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年份普洱生茶体外抗氧化活性与生化成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探讨不同年份普洱生茶体外抗氧化活性与生化成分的相关性,研究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和生化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普洱生茶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且量效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值均大于0.95.抗氧化活性与茶多酚和氨基酸呈极显著相关性(p<0.0...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分析普洱生茶不同冲泡次数茶汤中浸出物的变化和滋味特征。从普洱生茶茶汤中共检出138 种浸出物,主要为氨基酸类、儿茶素及其衍生物、酚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生物碱类5 类物质,其对茶汤的主要滋味贡献为鲜味与苦涩味。普洱生茶茶汤的滋味总体评分与苦度、涩度、厚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冲泡次数下的浸出物总量与滋味总体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浸出物总量及滋味品质均在第2泡时达到最大,后随冲泡次数的增加,浸出物总量不断减少,茶汤滋味逐渐淡薄。本研究围绕普洱生茶冲泡过程中浸出物的变化及其与滋味品质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云南普洱生茶的耐泡性以及冲泡过程中茶汤滋味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生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2):194-202
贮藏时间是影响普洱生茶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香气成分又是构成普洱生茶品质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以同厂家、同批号、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7542)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香气成分,同时结合主成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筛选出普洱生茶在贮藏过程中的特征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普洱生茶样中共检测到74种香气成分;(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醇和酸类呈下降趋势,碳氢化合物、酚类、甲氧基苯类和其他呈增加趋势,酮和醛类无明显变化规律,酯类保持稳定;(3)经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将16种香气(反-芳樟醇氧化物、乙基芳樟醇、4-萜品醇、α-松油醇、二氢猕猴桃内酯、柠檬烯、4-异丙基甲苯、4-乙基苯酚、3,5-二甲基苯酚、2-甲氧基-4-甲基苯酚、3,4-二甲氧基甲苯、1,2,3-三甲氧基苯、1,2,3-三甲氧基-5-甲基苯、4-乙基-2-甲氧基苯酚、4-乙基-1,2-二甲氧基苯和1,2,4-三甲氧基苯)筛选为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生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4)上述特征性香气成分可将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很好地分类聚类。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选用贮藏时间在3~20年的18个普洱生茶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成分分析,探究贮藏过程中普洱生茶品质指标的规律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普洱生茶的汤色色泽逐渐加深,香气由清香转为陈香,滋味由醇厚转为醇和,叶底颜色变深变暗,贮藏10年及以上感官品质有所提升,但贮藏18年后,感官品质开始下降;水浸出物、咖啡碱、GC、C、CG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没食子酸含量逐渐增加,游离氨基酸、EGC、EC、EGCG、GCG、ECG的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对17个品质指标标准化后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系统聚类可将茶样分为5类,每间隔3~4年聚为一类,其中,A类综合得分最高,D类次之,E类最低,说明品质指标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且在3~4年贮藏时间内保持稳定。该结果为深入研究普洱生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产地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的香气物质和呈味物质的变化情况,以产自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3个茶区的2009、2011、2013、2015和2017年的普洱生茶为试验材料开展年份和产地鉴别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香气物质对普洱生茶产地和贮存年份进行鉴别时,起主要区分作用的物质是甲烷和硫化物;滋味物质茶多酚、氨基酸和儿茶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方法(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开展不同年份普洱生茶真实性认证研究。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基于茶叶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预测和验证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BP-ANN认证性能最优,预测和验证准确率均达到100%;进一步筛选和鉴定,得到不同年份普洱生茶的3种化学标记,包括δ15NThea、δ13CGlu和δ15NGlu。因此,基于GC-C-IRMS分析的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年份普洱生茶的真实性认证。