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布枯叶油中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通过质谱库检索,保留指数比对,分析并确定出布枯叶油中46个成分,占布枯叶油挥发性成分的86.21%。主要成分为:胡薄荷酮(29.51%)、柠檬烯(16.50%)、异薄荷酮(10.05%)、薄荷酮(7.30%)、异胡薄荷酮(4.26%)、α-蒎烯(2.06%)、3-甲基环己酮(2.03%)、月桂烯(1.96%)、2-羟基薄荷酮(1.68%)、β-蒎烯(1.28%)和(E)-β-罗勒烯(1.25%)。通过保留时间指数来鉴别顺反同分异构体,提高了天然香原料中化合物定性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布枯叶油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乳香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质谱库检索,辅助英文版精油数据库(ESO 2010版)比对,分析并确定出乳香油中的94个成分,占乳香油挥发性成分的96.27%。乳香油的主要成分为对伞花烃(9.31%)、柠檬烯(8.79%)、α-蒎烯(8.27%)、4-松油醇(6.66%)、对甲基苯异丙醇(6.15%)、氧化石竹烯(4.17%)、马苄烯酮(3.43%)、桃金娘烯醇(3.31%)、(E)-石竹烯(2.75%)、去氢白菖烯(2.75%)、δ-杜松烯(2.75%)、2-癸醇(2.25%)、(E)-香芹醇(2.21%)等。其中,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共71个,占乳香油挥发性成分的77.11%。通过保留指数来鉴别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提高了对乳香油中成分定性的准确性,为乳香油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香叶油中化学成分,利用峰面积归一化定量,通过质谱检索,辅助保留指数比对定性,香叶油中61个化学成分得到确定,占其挥发性成分含量的86.217%,结合保留指数分析香叶油中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提高了定性结果的准确性。香气评价结果显示,香叶油中关键香味成分为香茅醇、香叶醇、甲酸香茅酯、薄荷酮、甲酸香叶酯、异薄荷酮、惕各酸香叶酯、玫瑰醚、丁酸香叶酯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联用技术测定了不同产地洋甘菊油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质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比对,从法国、德国和英国三个产地的洋甘菊油中分别鉴定出65、70和53种挥发性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85.06%、96.70%和89.85%。三个产地洋甘菊油的挥发性成分在数量及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并对其特征致香物质的香气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洋甘菊中的多种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该研究为洋甘菊油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斯里兰卡桂叶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质谱库检索,保留指数比对,分析并确定出斯里兰卡桂叶油中的37个成分,占斯里兰卡桂叶油挥发性成分的99.35%。斯里兰卡桂叶油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60.82%)、苯甲酸苄酯(20.44%)、(E)-乙酸肉桂酯(5.67%)、乙酸丁香酚酯(4.44%)、芳樟醇(1.29%)、(E)-石竹烯(1.25%)等。对斯里兰卡桂叶油中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可为产品开发及调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宁夏产芜菁块根及茎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指导公众科学合理的利用天然药食两用的食品。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芜菁块根及茎叶中的挥发油,利用保留指数结合GC-MS谱库检索的方法,鉴定芜菁块根及茎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芜菁块根中挥发油分离出48个组分,MS结合保留指数鉴定了其中45个组分,其中含量较多的为十八碳烷(5.33%)、n-棕榈酸(5.29%)、2,3-丁烷二醇二醋酸(5.21%)、乙酸丁酯(4.39%);茎叶中分离出35个组分,鉴定了31个组分,含量较多的为α-水芹烯(7.63%),2,2-甲基丙酰胺(6.80%),3-乙酰基-2-丁酮(6.58%),乙酸丁酯(6.04%)。芜菁挥发性成分中含有较多的功效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宁夏芜菁提供理论依据。保留指数结合GC-MS法对芜菁挥发性成份分析,可明显提高其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炖煮羊肉的香气物质进行了分析鉴定。采取的方法为先同时蒸馏萃取,萃取物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芳香提取物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通过NIST2014质谱库检索和保留指数核对,共鉴定出14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烃类等,其中醛类所占比例最大。含量较高的为十六醛(18.82%)、壬醛(11.67%)、十八醛(4.75%)、己醛(2.54%)、辛醛(2.11%)等。芳香提取物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结合气-质鉴定结果,将保留指数及气味特征与文献比对,鉴定出41种香气活性物质,其中3-(甲硫基)丙醛、糠硫醇、2-乙基-3,5-二甲基吡嗪、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2,3-二甲基吡嗪、(Z)-2-壬烯醛、3-壬烯醛、12-甲基十三醛等14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稀释因子(log2FD≥7),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关键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浏阳老一品香豆豉中挥发性成分,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计算分离出的成分的保留指数,并与文献值相比。共鉴定出111种化合物,包括酯类化合物35种、吡嗪类化合物25种、醛类化合物10种、其他杂环类化合物8种、酮类化合物8种、酚类化合物8种、烃类化合物5种、醇类化合物5种、酸类化合物3种、硫化物以及腈类化合物各2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相对含量,其中相对含量较高(>2%)的化合物有四甲基吡嗪(10.96%)、三甲基吡嗪(4.97%)、苯甲醛(3.56%)、亚油酸甲酯(2.96%)、苯乙醇(2.95%)、棕榈酸(2.92%)、二甲基三硫醚(2.76%)、正戊醇(2.62%)。根据分析出的挥发性成分的香气特征可知,对浏阳老一品香豆豉气味贡献较大的物质有四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愈创木酚、苯甲醛、苯乙醇等。  相似文献   

