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明千 《美食》2006,(1):13-13
淮安烧卖,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糯米烧卖,又称“米撮子”;还有一种莱烧卖,又称“菜撮子”,或美其名曰翡翠烧卖,其实是用面皮子把馅心包起来食用。由于其形状、馅心的不同。还出现了许多花式品种和很好听的名称:什么四喜烧卖、冬瓜烧卖,蒲菜烧卖等;  相似文献   

2.
《美食》2021,(11)
正南京人钟情的点心里少不了松子烤鸭烧卖的身影,颗颗分明的糯米,大块的南京烤鸭肉丁,肉眼可见的松子仁,被薄薄的烧卖皮包裹着,可大可小,任君选择。二十四·单淮扬新味的小型松子烤鸭烧卖一口一个,无论作为主食还是饭后点心都能满足食客的需求。一只小小的松子烤鸭烧卖,口味、品控严格,每天现做。一只松子烤鸭烧卖能尝到充满鸭香味的糯米、烤鸭肉、松子,薄薄的皮子,鲜香软糯,粒粒分明,料足味美,层层递进的口感,颠覆了以往对烧卖的定义。除了味道,松子烤鸭烧卖更多体现的是南京人对慢生活方式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餐饮世界》2014,(4):62-63
正烧卖始于元代,明代称"纱帽",清朝称为"鬼蓬头",其风味与制法南北各异,如广东的"干蒸烧卖",江苏的"蟹黄烧卖"、"翡翠烧卖",风味各不相同。如果追述北方烧卖的源头,归化城烧卖当属重要的一支,归化城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据《缓远通志稿》载:"惟市内所售捎卖一种,则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带卖之。俗语谓‘附带’为捎,故称捎卖。且归化捎卖,自昔驰名远近。外县或外埠亦有仿制以为业者。而风味稍逊矣。"可见早年归化城的烧卖,已经成为一种远近驰名的小吃品种,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且这种美味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内蒙古一地,甚至影响到京师。那时北京前门一带,烧卖馆门前悬挂的招牌上,往往标有"归化城烧卖"字样以示口味正宗。  相似文献   

4.
曾接一位北方厨师的信,问道:我们北方一般把“烧卖”称做“烧麦”或“稍麦”,而你在《中国烹饪百科全书》有关辞条中却把“烧卖”作为正名,把“烧麦”等作为异名,不知是否有误?  相似文献   

5.
又闻烧卖扑鼻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当芋子上市时,我仿佛又闻到了香气扑鼻的宁化烧卖。宁化烧卖是客家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在当地逢年过节都少不了这道别具风味的传统名菜。烧卖古已有之,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李自夸:“烧卖扁食有何难,三肠两割我也会。”烧卖带有“馅”,承传了中原面食的技艺,经客家人不断改  相似文献   

6.
一餐饭     
小姨嫁在山里,家里穷。我妈嫁在城里,日子过得比小姨好。有一回,小姨问我妈:“姐,你嫁得好,你会不会嫌妹妹穷啊?”我妈说:“你说什么话啊?我们是不是姐妹啊?”小姨听了,说:“这还差不多。” 一回,小姨的儿子上中学,没钱,小姨带着她十二岁的儿子,大老  相似文献   

7.
烧卖又称烧麦、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烧卖相传起源于元代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的商途茶馆。到清代已经通过晋商传到京津等地,称为“稍卖”。明清时代,“稍麦”一词虽仍沿用,但“烧卖”、“烧麦”的名称也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菠萝包     
一直听说香港有一种名点叫“菠萝包”,却无缘尝到。直到最近,在香港翠华餐厅就餐,看到介绍餐厅十大特色时,“菠萝包”竟然占据其中一席.于是欣然点了一份。  相似文献   

9.
“您听说过牛蒡吗?牛蒡如何保鲜?”为什么上海人爱食竹笋,而香港人却不喜欢?”“您认为如何开发老百姓喜欢的速冻食品?”——这是一场挺特殊的考试,主考官有老外,有美籍华人、还有香港来的董事总监,而被考者则是一位已过半百、清秀儒雅的女性——程尔曼,一位退了休的纺织专业高级工程师。当她不慌不忙地将考题答案一个个娓娓道来,尤其对第三个问题,她谈出了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隍庙的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而脍炙人口,凡到过这里的中外游客,无不以能品尝这一美味为快事。城隍庙的小吃丰富多彩,其中尤以“鸡鸭血汤”、“虾仁鸡丝凤尾烧卖”、“鸽蛋圆子”、“眉毛酥”等小吃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人要有“风度”才有魅力;餐厅要有“风味”,才能吸引顾客,才有“卖相”。那末什么是风味,如何把握风味呢?笔者认为“风味”不仅是过去的“黄历”,更重要的是现实的色彩、对于饮食,人们都在追求着风味,但“风味”却是一个相对和发展的概念。它既有一个继承的问题,更有一个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重在研究现代人的口味,才能真正把握“风味”二字。一、菜系的历史分野及现状要谈风味,就得从菜系谈起。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物质资源、生活习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在历史上逐步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菜系。但是随…  相似文献   

