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延长菜心冷藏保鲜时间,采用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防雾膜、0.56mg/L臭氧+防雾膜和防雾膜对菜心进行包装处理后,测定其在0℃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贮藏28 d后,1-MCP+防雾膜包装菜心的品质最好,其感官评价得分、失重率、黄化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6.56分、4.17%、13.22%、3.33%。其中V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保留率分别为43.9%、57.5%、50.0%。因此,1-MCP+防雾膜处理能够抑制菜心冷藏期间失重率的升高和延缓感官评价、V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对菜心黄化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可以延长菜心的商品寿命。 相似文献
3.
菜心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心是中国特色蔬菜之一,在出口创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菜心品质柔嫩、风味可口,能周年栽培,但采后不耐贮藏,常温下会使菜心失水严重,叶片变黄,微生物浸染会加快变质;低温较常温能延长贮藏期,但会出现木质化,导致口感变韧等现象。因此,如何有效维持菜心的品质和延长其货架期是菜心保鲜技术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菜心采后生理特性,阐述了目前国内外菜心采后贮运保鲜情况,总结了目前主要的保鲜技术,包括物理保鲜技术(真空预冷及低温、气调、辐射、薄膜、臭氧)、化学保鲜技术(保鲜剂、褪黑素、二甲基二碳酸盐)和生物保鲜技术(壳聚糖涂膜、基因工程),并对未来菜心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采后菜心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4个西芹和6个本芹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根处理下芹菜的4℃低温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品种类型对保鲜效果影响显著,西芹优于本芹,西芹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皇冠西芹,其次为哥伦比亚西芹,前者货架期达16d;本芹中黄心芹较好,货架期15d。根处理对芹菜保鲜效果影响显著,表现为切根(NR)保鲜效果最佳,其次为根清水(RW)浸泡处理,带根(R)和2%根蔗糖水浸泡处理(RS)最差;皇冠西芹NR的货架期长达22d,黄心芹NR货架期20d,贮藏第25d,两个品种的失重率均只有R处理的80%。综合考虑,采后切根,塑料薄膜包装,4℃下的保鲜效果好,西芹货架期可达25d。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臭氧处理对杭白菜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30、60、90和120 μg/L)臭氧气体对杭白菜进行熏蒸处理,时间为30 min。在2℃、湿度70%~80%条件下贮藏,每隔6 d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杭白菜的营养和生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臭氧处理浓度为60 μg/L时,杭白菜的感官品质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含量较高,色泽变化较慢,水分含量较高和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较低,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期可达18 d。本研究对杭白菜的贮藏保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冷藏条件下,为研究菠菜气调包装(MAP)的最佳气体比例,延长菠菜保质期,选用农大菠杂1号为试材,以高阻隔性聚丙烯/聚乙烯(BOPP/PE)复合膜为包装袋,测定5种不同气体比例下菠菜的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初始气体O2、CO2、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2%, 88%时,贮藏第18 d,菠菜的感官评价5.5分,高于其他组;失重率较低,为0.32%,电导率上升较慢,为10.25%。在贮藏期最长的18 d,MA4组菠菜维生素C含量为1.25 mg/100 g,叶绿素含量为445.70 mg/kg,营养成分含量仍然较高。结论:菠菜在低温贮藏时,因呼吸作用较强,适宜的贮藏条件为高浓度的氧气(5%~10%);低浓度的二氧化碳(2%~4%)。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茶多酚和乳清蛋白的添加对冷藏鱼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草鱼鱼糜为研究对象,设计4 组进行实验,A组为对照组,B组添加0.05%茶多酚,C组添加5%乳清蛋白,D组添加0.05%茶多酚+5%乳清蛋白。在4 ℃条件下分别冷藏0、1、3、5、7、9 d,通过测定总巯基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值、水分含量、凝胶强度的变化,研究茶多酚和乳清蛋白对冷藏鱼糜氧化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的添加可以明显抑制蛋白氧化和脂肪氧化(P<0.05),抗氧化效果是D组>B组>C组;而乳清蛋白的添加可以明显减少鱼糜水分含量损失和凝胶劣化(P<0.05),其作用效果是D组>C组>B组。与冷藏最初相比,从3 d起,所有指标变化显著(P<0.05),且结果都显示同时添加茶多酚和乳清蛋白协同作用效果最显著;冷藏7 d时,D组的挥发性盐基氮值降低了4.3 mg/100 g,凝胶强度增加了260.07 g·mm,且保鲜效果显著(P<0.05)。因此,茶多酚和乳清蛋白共同应用于鱼糜制品生产中,将更利于提高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以"四九菜心"为材料,研究了低温(2℃)对菜心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菜心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低温延缓了菜心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菜心贮藏品质,研究二氧化氯(ClO2)、臭氧(O3)两种杀菌剂对菜心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等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贮藏期内ClO2和O3对菜心呼吸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二者均使菜心呼吸高峰提前到达,但贮藏中后期(6 d^9 d)杀菌组的呼吸强度低于对照组,ClO2对呼吸的抑制优于O3;ClO2和O3提高了菜心贮藏前期的硬度,贮藏后期ClO2组菜心硬度适中;ClO2降低了菜心a*值,有利于保持菜心的绿色;O3对菜心a*值略有提高,对菜心绿色影响不显著;ClO2和O3促使菜心中丙二醛的累积,但量小难以促衰老;ClO2能稳定维持偏低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延缓其木质化和衰老,保持品质。综合分析得出,ClO2更适合杀菌处理菜心,货架期可达12 d,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结球白菜通风贮藏过程,采用不同大小的通风量,可导致贮藏环境的气体组成发生变化。