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内蒙古地区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并鉴定。以蒙古族传统发酵乳为材料,采用传统的细菌纯培养分离方法分离乳酸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确定乳酸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对其种属进行分析鉴定。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29株乳酸菌共鉴定为2个属,6个种。2个属分别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肠球菌属(Entercoccus),6个种分别为短乳杆菌(Levilaccillus brevis,4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8株)、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9株)、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3株)、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1株)、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4株)。该研究采集的发酵乳样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代表着内蒙古蒙古族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优势性乳酸菌菌种,为优良发酵剂的研发奠定了微生物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发酵乳中分离出2株细菌,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为植物乳杆菌(Z1)和鼠李糖乳杆菌(S1),并对两株菌的耐酸、耐胆盐、耐氯化钠及对重金属(Pb)吸附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1菌株耐胆盐,在胆盐质量浓度为1.0 g/100mL的肉汤培养基中,相对不含胆盐的空白管,其OD值仅下降38%,S1对胆盐比较敏感,在胆盐质量浓度仅为0.1g/100mL时,相对不含胆盐的空白管其下降率就为63%;两株菌株均耐酸,在pH值为4.5的肉汤培养基中,S1和Z1的相对生长率分别为52%和62%;两株菌株在氯化钠浓度为4%的肉汤培养基中均能生长,且S1菌株嗜低盐,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肉汤培养基中其OD值明显上升;S1和Z1菌株对Pb均表现出一定吸附能力,其最高吸附率分别为37%和19%。  相似文献   

3.
甘肃肃南牧区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余群力  张丽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11):196-198
以5份甘肃肃南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为原料进行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出25株乳酸菌。对其中23株产乳酸的菌株利用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和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实验进行鉴定。经鉴定得出23株分属为4个属,11个种。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L.)]11株,乳球菌属(Lactococcus)6株,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3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3株。具体来说,L.plantarum6株、L.fermentum2株、L.brevis1株、L.minor2株、L.lactis subsp.lactis3株、L.lactis subsp.cermoris3株、L.mesenteroides1株、L.lactis2株、E.faecium1株、E.faecalis1株、E.durans1株。L.plantarum占分离菌株的26.1%,是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4.
对乳酸菌的分类、应用以及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进行详述,为今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进一步纯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采自青海省海西地区牧民家庭的11份以山羊奶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得到33株乳酸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糖发酵试验和乳酸旋光性的测定,将这33株乳酸茵初步鉴定为7株Lldelbrueckiisubsp.Lactis,4株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3株L.acidophilus,1株L,coryniformis subsp,corynformis,12株S.thermophilus,Ped.日cidilaaici 3株,Ped.Unnaeequi 2株,Leu.mesenteriodes subsp.mesentemiodes 1株,其中,杆菌占所分离菌株的45.45%,球菌占所分离菌株的54.55%。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在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发酵糖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使其分解产生醛类、酮类、酯类等一系列小分子物质,从而增加传统豆酱的风味。文章以吉林市农家传统发酵大酱为试材,在豆酱的传统发酵过程中,从中选择性地培养并筛选分离出其中的优势乳酸菌疑似菌株,再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乳酸菌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从吉林市农家不同发酵阶段采集的10份豆酱样品中共分离获得10株乳酸菌,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比对后共鉴定出3个乳酸菌种,它们分别是戊糖片球菌(P.pentosaceus)6株,占总数的60%;屎肠球菌(E.faecium)3株,占总数的30%;乳酸肠球菌(El.actobacillus)1株,占总数的10%。可以初步推断戊糖片球菌是吉林市农家传统发酵豆酱中的优势乳酸菌菌群。  相似文献   

7.
发酵乳产品的菌种组成与活菌数的含量是产品质量的关键。该文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快速鉴定技术及多相鉴定技术探究3种发酵乳中乳酸菌的活菌数及种类。研究结果表明,3种发酵乳产品中,GB 4789.35对乳酸菌总数的计数结果均高于选择性培养基,M17培养基对嗜热链球菌的计数结果均高MC培养基。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表明M17、MRS(含50μg/mL的万古霉素)、双歧杆菌培养基可以选择性的分离发酵乳中的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p.),酸化MRS培养基对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的选择性较差,不能在含有双歧杆菌的发酵乳中选择性分离德氏乳杆菌。进一步通过多相鉴定确定3种发酵乳产品中乳酸菌在...  相似文献   