9.
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出黔产黄秋葵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黄秋葵籽油脂组成的57.871%,含量较多的是油酸(45.516%)和亚油酸(12.355%)。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黔产黄秋葵籽的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检测出60种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有2-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58.386%)、庚酸异戊酯(8.835%)、2-甲基丁酸异丁酯(6.132%)、己酸酯(3.317%)、戊基甲基丁酸乙酯(1.849%)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咂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咂酒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0种,其中酯类和醇类是咂酒中种类和含量最多的两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20种和15种。咂酒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有异戊醇(19.48%)、乙酸乙酯(17.78%)、丁二酸二乙酯(14.73%)、辛酸乙酯(10.95%)、乙酸戊酯(9.51%)、癸酸乙酯(5.92%)、异丁酸(5.91%)、己酸乙酯(3.07%)。  相似文献   

11.
荆条叶、枝超临界萃取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法制备北京地区野生芳香植物荆条叶、枝两个部位萃取物。气-质联机分析,计算机质谱库检索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二维定性,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单萜或倍半萜类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丁香烯(质量分数:叶44.20%,枝47.15%)、β-甲基紫罗兰酮(质量分数:叶14.17%,枝8.68%)和β-金合欢烯(质量分数叶8.64%,枝10.55%)。  相似文献   

12.
“六必居”面酱挥发性成分SDE法提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气-质联用(GC-MS)法时北京"六必居"面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与鉴定.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结合计算的保留指数和对照标准品,确定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共鉴定出86种化合物,占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5.98%.其中含量在1%以上的挥发性成分有糠醛(24.39%)、亚油酸乙酯(19.9%)、十六酸乙酯(9.24%)、3-甲基丁醛(6.89%)、苯乙醛(6.76%)、油酸乙酯(5.38%)、2-甲基丁醛(2.86%)、3-甲基-1-丁醇(2.13%)、2-甲基丙醇(1.97%)、2-甲基-1-丁醇(1.67%)、5-甲基-2-苯基-2-已烯醛(1.50%)、3-甲硫基丙醛(1.19%)等.这些结果能为面酱的生产和风味的形成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鲜山楂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鉴定,通过质谱、保留指数、标准品定性,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16种、醇类16种、醛类10种、酯类9种、酚类4种、醚类3种、酮类2种以及酸类1种;其中含量较高(相对峰面积大于2%)的化合物主要是乙酸叶醇酯(16.08%)、糠醛(10.97%)、α-松油醇(7.02%)、1,4-丁二醇(5.92%)、乙酸己酯(3.55%)、丁香酚(3.55%)以及1-甲基-4-(2-丙烯基)(2.53%)。分析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的香气特征可知,对新鲜山楂果肉香气贡献较大的是酯类、醇类和醛类。  相似文献   

