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面条生产发展过程,并介绍面条熟化工艺,对熟化概念,面团熟化作用和要求及影响熟化因素进行详细阐述。结论:由于面团形成过程中传质和化学变化进程较为缓慢,和面过程中外部供给机械能量转化成面团物质内能,所以面团从和面机移出时属于不稳定状态,必须经熟化处理,即静置或进行低速搅拌,以消除面团内应力,调整面团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2.
面团熟化对面条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述面条生产发展过程,并介绍面条熟化工艺,对熟化概念,面团熟化作用和要求及影响熟化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种不同分子量、不同添加量的壳聚糖对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对添加了壳聚糖的面条样品进行烹煮品质测定与感官评分,并用质构仪进行TPA实验、剪切试验和拉伸实验,以测定壳聚糖对面条的硬度、弹性、黏聚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子量为20 ku的壳聚糖,添加量在0.6%~0.8%时,面条的综合食用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面团熟化的机理以及在熟化过程颗粒中淀粉发生的变化,总结了前人对熟化工艺的研究成果,并对现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面团和面带熟化工艺做了介绍。针对原面条评价标准主观性过强及改进后缺乏统一标准体系的特点,有必要建立一个同仪器评价相结合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蛋白对马铃薯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在马铃薯面条原料粉中添加一定比例小麦蛋白、花生蛋白、大豆蛋白制作面条,探讨了三种蛋白对马铃薯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蛋白均会降低马铃薯面条的亮度值,且随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面条亮度值降低,但大豆蛋白对马铃薯面条亮度值的影响小于小麦蛋白和花生蛋白。同时,三种蛋白均可显著改善马铃薯面条的食用品质,降低其蒸煮损失,增强其拉伸阻力、硬度、粘合性和咀嚼性,且小麦蛋白对面条品质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大豆蛋白次之。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添加小麦蛋白后马铃薯面条面筋网络形成更加致密,空隙率更小。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小麦蛋白和花生蛋白对马铃薯面条的气味无显著影响,而大豆蛋白会使马铃薯面条中的氮氧化合物等豆类腥味物质增加。由此可见,三种蛋白中,小麦蛋白对马铃薯面条的食用品质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熟化对面条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面团熟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熟化工艺进行研究.面团熟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熟化湿度80%~85%,熟化时间 60 min,熟化温度 35 ℃.熟化湿度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熟化时间为次要的影响因素.此研究为制面行业根据产品要求制订工艺及选择参数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婷  高文明  谢岚  祝红  罗晨  易翠平 《食品与机械》2018,34(11):190-192,204
研究了25~40℃条件下干燥4~7h后,婴幼儿配方面条的水分含量、白度值、质构特性、蒸煮损失以及风味等食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以及干燥温度的升高,水分含量逐渐下降;干燥条件的改变,对面条的蒸煮损失率和风味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面条的白度值受到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较为明显(P0.05),但在25~30℃/5h的干燥条件下,白度值不受影响。面条的质构品质受干燥的影响表现为弹性下降,硬度随干燥强度的加大呈现上升的趋势。最终得出30℃干燥5h为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针对南瓜面条的食用品质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选取南瓜粉粒度、压延次数、淀粉和食盐的添加量为影响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对南瓜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食盐添加量和压延次数,南瓜粉粒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小麦粉对马铃薯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出适宜加工马铃薯面条的小麦粉品种,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双福02-1、永良4、奎冬5、济南17、山农15和新冬18六种不同品种小麦粉对马铃薯面条蒸煮损失、拉伸特性、TPA质构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全粉添加量20%,小麦粉添加量80%,面团含水量35%的条件下,济南17和山农15两种小麦粉制得马铃薯面条的蒸煮损失、拉伸特性、质构特性等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4种小麦粉。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济南17和山农15马铃薯干面内部结构更加致密,空隙率更小。由双福02-1、永良4小麦粉制得马铃薯面条感官品质整体较差。