12.
300万年前一次地壳运动隆起的一个高原.200万年溶蚀风化冲刷出的一片土地。云南是特别的,有特别的山、特别的水、特别的古镇村落、特别的民族风情。更有由滇东北、滇西和滇西南三个地区的菜点构成的特别的美食。在这个“植物王国”“生物王国”里。绵亘的山脉、如春的四季.让你懂得什么叫“得天独厚”。抬头望山珍、俯首见食材,教你明白什么是“用之不竭”。当然.最为特别的.是当今各风味流派快步赶往“地球村”圈地.而滇菜却像在“隔岸观火”.过桥米线、气锅鸡、太极干巴菌、都督烧卖的风味没变.各少数民族的食风食俗没变。一如纳西古乐演奏馆里身着长袍马褂、双目微垂演奏的老倌,一派处变不惊的安详与平和。  相似文献   

13.
包头烧卖     
赵永峰 《美食》2012,(5):63-63
在包头众多的本土名小吃中,烧卖可谓是一绝,其形,皮薄如蝉翼,晶莹透明,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笼包,形美而味浓,上百年的发展中,烧卖深入鹿城百姓心里,成为很多人早餐的佳品。提起烧卖,在包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些有年头的烧卖馆更是被很多鹿城百姓津津乐道。很多来包头的外地人,打听包头的本土小吃,很多包头人推荐的第一品牌即是烧卖,而带你去吃一顿,更是包头人款待外地朋友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累并快乐着     
每当我拿出相册.看着两个女儿的照片时.幸福感便一阵阵涌上心头.我在2001年10月10日生下两个女儿.起名大双、小双。别人一听说我有一对双胞胎女儿.都羡慕的不得了.说得最多的就是“真好啊,你真有福气”。但是这双倍的幸福就有着双倍甚至更多的付出。  相似文献   

15.
我有的时候爱贪个小便宜——主要是因为大便宜也没有人送给我贪。虽然自己家里林林总总连自小儿养的带捡的。已经有一大堆活物,但是听说朋友有只纯种猫要送人的时候,我还是高举着双手不畏艰难地冲了上去,大声叫喊:“我要啊,我要我要我要啊!”  相似文献   

16.
虾仁与虾饺     
虾仁是主角还是配角?在香港的美食、美点之中,虾仁经常是一位绝佳的配角。似乎什么美味的菜肴或点心,因为有了虾仁的烘托,就会变得锦上添花,倍增美感和美味。虾饺、烧卖、腐皮卷、肠粉、云吞等,因为有了虾仁,更加惹人喜爱。正因为有了虾仁,虾饺与烧卖才能够勇夺香港早茶"四大天王"的头两把交椅。上海的虾仁一般以河虾仁为贵,而香港的虾仁则以海虾仁为常,个  相似文献   

17.
上次见张总,是刚过了春节,张总满脸堆笑地说:“这年可真不白过,我的酒卖得从没这么好过,净赚就有这个数——他伸出五个指头,笑嘻嘻地看着我又转了一下,我又可以再增进一个品牌了,这赚钱,谁还怕多啊!哈哈哈……”看到张总开心得像个孩子,我在想,现如今,这经销商的日子总算是好过一点了,但是骗子们也不会休息呀?就对张总说:“不要放松警惕啊!”转眼到了白酒的淡季,也想到了这个总是笑容满面的张总,便直接登门去看看他在这个淡季是否笑容依旧。这次见到他,转眼两个多月,头发长了好多。手托着下巴,还缠着纱布。“这是怎么了,张总?怎么还挂了彩啊?”张总抬起眼睛看到是我,瘦瘦的脸上微微笑了一下,说:“来,来,坐下,我呀,给你讲讲我的英雄事迹。”说着,把椅子往前挪了挪示意我坐下。“下次见他我还打!不过得轻  相似文献   

18.
宿迁历史悠久,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早在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有“名酒之都”的美称,霸王项羽就出生在这块辉煌的土地上。宿迁接壤徐州、连云港,属江苏的徐海菜系,既有徐州风味也有连云港风味,但是总体而言宿迁的菜肴是咸辣香口味。宿迁莱肴自古很出名,著名的有“霸王别姬”、“小鱼锅贴”、“乾隆贡酥”等等,最出名还要数宿迁黄狗猪头肉啊,很多人只知道宿迁的猪头肉,其实真正的叫法是宿迁黄狗猪头肉,不管春夏秋冬,切上半斤八两,加上二两洋河大曲,可谓是宿迁人的享受啊,正好迎合了“美酒之都”的美称了,如今宿迁五香猪头肉已经名闻天下了噢。  相似文献   

19.
毒尘 《少年电世界》2002,(8):119-122
咳咳,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台新闻纵横节目的记者毒尘,我今天要就如今网络游戏大行其道的问题来做一次跟踪采访,请大家随我的镜头一起来。路人甲:“网络游戏啊……听说很好玩,可以聊天、交朋友什么的,但是家里没有宽带,速度可能……什么?你玩了?”  相似文献   

20.
鸡肋的启示     
曹操杀杨修,因为他太聪明,聪明得将曹操比了下去。根据口令“鸡肋”动摇军心,也是罪名之一。其实,杨修原话是“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是啊,一种食物,既已食之无味,弃之有何可惜?这才是中国人的饮食观。管它有没有肉,好吃才有价值,无味就没有价值。因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