14.
澄清型香蕉汁的挥发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固相微萃取 (SPME)法浓缩香蕉汁香味物质 ,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检测、鉴定其中的各种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 ,SPME法可用于香蕉汁香味成分的快速鉴定。与新鲜香蕉相比 ,香蕉汁保留了新鲜香蕉特征性香味成分如乙酸异戊酯、丁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异榄香素等总含量的 71 5 0 %,表明果汁保留了香蕉鲜果主要风味。但果汁中醇类、有机酸与羰基化合物含量增多 ,并出现了二甲硫醚、呋喃等热加工产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分析巴西甜橙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22种主要成分,占总组分的98.02%,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D-柠檬烯(91.01%)、顺式-p-薄荷基-2,8-二烯-1-醇(1.18%)、D-香芹酮(0.85%)、顺式柠檬烯氧化物(0.96%)、香芹醇(0.82%)、α-蒎烯(0.59%)以及β-月桂烯(0.53%)。保留指数的运用能够区分同分异构体化合物,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荆条叶、枝的头香香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芳香植物荆条叶、枝的头香香气组成,采用计算机质谱谱库检索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二维定性方法,从荆条叶中鉴定出36种挥发性成分,质量分数92.72%;从荆条枝中鉴定出33种挥发性成分,质量分数97.30%。所鉴定出组分多数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在荆条叶、枝中含量最高的均为β-丁香烯、其次为香桧烯、1,8-桉叶素、对-聚伞花烃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猪脂控制氧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合谱库检索技术和保留指数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相对总量为69.12%。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E,E)-2,4-癸二烯醛(39.97%),其次是(E,E)-2,4-庚二烯醛(5.14%),2-十一烯醛(2.80%),3-甲基戊酸(2.11%),(E)-2-庚烯醛(1.53%),2-戊基呋喃(1.38%),(E)-2-辛烯醛(1.33%),己醛(1.15%),壬醛(0.97%)。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羰基化合物(58.54%),它们是参与美拉德反应形成杂环类肉味香气成分的主要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18.
4种市售香米中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香米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4种香米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合计算分离出的成分保留指数。结果共鉴定出51种成分,其中烃类31种、酯类6种、含氮化合物5种、有机酸类5种、醛类2种、缩醛类和醚类各1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4种香米中均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有19种,分别是2,3-二甲基-2-丁烯、乙酸乙酯、3-甲基-2-戊烯、甲基环戊烷、乙基异丁基醚、2,3-二甲基-1-戊烯、苯、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3-甲基己烷、环己烯、三氯乙烯、己醛、N,N-二甲基苯胺、苯并噻唑、十四酸、十六酸、亚油酸、油酸;在4种香米中未鉴定出香米的特征香成分2-乙酰基吡咯啉。  相似文献   

19.
釆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芒果皮中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从分离的51种物质中鉴定出36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含量的80.86%.含量较高的组分是Y-松油烯(31.49%)、3-蒈烯(8.51%)、十四酸(5.07%)、苎烯(3.4796)、罗勒烯(2.77%).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8):178-183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分析青头菌幼菇期、商熟期和成熟期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采用质谱检索与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青头菌子实体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其中从幼菇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鉴定出25种、27种和29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77.04%、82.55%和73.84%,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相似性,即醛类、酮类和醇类。幼菇期及商熟期的青头菌主要成分均为苯甲醛,己醛,2-戊基呋喃,壬醛等,而完熟期的青头菌主要成分为3-辛酮,苯甲醛,松茸醇,2-戊基呋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