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便利店行业的家底究竟是怎样的?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日前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量已经接近10万家,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巨大的市场"蛋糕"引来诸多企业"攻城略地"。但与此同时,部分采取加盟方式的便利店经营不规范,甚至存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也成为时下便利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习惯将中国的便利店与日本、韩国来对比,通过对比行业市场渗透率、便利店人均消费能力等指标数据,最终得出结论:便利店整体增长空间巨大。但关于区域便利店,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好者认为其深耕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更了解消费者和市场;看衰者认为其一方面面临各种如租金、人工压力,另一方面面临全国连锁便利店、新入局者的双重夹击,发展受限。那么作为区域便利店经营者,在经历了风口、资本洗礼的行业里,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呢?  相似文献   

3.
正备受产业资本关注和政策支持的连锁便利店、社区商业自此有了行业规范的约束和引导。受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委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起草制定的《北京市连锁便利店行业规范(试行)》和《北京市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近期颁布实行,这也是北京首次出台关于便利店和社区商业的行业规范。《规范》本身有规范作用,但同时也是一个标准店、示范店的引导,还将成为未来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技术的发展更是加快了市场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策略不断优化改进。但我国尚未具有真正意义的全国连锁便利店。由于拓展的服务营销组合,即7Ps被普遍认为是对营销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与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具有较高操作性,所以本论文以扩展的服务营销组合为理论基础,浅析"7Ps"理论带给我国连锁便利店的营销启示,希望能对我国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并有所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任何时间都在营业"、"任何需求都能解决"成为便利店深入人心的两个关键。不过,近期发生在日本7-11的"取消24小时营业"事件蔓延至国内,江苏南京部分7-11门店也开始夜间闭店,背后指向夜间经营的高成本。尽管大部分连锁便利店品牌并未受此影响,不过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成本与需求平衡仍然成为难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商务局近期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建设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美容美发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954个,其中新建837个、规范提升117个,完成全年任务的95.4%。全市4700余家连锁便利店,有82%搭载了蔬菜零售或早餐服务。记者了解到,在954个便民商业网点中,包括蔬菜零售网点185个,便利店(超市)506个,餐饮(早餐)网点95个,家政、洗染、美  相似文献   

7.
正6月21日,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指出,便利店是最贴近老百姓、符合便利消费需求的零售业态,是服务民生的重要行业。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消费便利性的民生工程。各地要提高认识,把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抓紧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和新型经营模式的出现,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受到了极大挑战,而能提供便捷服务的便利店广受欢迎,但其运作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日本便利店有着成熟的经营模式,其关键点在于顾客价值的重视和回归。因此,通过依托顾客价值理论,构建顾客价值模糊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中日连锁便利店的顾客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总结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启示,以此推进我国便利店业态应对新形势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健全便民商业设施,提高消费便利性和居民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商务部决定在全国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便利店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零售业态,是满足人们便利消费需求、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品牌连锁  相似文献   

10.
正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办公厅近期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动便利店复工营业,加强政策支持和企业培育。据介绍,2019年起,商务部大力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工作,指导各地以城市为单位启动相关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商务部等十三部门印发  相似文献   

11.
<正>和社区超市、小卖店不同,便利店最主要的特色就在于"24小时营业"。但据武汉市商务局消息,在武汉的1842家便利店中,真正实行24小时经营的便利店仅占两成,只有383家,"24小时营业"成了便利店的一个幌子。在武汉,从2002年中百集团开设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好邦"开始,到如今本地民营品牌可多、快七及外地品牌TODAY(今天)等各路资本进军江城,便利店已在武汉三镇遍地开花。但是,日前记者探访中百好邦、东翼今天、联合一百、华润苏果等20家便利店发现,只有5家便利店能熬到零点。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随着传统零售的回暖,便利店成为最炙手可热的零售业态。罗森一进驻南京便被抢购一空,全家、7-11等日系连锁便利店纷纷宣布要在2018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资本也已经入场,去年11月,Today(今天)便利店宣布完成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今年3月9日,西安每一天便利店宣布获得春晓资本领投的2亿元人民币投资。与此同时,巨头们也纷纷宣布便利店的"大跃进"计划:刘强东表示,未来五年,京东将在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日本的连锁便利店老大7-11接连上新闻头条,先是受困于人手短缺带来的成本压力率先考虑不再"24小时营业",后又被媒体曝光"员工舔商品"、"拿食物擦地又重新炸给顾客吃"。"日本便利店"曾是永不倒的行业,如今亮丽业绩的背后,却暗示着日本便利店在本土遭遇了"中年危机"。  相似文献   

14.
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是位于居民区附近,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的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它是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该业态最早起源于美国,继而衍生出两个分支,即传统型便利店与加油站型便利店,前者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已发展得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流通领域的发展及重新洗牌,新型零售业态的主流特征越来越明显,其中超级市场与连锁便利店的迅猛发展,引人注目,现已成商业经营的一大特色,发展趋势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便利店市场迎来老号"新兵"。2018年12月6日,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宣布旗下有6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同兴成"以社区便利店的新定位面世。作为首个由餐饮巨擘跨界的便利店品牌,同兴成与市面上其他便利店的基因差异明显,背后的餐饮资源优势或将在商品、供应链上为便利店行业带来发展的新思  相似文献   

17.
<正>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多条涉及食品产业、农业等。《意见》指出,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条件;将智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武汉人"过早"(吃早餐)的首选小吃,热干面不仅是一种小吃,还是一种情怀。近期,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以"武汉热干面"为主题的巨幅广告。据了解,将武汉热干面带到"世界的十字路口"的,正是总部位于武汉的Today今天便利店。作为区域便利店的代表,今天便利店花重金砸下的不只是"十字路口的电子屏幕",背后更是便利店们发展"本地化鲜食"的跃进与野心。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便利店自1993年开出首家门店后,已走过 14个年头,至2005年年底已近达4,000多家门店。便利店公司也经几轮重组,几番竞争,逐渐趋于理性发展。面对激烈竞争,不同顾客群体,便利店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布局,要有适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商品结构;而合理的、能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体系是便利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在净利连续两年下滑近五成的残酷现实下,几乎很少对业态动刀的京客隆也开始行动,近期京客隆高端便利店品牌京捷(joy joy)现身朝外大街。不过在电商、店商的双重夹击下,京客隆押宝便利店的做法有待时间检验。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客隆")是以经营日用消费品零售及批发业务为主的香港上市公司。京客隆集社区购物中心、大卖场、综合超市、便利店四种零售经营业态为一体,拥有280家零售网点,营业面积30余万平方米,遍及北京市16个区县及河北廊坊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