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红小豆中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红小豆黄酮提取工艺,并利用DPPH·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料液比1∶80 (g/m L)、超声功率240 W、提取时间3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红小豆黄酮提取率为30.77 mg/g。红小豆黄酮与BHT清除DPPH·的IC5 0分别为8.51、12.19μg/m L,表明红小豆黄酮具有强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黄酮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葵花籽黄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用DPPH·法评价葵花籽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20 W、提取温度64℃、液料比33∶1、提取时间28 min,在此条件下,葵花籽黄酮得率为1.91%;葵花籽黄酮对DPPH·清除率IC50为0.09 mg/m L,优于食品抗氧化剂BHT对DPPH·清除率(IC_(50)为0.11 mg/m L);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对比,超声辅助法提取葵花籽黄酮时间短、节能和得率高。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牡丹籽甾醇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牡丹籽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微波功率为359 W,提取时间为70 s,乙醇质量分数为90.2%,液料比值为31(m L/g),此条件下牡丹籽甾醇的提取率达到3.19 mg/g。牡丹籽甾醇具有较强清除OH·和O_2~-·的能力。随着牡丹籽甾醇浓度增加,其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当牡丹籽甾醇质量浓度大于0.9 mg/m L时,其对OH·的清除率大于柠檬酸和VC。当牡丹籽甾醇质量浓度达到1.8 mg/m L左右时,其对O_2~-·的清除率大于VC,且在较大程度上大于柠檬酸。因此,牡丹籽甾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杏鲍菇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酸性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加酶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性纤维素酶1.5%、酸性蛋白酶3.0%、时间25min、功率200W、料液比1∶35,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2.52%±0.22%。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对·OH、·O2-和DPPH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OH 0.6mg/m L清除率为76.22%,·O2-0.7mg/m L清除率为74.18%,DPPH 0.6mg/m L清除率为76.15%,其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0.7mg/m L清除率为62.70%,但其清除能力均低于VC。  相似文献   

5.
优化了马铃薯皮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在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马铃薯皮黄酮得率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皮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固比20∶1mL/g,提取温度70℃,微波功率700 W,提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马铃薯皮黄酮得率为(6.50±0.06)mg/g。通过测定马铃薯皮黄酮对DPPH·的清除率及对菜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铃薯皮黄酮具有较好的DPPH·清除能力,IC_(50)值为(1.02±0.07)mg/mL;且其能较好地缓解菜籽油过氧化值的上升,当质量为油重的0.02%时,其作用效果已与相同浓度的VC相当。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庐山石耳多糖的工艺及其功能活性。以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方法,分别考察微波功率、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庐山石耳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_9(3~3)正交实验,对庐山石耳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庐山石耳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微波功率为150 W、料液比为1∶30(g∶m L)、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时间为240 s,庐山石耳多糖得率为12.87%;通过测定清除DPPH·对庐山石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庐山石耳多糖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浓度为65μg/m 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65.62%;利用MTT法分析庐山石耳多糖对Hep G2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庐山石耳多糖对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庐山石耳多糖浓度在0.001~2 mg/m L范围内,对Hep G2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呈现出急剧上升,当庐山石耳多糖浓度为10 mg/m L时抑制率为87.79%,IC_(50)值为0.6637 mg/m L。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红松壳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以伊春红松壳为原料,使用不同浓度乙醇溶剂提取红松壳多酚、黄酮和多糖并分析其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松壳中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当乙醇的浓度为40%时,红松壳多酚、黄酮和多糖得率均最高,分别为4.05 mg/g、1.7 mg/g和7.05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红松壳多酚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黄酮和多糖,与Vc抗氧化活性相当。其中松壳多酚对DPPH·的IC50(半数清除率浓度)值是0.20±0.05μg/m L,对·OH的IC50值是13.04±0.04μg/m L,对总还原力的IC50值是40.15±0.06μg/m L。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松壳多酚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高,其中松壳多酚与DPPH·相关性是0.908,与·OH相关性是0.989,与总还原力相关性是0.989(p0.01),可以看出松壳多酚是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本实验研究的结果为伊春红松壳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闪式提取法对山杏仁种皮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DPPH法、邻苯三酚法、水杨酸法以及还原能力实验,研究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乙醇体积分数30%、闪提时间120s,多酚得率为9.650mg/g。结果表明:当多酚提取物浓度为0.4mg/m 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2.9%;浓度为3.0mg/m L时,对O2-·清除率为93.1%;浓度为2.0mg/m L时,对OH·的清除率为98.1%;浓度为1.0mg/m L时,还原力为1.411。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香菜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并进行其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无水乙醇在回流温度80℃条件下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75min,在此条件下香菜总黄酮提取率22.4mg/g;香菜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当黄酮浓度为5g/L时,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142.39mg/L的VitC,还原能力相当于121.04mg/L的VitC,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9.11%(IC50=4.28g/L),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5.61%(IC50=4.13g/L)。因此,香菜具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鳞尾木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鳞尾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另对广西四个地区内鳞尾木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30 W),超声频率(35 kHz),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1.8 g/mL),提取温度(64.6℃),提取时间(50.7 min),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2.83%。此外鳞尾木总黄酮对·OH、O_2~-·、DPPH·均能够起到清除作用,当黄酮浓度为1 mg/mL时,对·OH、O_2~-·和DPP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13.27%、30.98%、38.68%,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广西玉良的鳞尾木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要优于其他3个地区。  相似文献   

