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过去在大量的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中使用各种药物来预防或治疗酒精性肝病,但到目前为止,在酒精性肝病的各个阶段,药物治疗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肠道菌群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乳酸菌在酒精性肝病中的潜在作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国内外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乳酸菌能够从多个方面缓解酒精性肝病。本文主要综述了酒精在体内吸收、代谢及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理,以及乳酸菌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肠屏障功能、减弱肝脏氧化应激、调节肝脏炎症水平和抑制肝脏脂肪堆积缓解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乳酸菌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肠道菌群在维护肝脏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代谢物引发NAFLD可能的机制及基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改善NAFLD的研究进展,旨在为NAFLD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远微  刘雄 《食品科学》2021,42(11):313-323
肥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严重威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预防和治疗肥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的关系,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调控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微生物-肠-脑轴是肠道菌群参与的肠道和大脑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是大脑和肠道功能相互整合、相互调节的途径。近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微生物-肠-脑轴在肥胖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很多物质通过该途径发挥降脂减肥功能。本文综述了肥胖的严峻现状、微生物-肠-脑轴的组成以及调控肥胖的机制,以期为治疗肥胖等代谢疾病提供思路,也为一些降脂物质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肥胖是由于新陈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体内脂肪过量堆积,可能会导致机体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各种代谢综合征的出现。肥胖是威胁现代社会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与治疗肥胖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目前,已经有一些肠道菌群抑制肥胖症的机制被报道。然而,由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复杂性,哪一种微生物群落与肥胖直接相关仍然是有待研究的。本综述中,以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组成的改变为切入点,进一步阐述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与肥胖发生机制的密切联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得出益生菌可直接影响肥胖患者肠道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代谢产物,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达到重塑肥胖宿主代谢的目的。因此,采用益生菌与益生元治疗将成为预防与治疗肥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高脂食物摄入量陡然增加。过量的脂肪摄入会破坏机体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平衡、引发系统炎症,诱导肥胖、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生。基于此,美国农业部和中国营养学会分别修订了各自的膳食指南,以期通过平衡膳食改善过量脂肪摄入诱发的系统炎症和代谢紊乱。药食同源作为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干预缓解肥胖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备受关注。本文从药食同源生物活性物质概念出发,聚焦其降脂减重的作用效果,从降低食欲、调节脂质吸收和代谢、干预脂肪细胞的功能、影响能量消耗和脂质储存、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和改善肠道菌群等方面综述药食同源生物活性物质降脂减重的分子机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功能性食品及药品领域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柚皮素(NAR)对高脂、高糖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小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过程灌胃给药,9周后观察其体质量、附睾脂肪质量、肝脏质量,测定小鼠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血清ALT、AST等生化指标水平。使用ELISA测定肝脏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清脂多糖水平,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使用从大肠杆菌中获取的脂多糖抗体,确定小鼠肝脏菌群衍生脂多糖的定位。结果:柚皮素能显著降低高脂、高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体质量(P<0.001)、肝脏质量的升高(P<0.01),降低小鼠肝脏和血清TG水平(P<0.05), 血清中ALT(P<0.05)、AST水平(P<0.01),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质堆积。同时,柚皮素还可通过降低肠道通透性来减少小鼠肝脏中菌群衍生LPS的定位(P<0.01)。结论:初步揭示柚皮素可能通过调控降低肠道通透性来减少进入小鼠肝脏中的菌群衍生LPS,从而减轻肝脏炎症,起到缓解高脂、高糖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发表在《肠道》(Gu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主要以蔬菜为蛋白质来源的人群相比,摄入大量动物蛋白的人群肝脏中可能有更多的脂肪,这类人群患肝脏疾病的风险也更高。研究人员关注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通常与肥胖和某些饮食习惯有关。在当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分析了平均年龄为70岁的3 882名成年人的膳食调查问卷和肝脏脂肪扫描数据。扫描结果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膳食纤维干预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被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高膳食纤维干预在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作用。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重、BMI和肝脏脂肪病变程度,有效降低AST水平,但是对ALT和脂质代谢相关指标TC、TG、HDL和LDL的影响存在争议。高膳食纤维干预可有效降低AST和ALT水平,改善肝脏功能。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改善肝脏功能的机制是减少能量的摄入,降低胰岛素拮抗,防止脂肪的堆积。膳食纤维改善肝脏功能的机制是除降低胰岛素拮抗之外,还可延缓胃排空的时间,改变肠道的渗透性和增加增强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的短链脂肪酸,从而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肝脏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膳食纤维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重、BMI、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改善肝脏功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CP234对大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对大鼠灌胃植物乳杆菌CP234,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显著降低,改善了肝脏脂肪酸的组成。植物乳杆菌CP234还通过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提高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改善大鼠肝脏的氧化应激能力,进而修复肝功能。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连续灌胃植物乳杆菌CP234 5周后,相比于模型组,胆固醇分解、脂肪酸氧化的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而PPAR-γ、FAS和ACC-1等与脂肪合成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本文还测定了植物乳杆菌CP234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和粪便有机酸、pH值、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从而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脂肪肝损伤由酒精过度摄入所致,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风险,且治疗方法有限。研究表明,人参具有缓解酒精性脂肪肝损伤的功能,且经微生物发酵后具有高生物活性的稀有皂苷含量增加,提高人参生理药理活性。试验用发酵乳杆菌KP-3发酵人参,探究其对酒精性脂肪肝损伤小鼠的缓解作用。