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特级初榨橄榄油、混合橄榄油、一级大豆油、一级葵花籽油作为煎炸油,以薯条、鸡翅为煎炸原料,对4种食用植物油在重复煎炸过程中发生的品质变化进行观察。方法 测定酸价、羰基价和极性组分,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4种食用植物油的酸价、羰基价变化与煎炸次数有关;各种食用植物油的品质变化有差别,且煎炸荤食时的品质变化比煎炸素食时的品质变化大。结论 4种食用植物油在反复煎炸后品质均有劣变趋势,但特级初榨橄榄油总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可见特级初榨橄榄油是煎炸油的上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同批油料提取的水酶法大豆油、溶剂浸提大豆油与一级大豆油进行室内储藏实验。不同温度(25~80℃)下储存一定天数(0~60d)测定样品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稀值、p-茴香胺值以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3种植物油的过氧化值有显著区别,一级大豆油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水酶法大豆油和溶剂浸提大豆油;对于同一油脂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越高,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大豆油氧化越快;油脂储藏稳定性为溶剂浸提大豆油水酶法大豆油一级大豆油。  相似文献   

3.
食用植物油的储存过程对品质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分析了食用植物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及原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稳定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植物油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同轴探针技术,探究了25℃温度条件下菜籽油、调和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及花生油等八种常见食用植物油的介电常数和脂肪酸组成。同时,测定了大豆油在油炸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等品质变化,与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相联系起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较低频段(100~180MHz)时,除花生油外,同频率下各种食用植物油介电常数大小与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较高频段(300~10000MHz)内,油的介电常数随亚油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大豆油的酸值逐渐增加,过氧化值先增加后减小,大豆油的介电常数逐渐增加。在同一频率下,大豆油的介电常数变化与上述品质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监测食用油储存期间相关指标,对存放在标准油罐与非标油罐花生油的品质变化进行研究,非标罐中花生油、大豆油、油菜籽油的品质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标准油罐存放的花生油品质好于标准罐存放;同是非标油罐存放,大豆油和油菜籽油储存品质优于花生油储存品质。  相似文献   

6.
大豆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个不同等级的大豆油在常温储存条件下的水分、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等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储存的60d内,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脂肪酸组成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没有发生变化;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很小,变化率范围为3.3%-58.3%;而过氧化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很明显,变化率范围为58.9%-326.7%,为酸值变化的5.6~17.8倍,是表征大豆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的一个最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油炸过程中3种植物油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油炸过程中大豆油、山茶油、棕榈油品质的变化,用国标法测定酸价和过氧化值,并利用高极性色谱柱CP-Sil 88对植物油中脂肪酸,特别是反式脂肪酸(TFA)组分和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顺式亚油酸(53.06%)、顺式油酸(82.26%)、棕榈酸(49.7%)分别是大豆油、山茶油、棕榈油中主要的脂肪酸。大豆油、棕榈油低温油炸时油脂中总TFA含量不会存在明显变化,平均为15.51mg/g和1.35mg/g。随着油炸时间延长,山茶油中反式油酸含量增加了63.82%。油炸过程中,3种植物油的酸价由高到低依次为山茶油>棕榈油>大豆油,大豆油和棕榈油的过氧化值先增大后减小。在8h连续使用时间内,酸价和过氧化值都未超过煎炸油的卫生标准。综合以上结果,棕榈油中总TFA含量最低,更适合于短时间循环使用的食品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7,(9):68-70
通过小试试验模拟生产过程中不同因素对一级大豆油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影响一级大豆油酸价回升的主要因素为碱炼过程中的加碱量。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对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一级大豆油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豆油贮藏过程中品质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B 1535—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豆油国家标准,在室温、避光储存270天的条件下,对同一批次的5个样本大豆油每15天检测其过氧化值(POV)和酸值(AV)作为训练样本,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大豆油贮藏品质的模型,预测大豆油的过氧化值和酸值在贮藏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过氧化值、酸值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拟合曲线和误差曲线比较及试验验证,确定了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较低的误差率。  相似文献   

10.
在大豆油的储存与消费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回色现象。参考相关研究报道,结合大豆油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回色现象,综述了生育酚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磷脂含量对大豆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不同磷脂添加量(2.5%、2.0%、1.5%、1.0%)的一级大豆油模拟磷脂含量不同的大豆油,在65℃条件下进行贮藏实验,检测贮藏过程中大豆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油在贮藏过程中折射率有一定上升;磷脂含量对大豆油酸值影响较小;磷脂含量高的大豆油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增长速度较慢。说明磷脂有抑制氧化酸败的作用,从贮藏角度考虑,大豆油脂中磷脂的存在对大豆油的贮藏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豆油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部分功能性成分的比较,研究不同种大豆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一级大豆油、三级大豆油、压榨大豆油、溶剂浸提大豆油)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水酶法大豆油的外观品质介于一级油与三级油之间;色泽处于二级油与三级油之间,折光率最高,密度处于一级油和三级油之间;水分及挥发物的含量和p-茴香值最高,碘价最低,酸价、过氧化值介于一级油和二级油之间;水酶法大豆油的亚麻酸未检出,其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磷脂含量介于一级大豆油和三级大豆油之间。  相似文献   