11.
应用黑果腺肋花楸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果腺肋花楸黄酮提取工艺,并利用V_C做对照试验,对其还原力及以及·OH、O_2~-·、DPPH自由基清除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7.67%、提取时间81 min、料液比1∶20(g/m L),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黄酮得率5.14%。影响黑果腺肋花楸黄酮得率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参数提取的黑果腺肋花楸黄酮对·OH、O_2~-·、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3.27、3.96、3.79 mg/m L,最大清除率达29.58%、70.23%、61.41%,并且其还原能力强,能够说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以椴树蜂花粉为原料,以甲醇作为提取剂对椴树蜂花粉进行提取,然后对DPPH清除率、·O-阴离子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在DPPH清除率方面,甲醇组分DPPH清除能力最强,在浓度为5 mg/m L时,其清除能力接近100%;在·O-清除率方面,甲醇组分最强,在浓度为5 mg/m L时,清除率为80.03%;在·OH-自由基清除率方面,在浓度为5 mg/m L时,甲醇组分最强为29.14%;在还原力方面水组分更强。选取体外抗氧化效果较好的椴树蜂花粉甲醇提取物和最为常见的椴树蜂花粉水提取物进行体内抗氧化测定,分别测定昆明鼠血清中的SOD活性、MDA含量和T-AOC值,结果表明:椴树蜂花粉在体内和体外均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西番莲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西番莲中提取黄酮的较佳方法,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将西番莲烘干粉碎,用乙醇提取黄酮,并测定提取的西番莲黄酮对羟自由基(·OH)、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g/mL)为1∶3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h时提取效果较好,黄酮得率为1.73%。西番莲黄酮对·OH和O2-·的清除率随黄酮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比同浓度的VC清除率高。西番莲黄酮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粮食与油脂》2017,(5):41-44
以废弃混合茶渣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碱法提取茶渣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试验表明:对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微波提取功率碱液浓度微波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30W、碱液浓度0.4 mol/L、微波时间5 min、液料比20:1(mL/g)。在此条件下,茶蛋白最高提取率可达89.01%,在AP-TEMED体系下测定茶蛋白抗氧化活性,当该茶蛋白浓度为0.1mg/L时,对O_2~-·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7.37%。  相似文献   

15.
川明参香豆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川明参香豆素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川明参香豆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液料比值为16(mL/g),超声波功率为170 W,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波提取时间为60 min,此条件下川明参香豆素提取率达到2.55%。川明参香豆素具有较强清除·OH的能力。随着川明参香豆素浓度的增加,其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当川明参香豆素浓度大于0.9 mg/m L时,其对·OH的清除率大于柠檬酸和VC。因此,川明参香豆素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油菜籽粕黄酮,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油菜籽粕黄酮的最优工艺为:硫酸铵浓度0.3g/m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30(g/mL),超声功率280W,在该工艺条件下,油菜籽粕黄酮的含量为(5.53±0.03)mg/g。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油菜籽粕黄酮提取液对·OH和O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并且其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一致性。说明油菜籽粕黄酮是一种天然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杜仲叶茯砖茶中的绿原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降血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90 W,乙醇体积分数39%,提取时间50 min,液料比25∶1(m L∶g),提取温度60℃,在该最佳条件下,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得率为2. 446 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体外降血糖实验发现,1. 4mg/m L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对α-胰淀粉酶的抑制率为83. 26%,0. 18 mg/m L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96. 80%,体现了较好的降血糖活性。抗氧化结果表明,当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质量浓度为24μ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7. 94%,相同质量浓度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6. 90%,略低于绿原酸,当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质量浓度为0. 28 mg/m L时,其还原力为1. 75,显著高于Vc,说明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抗氧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毛薯为原料,采用超声提取毛薯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毛薯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毛薯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72℃、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32 min,在此条件下毛薯多糖得率平均为7.29%。在毛薯多糖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其对DPPH·、·OH、·O-2的清除率分别为75.4%、62.1%、53.5%,表明毛薯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测定对香蓼总黄酮提取液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 min,提取2次。采用该工艺条件测得香蓼总黄酮的含量为145.0±0.2 mg/g,平均回收率为99.78%,变异系数为1.00%(n=5)。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和DPPH·清除率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接近,且香蓼总黄酮DPPH·半数抑制浓度(EC50=0.022 mg/m L)也与TBHQ(EC_(50)=0.015 mg/m L)相似,但远小于其他中草药。分析认为,香蓼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  相似文献   

20.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果腺肋花楸叶黄酮(Flavonoids from Aronia melanocarpas’ leaves,AMF),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胆酸盐结合能力。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AMF的提取工艺,并以DPPH·、ABTS+·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AMF的抗氧化活性;以胆酸钠、牛黄胆酸钠、甘氨胆酸钠为结合对象,考察AMF的胆酸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AMF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61:1 mL/g、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100 W、超声时间59 min,黄酮得率为24.22%±0.29%,与模型预测值(24.27%)接近。最优工艺制备的AMF对DPPH·、ABTS+·清除率较强,其IC50值分别为0.32、0.16 mg/mL;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总还原能力较好,其吸光值为1.09;AMF对胆酸钠、牛黄胆酸钠、甘氨胆酸钠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结合率的IC50值分别为0.76、3.01、6.49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