉淀;在茶饮料生产过程中,需采用各种方法去除冷后浑或阻止冷后浑的形成,以保障产品的澄清透彻。本文从参与绿茶饮料沉淀的主要生化因子(茶多酚、蛋白质、咖啡碱、金属离子)出发,深入探讨了茶多酚与蛋白质、茶多酚与咖啡碱、茶多酚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络合机制;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个方面综合概述了绿茶饮料当前主要采用的澄清技术,并根据沉淀机制对绿茶饮料可行的澄清技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世界珍稀天然无咖啡碱南昆山毛叶茶为材料 ,通过染色体数目和组型分析 ,证明其是一种进化程度较高的乔木型、大叶类茶树 ;生物碱组成和含量的单株测定结果表明 :南昆山毛叶茶有性群体品种中低咖啡碱含量单株所占比例可达81 .82 % ;低咖啡碱单株的理化成分与一般茶树品种没有显著差异 ;通过特定的工艺处理 ,研制的茶叶产品获第四届广东省名优茶评比“优质茶”的称号 ;以此特殊种质为原料 ,探讨了茶饮料加工过程中沉淀产生的机理 ,并研制出了低咖啡碱的茶饮料。  相似文献   

18.
茶饮料 果蔬汁饮料低温灌装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茶饮料生产工艺以热灌装为主 ,而热灌装成本高、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产品成本高 ,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力介入 ,且热灌装由于其本身工艺上的缺陷 ,产品口感不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茶饮料市场竞争乏力 ,严重制约了茶饮料的发展。原料———工艺相结合的茶饮料的低温灌装工艺 ,成功解决了茶饮料工业化生产中的诸多问题 ,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及设备投资 ,并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该工艺成果已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功 ,产品市场反映良好。1 茶饮料低温灌装工艺技术分析茶饮料低温灌装工艺是在充分研究现有各类饮料灌装工艺的基础上 ,充分…  相似文献   

19.
茶饮料滋味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且营养成分丰富,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汤色是评价茶饮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茶饮料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茶汤色泽的呈现是茶汤中各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类、黄酮醇及其苷类以及花青素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脂溶性色素。茶汤色泽劣变主要是由于这些物质易受茶饮料加工与贮藏条件的影响,从而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有色物质,致使茶汤变黄、变红、变褐。茶饮料色泽的劣变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从茶饮料中主要呈色物质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入手,对茶饮料色泽劣变机理和护色技术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茶饮料护色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茶饮料滋味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且营养成分丰富,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汤色是评价茶饮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茶饮料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茶汤色泽的呈现是茶汤中各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类、黄酮醇及其苷类以及花青素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脂溶性色素。茶汤色泽劣变主要是由于这些物质易受茶饮料加工与贮藏条件的影响,从而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有色物质,致使茶汤变黄、变红、变褐。茶饮料色泽的劣变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从茶饮料中主要呈色物质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入手,对茶饮料色泽劣变机理和护色技术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茶饮料护色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