13.
以酸价、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在20、25、40℃条件下,对比传统常规储藏,加注99. 99%~99. 999%的液氮后一级大豆油品质的变化,并对其理论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级大豆油在储藏过程中,酸价逐渐升高,过氧化值总体先升高后降低,40℃下酸价和过氧化值变化较快。储藏温度保持在25℃以下同时加注液氮,能很好地抑制酸价、过氧化值的升高。经理论计算,小包装车间灌装1 t一级大豆油,液氮成本为0. 174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滤油粉对大豆油煎炸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一级大豆油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煎炸过程中的酸价、色泽、极性组分等3项评价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对煎炸后的食材进行了风味差异性对比的感官评价实验。结果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使用了滤油粉后,一级大豆油的酸价、色泽、极性组分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此外,使用滤油粉的大豆油所炸制出来的的食物在风味上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滤油粉能改善大豆油在煎炸过程中的部分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油脂在煎炸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一级大豆油为原料,在180±5℃下连续煎炸薯条、馒头和鸡翅,研究迷迭香提取物对大豆油煎炸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200mg/kg迷迭香提取物的加入能够延缓一级大豆油在煎炸过程中酸值、极性组分的升高,煎炸18次后,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大豆油酸值和极性组分较空白组分别下降10.3%和16.4...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油为研究对象,探讨在(200±5)℃交替煎炸骨肉相连串和土豆片,持续煎炸48 h过程中油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变化,为餐饮业合理使用煎炸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色泽可以作为最直观反映煎炸油品质的指标;煎炸组油样的酸价不断上升,在42 h突破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限值;过氧化值在煎炸过程中处于波动状态,但并未超过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限值,不能单独作为判断煎炸油品质的指标;在煎炸过程中油样的砷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12 h达到最高并超过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限值,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转而逐渐下降,其可能与煎炸食物的来源、种类以及煎炸温度和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精炼工艺对大豆油中微量物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油的精炼过程在除去不利于油脂稳定性的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磷脂及其他影响食用安全和油脂品质的物质同时,也造成油脂中微量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一些新的有害物质的生成。研究了国内5个厂家的大豆油在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精炼后大豆油中生育酚及甾醇含量显著降低,分别由26.0~37.4 mg/100 g、402.75~841.92 mg/kg降为15.3~31.3mg/100 g、291.90~372.50 mg/kg,同时反式脂肪酸、聚合甘油三酯、缩水甘油酯含量分别提高到0.23%~1.85%、0.220%~0.738%、0.40%~2.94%。对精炼各工序中微量物质的含量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除甾醇主要是在碱炼工序损失外,生育酚、反式脂肪酸、聚合甘油三酯及缩水甘油酯变化最显著均在脱臭工序。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厂家各工序段的工艺参数,以期阐明大豆油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植物油适度精炼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大豆油为原料,将其分别盛装于PET材质塑料瓶和PE材质塑料瓶中,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储存时间以及光照对大豆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存20 d且储存温度高于27℃时PE瓶装大豆油中DBP和DEHP含量明显高于PET瓶装大豆油的;大豆油中DPP含量在储存温度不超过50℃时基本无变化,但储存温度高于50℃时,其含量明显增加。65℃储存90 d后,PET、PE瓶装大豆油中DPP含量分别高达1 559.3、2 756.8μg/kg。65℃储存50d后,PE瓶装大豆油中还检出DMP,含量为43.7(50 d)、128.7(70 d)、114.3μg/kg(90 d)。50℃储存90 d后,PE瓶装大豆油中DBP含量高达452.0μg/kg,是国家标准限量的1.5倍。与避光储存相比,充分光照对大豆油中DPP含量基本无影响,且短期内对DBP及DEHP含量的影响也较小。在相同储存温度及光照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塑料瓶装大豆油中DBP含量均逐渐升高,DEHP的含量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9.
旨在为酶法和化学法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在植物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为家庭储存植物油的方法提供建议,以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模拟家庭储存条件,分别考察低温(20 ℃)避光、常温(25 ℃)曝光、高温(60 ℃)避光,满瓶或半瓶等条件下两种L-AP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并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维生素E(VE)和脂溶性茶多酚等抗氧化剂进行比较,采用Rancimat法测定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的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和亚麻籽油的氧化诱导时间。结果表明:酶法L-AP和化学法L-AP对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相似,且抗氧化能力与脂溶性茶多酚相当,强于VE。植物油在低温(20 ℃)避光、满瓶条件下储存,其酸值、过氧化值随时间变化最小。综上,酶法L-AP和化学法L-AP均可有效延缓植物油氧化,推荐消费者优先选用添加有符合国标的抗氧化剂的小包装植物油产品,并储存于低温避光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冬天和夏天分别进行了小包装大豆油开盖后1个月的贮存试验。分别对含抗氧化剂和不含抗氧化剂,开盖和封盖,自然光和避光等贮存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夏天的大豆油品质变化比冬天快的多,特别是不含抗氧化剂的大豆油,在贮存1个月时过氧化值可达到5.25mmol/kg,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大豆油低于5mmol/kg的质量标准。对于含抗氧化剂的大豆油,在夏天贮存1个月酸值可达0.43(KOH)/(mg/g),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大豆油低于0.2(KOH)/(mg/g)的质量标准;酸值、过氧化值的变化速率为开盖≥封盖〉封盖避光,说明避光贮存可以延缓食用油的酸败速率。色泽的加深在夏天明显,冬天不明显,其他几种因素对色泽加深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