8.
对喀什市、疏勒县和疏附县传统发酵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凝乳试验,筛选出6株菌株(K3、L1、L2、L3、F1、F2),通过耐盐和耐酸试验,得知菌株L1在5%盐浓度、培养24h时存活率达到45.95%,F1在pH 2、培养2h时存活率为6.33%;通过16SrRNA序列扩增和序列比对后,初步确定K3、L1、L2为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L3、F1、F2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喀什帕米尔高原塔县地区传统牦牛乳发酵生奶酪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菌群结构。方法:从帕米尔高原区不同牧民家庭中采集6份生奶酪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多样性。通过纯培养方法分离传统牦牛乳发酵生奶酪样品中的菌种,采用传统分类与16S rDNA序列测定和26S rDNA D1/D2间隔区序列测定方法对分离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种属鉴定。结果:通过细菌的16S rDNA基因V3-V4区测序,共获优化序列945 432。通过真菌的ITS区域测序,共获优化序列1 302 962。在属水平上,优势细菌属为乳杆菌属和链球菌属,优势真菌属为克鲁维酵母属、有孢圆酵母属、伊萨酵母属和未分类的真菌类群。根据主坐标轴分析,6份样品的群落结构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在MRS和MC培养基中共分离52株细菌,在YGC培养基上共分离46株酵母菌,通过细菌16S rDNA序列和真菌26S rDNA D1/D2隔间区序列分析,将52株细菌归为7个属11个种,分别是耐久肠球菌、粪肠球菌、热带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类副粘杆菌、希腊假单胞菌、副干酪乳杆菌、鸡乳杆菌、霍氏肠杆菌、细黄链霉菌、表皮葡萄球菌。将46株酵母菌归为8个属9个种,分别是解脂耶氏酵母、诞沫假丝酵母、发酵毕赤酵母、库德毕赤酵母、普兰久浩酵母、异常威克汉逊酵母、马克思克鲁维酵母、东方伊萨酵母、酿酒酵母。本研究首次对帕米尔高原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微生物资源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为该地区发酵乳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需要进一步更系统的的深入研究挖掘。  相似文献   

10.
实验分析西藏牧民家庭制作的牦牛发酵乳制品中酸奶和奶渣的微生物数量,通过菌种选择分离,采用传统分类与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3份发酵牦牛乳样品中乳酸菌数为1.04×104~2.10×106CFU/ml,酵母菌数为8.20×103~6.70×105CFU/ml;2份奶渣样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为0.2×10~1.0×10CFU/g;共分离15株乳酸杆菌、4株乳酸球菌和3株酵母;乳酸菌中10株为Lactobacillus paracasei、1株Lactobacillu fermentum、2株Lactobacillus reuteri、1株Lactobacillus brevis、1株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2株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另有2株分别为1株Pediococcu和1株Lactococcus菌株,未鉴定到种;L.paracasei为牦牛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优势种(占总分离株的55.6%)。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和蒙古国牧民家庭制作的传统发酵酸驼乳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了计数和分离。4份酸驼乳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分别为6.45×107~1.13×109mL-1和7.75×102~4.6×107mL-1。从4份酸驼乳中分离到13株乳酸菌和7株酵母菌。采用传统分类鉴定方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L.helveticus4株(占总分离株的30.8%),L.caseisubsp.pseudoplantarum和L.dellbrueckiisubsp.bulgaricu各2株(15.4%),L.curvatus、Ped.acidilactici、Ped.urinaeequi和Enterococcusfaecalis各1株(7.7%)。此外,还有1株乳酸菌按目前的鉴定方法无法准确判断其归属。  相似文献   

