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热带睡莲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热带睡莲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萃取精油中的挥发性组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热带睡莲精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7.5 MPa,萃取温度45℃,循环萃取时间120 min,此时的精油得率为1.92%。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萃取所得的睡莲精油中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超过5%的优势成分有5种,这些成分包括6,9-十七碳二烯(含量为25.406%)、十五烷(含量为22.010%)、苄基醇(含量为11.011%)、8-十七碳烯(含量为9.916%)和金合欢烯(含量为8.601%)。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牛至精油组成成分。通过测定牛至精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研究牛至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抑菌圈法研究牛至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精油的提取率为0.15%,GC-MS共检测到54种精油组分,占精油总含量的91.04%,百里香酚(26.63%)、香芹酚(14.44%)、2-异丙基-1-甲氧基-4-甲基苯(11.75%)和松油烯(9.23%)为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牛至精油对DPPH·和ABTS~+·均具有清除能力,对ABTS+·的清除能力远强于对DPPH·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41μg/mL和0.0103μg/mL,抗氧化性比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BHT强。牛至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5mm和6.5mm。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豆蔻精油,获得5.19%的精油。经GC-MS分析,检测出28个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99.07%的24个成分。主要成分1,8-桉树脑占总含量的71.29%,其次是β-蒎烯(11.25%)和α-松油醇(4.02%)。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白豆蔻精油在低剂量使用时效果与Vc(维生素C)和BHT(2,6-对二叔丁基对甲酚)相当,增大用量时,清除效果优于二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冷等离子体辅助提取法(CPAE)从百里香叶片中提取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三种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测定其精油中的总酚、总黄酮、花青素含量,通过DPPH?、ABTS+?、总抗氧化能力三个抗氧化指标评估了其体外抗氧化性,并将精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得出得率更高、抗氧化性更好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在精油得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SDE法的精油得率最高,达到了1.30%。经GC-MS分析,三种精油共检出了36种组分,主要成分均为2-茨醇(32.194%~32.515%)、香芹酚(17.265%~19.998%)、百里香酚(13.031%~15.202%)和α-松油醇(11.296%~12.012%),其中,SDE法和CPAE法比SD法制备得到的精油在以上活性成分上含量更高。在总酚、总黄酮、花青素的测定结果中,SDE法制备得到的精油中总酚和花青素含量更高,分别为133.67±0.20 mg GA/g EO、0.32±0.02 mg/g EO,CPAE法制得的精油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了54.82 mg Rutin/g EO。在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中,三种精油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各项抗氧化指标都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SDE法获得的精油对于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更佳,在最高实验浓度下清除率均在96%以上。通过抗氧化相关性分析发现,百里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等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综上,从各项实验结果来看,SDE法是一种更为可取的提取百里香精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艾纳香精油和马尾松精油的生物活性功能,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纳香精油和马尾松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艾纳香精油和马尾松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并用DPPH·、ABTS~+·清除法对艾纳香精油和马尾松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性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纳香精油中鉴定出38个组分,占总含量的88.20%,其主要成分为龙脑(19.55%)、β-石竹烯(11.19%)、花椒油素(8.08%)、β-石竹烯氧化物(7.08%);马尾松精油中鉴定出59个组分,占总含量的92.43%,其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12.89%)、α-蒎烯(7.26%)、大根香叶烯D (6.85%)和双环大根香叶烯(5.91%)。艾纳香精油和马尾松精油对DPPH·和ABTS~+·均具有清除活性,其中艾纳香精油和马尾松精油清除DPPH·的IC_(50)值分别为1.86mg/mL和17.71mg/mL;清除ABTS~+·的IC_(50)值分别为0.41mg/mL和3.51mg/mL。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小黄姜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精油。对水中蒸馏法的提取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水中蒸馏法提取姜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120目,浸泡时间0.5 h,料液比1∶25(g/mL),蒸馏时间2.5 h,精油提取率为1.4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水中蒸馏法、微波辅助水中蒸馏法、从水上蒸馏法提取的姜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得到的精油成分及含量有较大差异,微波辅助水中提取法得到的精油中α-雪松烯含量高达32.79%,从水上蒸馏法得到的精油中分析出了多种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辅助-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葛缕子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声波辅助-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葛缕子精油的工艺进行研究.