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普洱生茶产品认证的指标体系及技术体系,也为其他食品的认证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冻结速率和保水剂处理对冻藏河蟹感官品质的影响,为河蟹加工产业的原料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冰柜慢冻(慢冻组)、风冷速冻(速冻组)、食盐水保水剂浸渍及风冷速冻(保水剂+速冻组)分别对河蟹进行冻结处理,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3组处理河蟹样品和新鲜河蟹肌肉蛋白质中的二级结构含量,通过质构仪测定河蟹不同部位肌肉组织的弹性、硬度和咀嚼性,扫描电镜观察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电子鼻技术分析风味,以及感官评定综合评价不同处理河蟹的感官品质。结果保水剂+速冻可以显著延缓冻藏河蟹品质的不良变化,蛋白质中α-螺旋结构含量相对慢冻或直接速冻处理较高,质构、肌肉纤维微结构、风味和口感都更接近新鲜河蟹。结论食盐作为安全的保水剂,结合速冻方式,有助于保持冻藏河蟹的肌肉品质,且风味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向普洱生茶浸提液中添加不同的外源酶(漆酶、蛋白酶、单宁酶),考察酶的种类及剂量对浸提液内含成分含量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外源酶可显著调节普洱生茶浸提液内含成分的比例,改善茶浸提液品质。正交实验以茶褐素为指标,结果显示三种酶对茶褐素氧化贡献由大到小顺序为漆酶、蛋白酶、单宁酶;三种酶最优配比为:0.15%、0.05%、0.03%,此条件下,茶多酚含量28.71%,与酶处理前试样比较降低了8.45%;可溶性糖、氨基酸、茶褐素含量分别为11.97%、3.58%、8.60%,是酶处理前的3.49倍、1.10倍、4.32倍。与渥堆发酵相比较,此工艺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普洱生茶浸提液内含成分配比,快速氧化形成茶褐素,使茶浸提液回甘效果增强,汤色红浓明亮。本文为实现普洱茶产业走向酶法快速提高茶品质的液态化道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普洱生茶优势菌种分离纯化及其对普洱茶品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微生物是普洱茶形成甘、滑、醇等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发酵普洱茶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回接菌种试验,筛选出能够有效促进普洱生茶陈化的优势菌(真菌HL26、QM10),该优势菌经鉴定为灰绿曲霉和青霉.在25℃,180 r/min,3%茶汤培养基中生长旺盛.回接真菌HL26、QM10的普洱生饼茶和散茶,在温度25℃,湿度75%下贮存,在滋味和香味方面均可以有效提高普洱茶的品质,加快陈化速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年份白茶饼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变化,以评价白茶饼储藏年份与感官品质的关系。以储藏2年陈至19年的白茶饼为试验材料,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结合感官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探讨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随着储藏年份的增长,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茶红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最低值分别为50.71,5.78 mg/g和6.82 mg/g;而总黄酮、茶褐素呈上升趋势,最高值分别为62.18 mg/g和27.09 mg/g。主成分分析、感官分析表明,储藏4年的白茶饼的内质综合排名第1,感官品质最高(总分为96.8),具有最佳品质。聚类分析表明白茶饼储藏第2年、第4年和第6年时转化反应剧烈,而8~19年趋于稳定且感官品质逐渐上升。通径分析得出不同年份白茶饼感官品质的变化,咖啡碱含量与陈化白茶饼感官品质呈显著正相关,总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白茶饼感官品质以储存4,10,19年的整体较佳。咖啡碱和总黄酮含量可作为评价陈年白茶饼品质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不同储存时间普洱生茶和熟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不同储存时间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经GC-MS联用分析,共鉴定出83种香气物质、其中普洱生茶鉴定出47种,普洱熟茶鉴定出70种,组分增加48.9%。大量萜烯类和甲氧基苯类化合物的形成是普洱茶香气成分的重要特色。试验结果证明:生茶和熟茶中主要香气成分种类基本一致,且所占的香气比重和基本一致,但主要香气成分之间的含量差异极为显著。生茶香气以具有木香、花香的萜烯类和具有强烈的新鲜叶草香气的二氢猕猴桃内酯为主。熟茶以具有霉味和陈香的甲氧基苯类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贮藏年份武夷水仙茶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贮藏时间对武夷水仙茶主要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测定了10个不同贮藏年份的武夷水仙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类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分析了感官品质,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分类.结果 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咖啡碱...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的非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共鉴定或表征了141个化合物,其中25个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较为明显,被筛选为差异性化合物(VIP>1,P<0.05)。4个加工阶段中,杀青和蒸压成型是引起这些非挥发性成分变化的关键过程。杀青处理会显著降低大部分单体儿茶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而蒸压成型处理显著提高单体儿茶素的含量,并显著降低生物碱、氨基酸的含量。综合分析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有利于厘清普洱生茶生产过程中品质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普洱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由于加工中原料拼配不同,普洱生茶又可以分为许多花色品种,目前不同花色品种的鉴别主要依据感官审评。为了实现对不同品种生茶进行量化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图谱的整体性出发,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色谱图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普洱生茶(7542)数字化指纹图谱和特征指纹图谱。通过比较图谱间相关系数、夹角余弦和重叠率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对7542与8542、8582和甲沱等生茶鉴别,这为普洱茶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一种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瞿岩俨  杨子嘉  李军  李溱 《食品科学》2022,43(24):287-295