乙烯气体的比重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较小的通风量(0.8L/h, 24h/d)即可使贮藏环境内乙烯清除,而二氧化碳却有一定积累。此处理外层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下降最慢,生长点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商品菜率最高。可望商业性白菜通风贮藏能够寻找一适宜的通风量。抑制生长点再生长和外层叶片的衰老,以进一步降低损耗,提高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臭氧联合植酸处理对鲜切水果甘蓝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鲜切水果甘蓝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本实验采用臭氧处理(30?mg/L,10?min)、植酸浸泡处理(0.5?mmol/L,15?min)、臭氧联合植酸处理(先0.5?mmol/L植酸浸泡15?min,然后30?mg/L臭氧处理10?min)对鲜切水果甘蓝进行保鲜研究,以未经任何处理的样品为对照组。将水果甘蓝切分成2?cm×5?cm的小块,分别经上述处理后装入聚乙烯保鲜袋中,置于4?℃冷库中贮藏,分别测定第0、2、4、6、8天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菌落总数。结果表明:贮藏第8天时,臭氧联合植酸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21、1.28?倍;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抗坏血酸、硫代葡萄糖苷和异硫氰酸盐的含量;并提高了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抑制了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菌落总数相比对照组低2.10(lg(CFU/g))。综上所述,臭氧联合植酸处理能较好地保持鲜切水果甘蓝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贮藏温度对巨峰葡萄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巨峰葡萄的品质变化规律,进一步开发鲜食葡萄的市场,更好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巨峰葡萄(Kyoho)为试材,于0、5、10、25℃(室温)的条件下贮藏,通过对贮藏过程中果实相关生理指标和品质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巨峰葡萄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贮藏温度对巨峰葡萄的外观影响极大,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很小。而且低温贮藏能有效保持葡萄果实采后品质,增加贮藏期,其中0℃贮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Me J)对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果实冷藏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及褐变的影响,试验采用50、100和200μmol/L Me J熏蒸处理冬枣果实24 h,以空气处理为对照,测定在2±0.5℃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腐烂率、呼吸速率、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多酚氧化酶(PPO)和总酚变化。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Me J处理显著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抑制呼吸速率和腐烂率,减少O_2~-?、H_2O_2和MDA积累,维持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及As A和GSH含量,降低PPO活性,增加总酚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腐烂率、O_2~-?、H_2O_2、MDA和PPO是评价Me J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且100μmol/L Me J处理对维持冷藏冬枣品质、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和抑制褐变的作用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主要探讨采后冷藏过程中香菇的品质及其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方法:利用无菌手套采摘新鲜香菇,采后于2~4℃臭氧消毒后的冷库中贮藏40 d,测定其贮藏期间的水分质量分数、色泽、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含量的变化,之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其表面细菌菌群变化,同时分离鉴定其表面真菌,确定引起香菇腐败的优势腐败菌。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香菇的水分质量分数、亮度和硬度不断下降,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胶黏性先上升后下降;1-辛烯-3-醇和3-辛醇等呈清香味的醇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胞苷酸、5’-尿苷酸和5’-鸟苷酸含量下降,5’-肌苷酸和5’-腺苷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冷藏香菇的群落丰富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微生物多样性先增加后减小,其中假单胞菌属是香菇优势腐败细菌。引起香菇腐败的霉菌主要包括哈茨木霉、链格孢属霉菌和疣状塔拉诺菌。采后冷藏过程中香菇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发生明显变化,本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控制香菇腐败和延长香菇贮藏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不同贮藏方式对鲜切大白菜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于鲜切大白菜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包装及贮藏温度对鲜切大白菜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其感官品质、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鲜切大白菜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冷藏(4±1℃)条件下(即冷藏与冷藏PE)鲜切白菜的感官品质均显著优于两种室温(18±2℃)条件(即室温与室温PE)(P≤0.05),且两种冷藏条件下可明显延缓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抑制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其中,以冷藏PE贮藏方式对保持鲜切白菜的食用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