以葛缕子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料液比、氯化钠浓度、浸泡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6个因素对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葛缕子精油得率的影响以及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葛缕子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氯化钠浓度为15%,浸泡时间60min,超声频率25kHz,超声功率250W,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葛缕子精油的平均得率可达到5.42%±0.01%,比盐析-水蒸汽蒸馏法得率提高了1.24%.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葛缕子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柠檬烯(31.08%)和右旋香芹酮(66.42%),与盐析-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精油在组成成分(15种化合物)和主要成分含量上(柠檬烯21.84%和右旋香芹酮76.29%)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盐析-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葛缕子精油不仅可以缩短提取时间,提高精油产率,还可以改善精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柑橘果皮精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蒸馏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NaCl浓度和料液比5个因素对柑橘果皮精油出油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鉴定柑橘果皮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柑橘果皮精油出油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顺序为:蒸馏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NaCl浓度;在本试验考察范围内,柑橘果皮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蒸馏时间20 min、超声波处理时间15 min、超声波功率190.0 W、NaCl浓度1.5%和料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的柑橘果皮精油出油率为2.24%。柑橘果皮精油共含有31个组分,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相对含量达到了84.22%,其次为萜品烯(6.55%),月桂烯(1.67%),α-蒎烯(1.13%),芳樟醇(0.87%)。  相似文献   

9.
使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法提取热带红睡莲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法对热带红睡莲精油组分进行分析鉴定,并且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热带红睡莲精油的抑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红睡莲精油的主要成分含有41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烯醛、烷酮、醇类为...  相似文献   

10.
亚临界水提取沙姜精油的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亚临界水提取(SWE)沙姜精油的效果,采用正交实验研究提取温度、时间、液料比对沙姜精油得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精油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确定其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120℃、提取时间30min、液料比1500mL·100g~(-1).与传统方法水蒸气蒸馏对比,亚临界水提取沙姜精油的最适宜时间比水蒸气蒸馏缩短了87.5%;精油得率提高了4.11倍;GC-MS测定表明,精油中最主要成分为反式对甲氧基内桂酸乙酯,该种化合物相对含量SWE法(74.70%)是水蒸气蒸馏(64.19%)的1.16倍.证实了SWE提取高效、节能的优势,这为沙姜精油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 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 MD)温度对分离纯化生姜精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结合分子蒸馏(SFE-MD)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分子蒸馏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综合得率为2.53%,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精油得率0.96%(P<0.05)。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是生姜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百分含量达70%以上,其中α-姜烯百分含量为42.13%,高于水蒸气蒸馏生姜精油α-姜烯百分含量40.59%。该方法绿色环保,萃取率高,精油品质好,为生姜精油的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胡柚精油,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L9(33),考察了液料质量比、蒸馏时间及氯化钠添加量作为主要影响因子对胡柚精油得率的影响,并对所得精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蒸馏时间120 min,提取液料质量比4∶1,氯化钠添加量5%是胡柚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精油的得率可达最大值1.28%;同时所得精油经气-质分析,共鉴定出含有4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柠檬烯(33.78%)和γ-松油烯(31.08%),与其它柑橘类精油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以葫芦巴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其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比较。结果显示,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精油颜色为浅黄色,得率为0.24%, GC-MS分析其成分为27种,匹配度较高的有19种化合物,精油中含量较高化合物占精油总物质的64.999%;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精油颜色为淡黄色,得率为0.37%,精油中化学成分为25种,匹配度较高的有23种化合物,精油中含量较高化合物占精油总物质的89.447%。对2种方法得到的精油综合比较,同时蒸馏萃取法在得率上、相同物质含量上都超过水蒸气蒸馏法,并且同时蒸馏萃取法操作更简单,更节省试剂。故优于水蒸气蒸馏法。  相似文献   

14.