发酵人参干预酒精饮食小鼠2周后,小鼠肝脏脂肪堆积减少,血清和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下降;肝脏及血清中氨基转移酶水平下降。此外,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常伴随着肠道微生物的失调,发酵人参干预后,小鼠肠道中益生菌数量增加,有害菌数量减少。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KP-3发酵人参能够通过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脏脂肪堆积和调整肠道微生物,有效缓解酒精性脂肪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疾病。NAFLD始于肝脏脂质堆积,继而可能引起炎症,最终导致肝纤维化。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通过门静脉与宿主肝细胞相互作用,进而导致NAFLD的发生发展,这种肠道和肝脏之间的双向通信,称为肠-肝轴。本文从肠道微生物组成、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微生物成分、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角度阐述肠-肝轴介导NAFL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以肠-肝轴为靶点通过营养干预改善NAFLD;综述了肠道紊乱和NAFLD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现有机制,以期为预防和改善NAFLD提供一定的营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多种因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异常蓄积,肝脏内脂肪代谢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饮食干预初见成效,故该文就饮食中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包括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功能性低聚糖等)通过促进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增殖以及抑制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等有害菌生长,调节肠道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胆汁酸(bile acids, BAs)、内源性乙醇等代谢物,以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防止脂类代谢紊乱、抑制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途径,改善机体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膳食纤维中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是由若干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β-葡聚糖、果聚糖以及半乳糖等低聚糖。NSPs无法被机体消化或难以消化,因此它们几乎能完整地通过肠道,并被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发酵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的环境。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益生元或益生菌来控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减少肠道低度炎症,改善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代谢平衡,促进减肥。因此NSPs改善肠道菌群的同时,也调节代谢疾病。该文总结NSPs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及改善代谢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今后NSPs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类肠道菌群由近百万亿个共生微生物组成,以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存和代谢,通过代谢和免疫功能来维持人类身体健康.肠道菌群与全身的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组成、特异性菌种或菌群的变化与各类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5.
多酚通过肠道菌群调节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酚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类膳食中,一般可分为3大类:酚酸类、聚合单宁类和黄酮类。多酚以及其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能选择性调节肠道中易感微生物的生长,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也即引发肠道微生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宿主产生重要影响,对宿主能量代谢的影响可能通过如下实现:1)肠道内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改变微生物代谢及产酶的种类和数量;2)多酚代谢产物还可与细菌细胞表面作用,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能量代谢,减少脂肪沉积;3)多酚通过干预人体肠道菌群调整能量代谢,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及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多酚调整肠道菌群从而影响肥胖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黑木耳醇提物(AHA)对高脂膳食小鼠肝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连续饲喂9周,比较AHA干预前、后小鼠体质量、体长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细胞的体积以及数量变化,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分析黑木耳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经AHA干预的小鼠体质量、附睾脂肪指数和皮下脂肪指数显著降低(P<0.05),Lee’s指数、血清GLU浓度、肝脏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H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表明小鼠脂肪细胞变小,脂滴减小,细胞核逐渐清晰。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AHA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结论:黑木耳醇提物具有预防营养型小鼠肥胖,抑制小鼠脂肪肝形成,改善肝脏组织,减轻病变程度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的饮食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指人体肝细胞内蓄积了过多的脂肪.健康人肝内的脂肪只占4—7%,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15%,即可诊断为脂肪肝.脂肪肝有很多种,根据病因可分为营养性、酒精性、病毒性、内分泌性等种类.有人认为,只要不吃肥肉、少吃脂肪,就不会患营养性脂肪肝.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人体在进行营养代谢过程中,不仅食入的食物脂肪能形成人体脂肪,而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通过生化反应,也可转化成脂肪,尤其是当这些热源质营养素过剩、超过热量代谢需要时,就会转变为人体脂肪贮存,因而越肥胖就越容易形成营养性脂肪肝.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有一定毒性,使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因此,饮酒越多,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8.
方志锋  赵国忠  李海涛  陈卫  张灏 《食品科学》2018,39(15):254-261
肠道菌群在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等疾病中的研究已经成为焦点,但是肠道微生物与这些疾 病的因果关系以及相应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以及代谢活动的变化对高血压的影响, 能够揭示肠道以及肠道微生物的活动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益生菌是对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可 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以及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从而对高血压的调节产生影响,进而为以肠道微生物为靶点 干预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超重和肥胖已成为许多国家突出的健康问题,其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类疾病死亡率远高于其他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密切相关。燕麦β-葡聚糖不仅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和减肥功效,还可以作为益生元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结构。本文从肠道菌群与肥胖的相关研究、燕麦β-葡聚糖降脂减肥和益生元作用等方面综述了燕麦β-葡聚糖调节肠道菌群及其减肥降脂作用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超重和肥胖已成为许多国家突出的健康问题,其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类疾病死亡率远高于其他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密切相关。燕麦β-葡聚糖不仅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和减肥功效,还可以作为益生元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结构。本文从肠道菌群与肥胖的相关研究、燕麦β-葡聚糖降脂减肥和益生元作用等方面综述了燕麦β-葡聚糖调节肠道菌群及其减肥降脂作用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