12.
以采自辽宁省不同地区农家38 份传统发酵豆酱样品为试材,通过选择性培养分离出豆酱中的优势乳酸菌及酵母菌疑似菌株,再利用16S rDNA和26S rDNA D1/D2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保藏。结果表明,14 个地区38 份样品中共分离到乳酸菌62 株,初步鉴定结果为L. plantarum 19 株、E. faecium 14 株、T. halophilus12 株、L. sakei 11 株、L. fermentum 4 株、P. pentosaceus 2 株。分离到酵母菌56 株,初步鉴定结果为Zygosaccharomyces 18 株、Candida 13 株、C. parapsilosis 14 株、D. hansenii 7 株、Debaryomyces 4 株。丹东市、沈阳市、阜新市等地区的样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多样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和保护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中丰富的乳酸菌资源,以采自黑龙江农家12份传统发酵豆酱样品为试材,从中选择性培养分离出豆酱中的优势乳酸菌疑似菌株,再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保藏。结果表明,从黑龙江3个地区采集到的12份样品中共分离出了24株乳酸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后共鉴定出5个乳酸菌种,分别是嗜盐四联球菌(T.halopHilus)10株,占总数的41.67%;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6株,占总数的25%;清酒乳杆菌(L.sakei)4株,占总数的16.67%;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2株,占总数8.33%;短乳杆菌(L.brevi)2株,占总数8.33%。其中,在这3个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均分离到了嗜盐四联球菌、植物乳杆菌和清酒乳杆菌,嗜盐四联球菌在其中的9份样品中分离到,占总样品数的75%。植物乳杆菌在其中的6份样品中分离到,占总样品数的50%。可以初步推断嗜盐四联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是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中优势乳酸菌菌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自然发酵牛乳是塔吉克斯坦地区游牧民族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丰富的乳酸菌资源。目前对于该地区自然发酵牛乳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乳酸菌多样性的研究较少。方法:采用纯培养的方法结合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塔吉克斯坦自然发酵牛乳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将该地区微生物群落数据集与吉尔吉斯斯坦和摩洛哥的微生物群落数据集进行比较。结果:纯培养结果显示,从7份酸牛乳中共分离92株乳酸菌,其中的优势菌种为德氏乳杆菌;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德氏乳杆菌相对含量高达82%,是所有样品的优势菌种。3个地区对比分析发现,自然发酵牛乳中微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菌种组成上较为相似,而摩洛哥与二者差异较大。结论:获得塔吉克斯坦地区自然发酵牛乳的乳酸菌资源和多样性信息,为乳酸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菌株,为自然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售发酵乳中分离鉴定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其进行凝乳情况的考察和产酸能力、后酸化能力、产香能力、产黏能力、分解蛋白质能力及保健功能的测试,各筛出一株优良菌株,拟定在后续试验中按一定比例作进一步的应用研究,以期制备高效复合菌株发酵剂。本试验可为实际生产中发酵乳优良菌株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4份内蒙古阿拉善盟传统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种属鉴定,同时采用Pac Bio SMRT三代测序技术对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发酵驼乳中共分离到8株乳酸菌和5株酵母菌,乳酸菌包括1株胚芽乳杆菌、2株瑞士乳杆菌、2株嗜热链球菌、2株假肠膜明串珠菌和1株开菲尔基质乳杆菌。酵母菌包括1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2株酿酒酵母、1株诞沫假丝酵母和1株芽殖酵母。Pac Bio SMRT测序结果显示,硬壁菌门为4份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优势细菌门,乳杆菌属为优势细菌属,以及瑞士乳杆菌为优势细菌种;子囊菌门为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优势真菌门,克鲁维酵母菌属为优势真菌属以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为优势真菌种。  相似文献   

17.
在豆酱的自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是促成豆酱风味物质形成的重要微生物。豆酱呈味主要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糖类产生小分子醛、酸、酯等风味物质。以黑龙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对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进行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和筛选,并利用16S rDNA的序列测定技术,对乳酸菌群进行研究。从豆酱样品中共分离出有溶钙圈的菌株44株,其中过氧化氢试验阴性,同时革兰氏染色阳性的菌株共6株,初步鉴定为乳酸菌,将其分别命名为:HDBL-1,HDBL-2,HDBL-3,HDBL-4,HDBL-5,HDBL-6。同时,获得了1株产酸低且耐盐菌HDBL-7,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后,确定其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该研究为改善豆酱的品质和豆酱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菌种来源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发酵蓝莓饮料中分离、筛选出发酵性能优异的乳酸菌,为蓝莓相关产业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on S5 XL测序平台对样品中细菌16S rDNA 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要发酵菌属,相对丰度为69.1%。通过分离鉴定共得到50株乳酸菌,与16S rDNA数据比对,其中8株菌株与相对丰度排名前十的聚类单元代表序列相似度为100%。进一步根据产酸、耐受性能测试及在发酵蓝莓果汁中生长状态最终筛选得到2株植物乳杆菌,菌株编号为TUST-L4和TUST-L27,适用于乳酸菌发酵蓝莓饮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发酵白菜中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钙溶圈等方法从5种发酵白菜中分离筛选出了13株菌,确认其中9株为乳酸菌,经过形态学测试及生理生化反应试验,最后确定9株菌中有8株属于乳杆菌属,分别是:植物乳杆菌3株、短乳杆菌2株、微小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离、保藏自然发酵乳中乳酸菌菌种,丰富自然发酵乳中乳酸菌多样性信息.本文采用传统的纯培养分离方法和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阿尤恩地区自然发酵牛乳的乳酸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纯培养结果表明:5份自然发酵牛乳中共分离出111株乳酸菌,鉴定为5个属10个种,其中Lactococcus lactis,占总分离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