苦水玫瑰精油提取及其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苦水玫瑰精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探讨了影响玫瑰精油得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苦水玫瑰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务件为:料液比1:4、蒸馏时间3h、蒸馏速率每小时馏出液为原料液体体积的10%,在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苦水玫瑰精油得率达到了3.982 × 10-4.最佳工艺所得苦水玫瑰精油气相-质谱(GC/MS)分析显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为香茅醇54.58%、橙花醇0.09%、香叶醇10.55%、芳樟醇2.90%.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不同方法提取沙田柚果皮精油的成分,分别采用冷磨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田柚果皮精油,使用分子蒸馏设备将所得原油分别分为轻、重组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别对原油及各组分进行成分分析,得到柚皮冷磨油和水蒸气蒸馏油及其各自轻重组分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共检出3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烯烃类、醇类、酯类、醛类和酮类。冷磨油和水蒸气蒸馏油挥发性成分差别较大,共有成分为14种,经对比分析发现冷磨法比水蒸气蒸馏法更能保留原有的精油香气成分。分子蒸馏分离后,各级馏分中成分数量及相对含量差异显著,轻组分中烯烃类物质含量均超过99%,说明分子蒸馏可有效分离纯化沙田柚精油,可用于柚子精油的综合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5种黔产药食同源植物香薷、藿香、木姜子、姜黄和橘皮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开发具有特殊香味的食品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了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种植物精油;通过对DPPH、ABTS自由基的消除能力、Fe~(3+)还原能力的测试来评价精油抗氧化能力,结果采用Trolox浓度表示;利用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计算机质谱库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化合物定性,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结果:木姜子精油的提取率相对最高,达到2.71%;香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相对最高,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约为BHT的274.21%,对Fe~(3+)的还原能力约为BHT的102.10%;香薷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酚,藿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百秋李醇。结论:香薷精油具有与常用食品添加剂BHT相当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性与所含百里酚、香芹酚和丁香酚有关,该研究为香薷精油作为食品抗氧化加香剂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精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艾叶精油提取的工艺条件,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时间94s,微波功率480W,蒸馏时间2.2h,Na Cl浓度5%,液料比5∶1,提取含量为2.58mg/g。主要成分为4-萜烯醇(18.75%)、6-芹子烯-4-醇(11.74%)、桉油醇(9.10%)、石竹烯氧化物(8.01%)、香芹醇(6.27%)、3,3,6-三甲基-1,4-庚二烯-6-醇(5.21%)。验证实验表明所选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子蒸馏对超临界CO2 萃取得到的姜油树脂进行纯化从而得到姜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分子蒸馏的温度和压力作为中心复合设计变量,以姜精油得率和α- 姜烯含量为指标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结果显示分子蒸馏温度、压力及其交互作用对纯化姜精油的得率及姜精油中α- 姜烯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为温度76℃、压力147Pa。在此条件下,姜精油得率为(42.23 ± 1.65)%,α- 姜烯含量为(445.48 ± 6.95)mg/g,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研究了物料粒径、料液比、超声时间、蒸馏时间、加盐量5个萃取条件对荖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响应面软件Design-Expert,选用BoxBehnken法(BBD)的四水平三因素对荖叶精油试验因素进行最佳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提取出的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荖叶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破碎粒径64.50目,液料比8.29∶1,原料超声时间51.05 min,同时蒸馏萃取时间8.54h,响应面理论最优值21.87mg/g,实验验证平均值21.65mg/g。GC-MS对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41种物质,其中异丁香酚含量70.03%,对烯丙基苯酚含量10.52%,乙酰基丁香酚含量7.04%。  相似文献   

20.
马钤  胡涛  郭川川  李镓  熊伟 《中国酿造》2023,42(3):235-240
为提高甘松精油提取效率,该试验以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甘松精油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精油最佳条件为NaCl含量3%、料液比1∶5(g∶mL)、浸泡时间5 h、蒸馏时间4 h。此优化条件下甘松精油得率为3.72%。GC-MS结果表明,共检测出5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主要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且以倍半萜数种类最多。该研究优化了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甘松精油的工艺,可为甘松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