以荒废茶园在恢复人工采摘和管理后采摘的大叶种茶青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普洱生茶)为研究样本,使用基于高分辨质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对普洱茶内含物质进行分析,发现采摘及人工管理会显著提高呈味鲜爽的茶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以及茶叶总氨基酸含量,还能提高普洱茶中增强鲜味的生物碱类物质和回甘的儿茶素类物质含量,从而改善普洱茶的口感和品质。化学分析显示,茶叶的总多酚和在细胞外抗氧化能力在人工管理后无显著变化,而细胞增殖和抗氧化性实验表明,人工管理普洱茶对肿瘤细胞扩增的抑制能力和在细胞内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人工采摘和管理对茶叶的无机离子、总多酚和咖啡因含量影响较小,表明人工管理和采摘过程没有对植物的生理状态造成较大影响。本研究揭示了普洱茶树从荒废到人工管理转变过程中普洱茶内含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普洱茶品质变化规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不同贮藏时间武夷岩茶水仙为研究对象,探究滋味物质与呈味强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年份武夷岩茶水仙(2020,2018,2016,2014,2012,2010,2008,2006分别贮藏1,3,5,7,9,11,13,15年)中的主要滋味物质,包括茶多酚、黄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儿茶素等成分,并结合电子舌感官评定,对两者变化原因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贮藏年份增加,武夷岩茶水仙中茶多酚、可溶性糖、儿茶素呈下降趋势,总黄酮与总游离氨基酸变化趋势不明显,咖啡碱、没食子酸、茶黄素含量总体有所上升。其鲜味呈上升趋势,丰富度、苦味、涩味及其回味呈下降趋势,咸味与甜味则保持在一定水平内上下波动。[结论]不同年份武夷岩茶水仙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苦味、涩味回味、丰富度正相关程度较高,表没食子儿茶素与酸味、茶黄素与涩味负相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对粳糙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储藏温度的升高,充氮气调和常规储藏粳糙米的发芽率、生活力均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高,下降得越明显;常规储藏较气调下降较慢,气调储藏在保持糙米种用品质上并不占优势。气调组和常规组粳糙米的脂肪酸值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储藏时间和温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温度越高,增加越明显;在低温区(20、25和30℃)这些指标随时间的增加幅度较之35℃要小一些,气调储藏能够缓解高温对粳糙米品质的不利影响。常规储藏和气调储藏的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低温区变化相对缓慢,35℃条件下变化幅度较大;但常规储藏降低得更明显,气调储藏的值要好于常规储藏。因此,低温储藏是保鲜粳糙米的最佳手段,在低温条件受限的地区,可考虑使用充氮气调储粮技术,既节约成本,又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及其成分的减肥、降脂效果早已众所周知,然而对普洱茶不同品系的减肥、降脂效果研究较少。本实验采用两种差异比较明显的普洱茶,即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制备茶汤来饲喂高脂饮食的C57BL6/J小鼠,观察两种茶汤干预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茶叶不仅能够在血液中的脂肪指标、脏器组织变化、以及肠道菌群方面表现出有效的抗肥胖作用,而且两种茶叶之间的干预功效也有较大差异。用普洱生茶饲喂小鼠2周后可以降低其血液中TC和TG水平,而用普洱熟茶饲喂小鼠8周后才出现该效果。普洱生茶能够降低血液中LDL-C的水平,而普洱熟茶能够提高HDL-C的水平。在肝脏脂质代谢中,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都能有效减少小鼠肝脏中脂肪液滴的生成。饲喂小鼠8周后,普洱生茶显著上调了其肠道菌群中的阿克曼氏菌属、norank_f__Muribaculaceae、拟杆菌属的丰度,显著下调了罗伯布茨菌属的丰度;普洱熟茶能够显著上调了肠道菌群中的乳酸杆菌属、norank_f__Muribaculaceae的丰度,显著下调了罗伯布茨菌属、Erysipelatoclostridium的丰度。  相似文献   

19.
储藏小麦品质随着自身呼吸代谢及害虫、微生物、过高温湿度等因素影响会逐渐发生质变,同时反映在外观、气味等感官属性的变化上,尽管人体感官能够对小麦品质作出快速评价,但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近年来,随着新材料、传感技术及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成熟,以机器视觉系统、电子鼻、电子舌、TPA和声学系统等为代表的智能感官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储藏小麦的品质评价领域,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综述了不同智能感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小麦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最后对智能感官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等级、储藏年份及产地的普洱茶为原料,研究电子鼻技术在普洱茶区分中的应用。优化检测参数,以茶粉法为普洱茶电子鼻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电子鼻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可以清晰区分不同等级的普洱茶样品以及不同贮藏年份的普洱熟茶,而不能完全区分不同产地的普洱茶。结论:使用电子鼻技术可鉴别不同品质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