综合以上结果,六种小麦粉中济南17和山农15较适合制作马铃薯面条,而双福02-1和永良4制作的马铃薯面条加工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面条食用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条品质是评价小麦籽粒品质和面粉品质的主要依据,阐述了感官评价、色差计、物性仪、TOM值测定等在面条食用品质评价中的应用,指出仪器量化评定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选取单甘脂、魔芋粉、复合磷酸盐进行面条品质改良研究,测定了不同添加量时面条的吸水率和蒸煮损失率。结果表明,3种改良剂对面条的品质都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复合磷酸盐对面条蒸煮损失率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从小麦生产概况、面条发展历史和工艺、国内外对面条食用品质的研究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面条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小麦育种-面粉工业-食品工业,三个环节紧密配合,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影响面条食用品质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麦生产概况、面条发展历史和工艺、国内外对面条食用品质的研究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面条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小麦育种-面粉工业-制面工业,3个环节紧密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小麦粉品质和制面工艺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以普通小麦为原料,以非传统细条实心面条为对象,研究了挤压温度,食盐含量及小麦粉品质对细细条实心面成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认为,升高加工温度,可以降低挤压阻力:提高食盐含量,增加挤压阻力。提高温度和食盐含量,都能增加面条的蒸吸水率和蒸煮干物质失落率。温度对面条蒸煮蛋白质的损失率影响较大。样品的蛋白质品质和淀粉的糊化特性对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添加不同蛋白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感官良好、加工品质佳的新型蛋白强化面条,将4种浓缩蛋白粉(乳清浓缩蛋白、牛奶浓缩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豌豆浓缩蛋白)分别以质量分数5%比例添加至小麦粉中制成鲜面条,测定混合粉的糊化特性、粉质曲线和鲜面条的烹煮品质、质构品质以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蛋白的添加减小了混合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以及回生值,使面团的稳定时间增加,弱化度减小。蛋白的添加提高了面条的硬度、咀嚼性和回复性,改善了面条的抗拉性能,以乳清浓缩蛋白强化面条的质构品质最佳。乳清浓缩蛋白强化面条煮后长时间放置不易黏结,在过度煮制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形态;结合微观结构可知,乳清浓缩蛋白强化面条均匀性较好,淀粉颗粒与面筋网络彼此之间空隙减少。结合感官评定总分认为乳清浓缩蛋白较适合用于小麦面条的蛋白强化。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与油脂》2017,(6):17-21
选取高筋和低筋2种小麦粉为研究对象制作面条,以鲜面条与熟面条的拉伸力、剪切硬度、面条TPA硬度为评价指标,探讨了和面-熟化温度、和面转速、和面真空度、和面时间对面条质构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工艺的改变对不同筋力面粉的最终产品的影响不尽相同;和面-熟化温度的提高使高筋鲜面条拉伸力增加;和面转速过大会对低筋面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对高筋面条影响较小;和面真空度的提高使高筋面条剪切硬度增加;和面时间过长会对低筋面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对高筋面条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淀粉的功能特性对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简要介绍了淀粉的功能特性及其与面条烹煮和食用品质的关系,阐述了不同种类面条对淀粉的不同要求,说明了淀粉对面条品质特别是对烹煮和食用品质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生产者选用合适的淀粉原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吊白块有害分解产物甲醛在面条中的残留情况.添加15、30、45、60、75、100 mg吊白块于100 g小麦粉中,制成面条后烹煮至最佳烹煮时间,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定量面汤中甲醛.结果显示约30%~40%甲醛存于面汤,随吊白块的非法添加量的增加,面条中残留甲醛的比例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9.
申思 《肉类研究》2014,(4):19-22
采用色差仪、质构仪和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分别测定香肠色泽、质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木熏工艺和液熏工艺对香肠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烟熏工艺下,样品红度(a*)值差异不显著(P0.05);弹性差异显著(P0.05),液熏样品弹性大于木熏样品;木熏样品中检出52种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酚类物质15种;液熏样品检出49种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酚类物质14种。  相似文献   

20.
腌制条件对咸鸭蛋品质的影响及熟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鸭蛋、精制食盐、白酒为主要原料,通过考察鸭蛋腌制过程中蛋黄氯化钠含量、蛋白氯化钠含量、蛋黄指数及感官评分,探究其品质变化及熟化工艺。结果表明,随着腌制时间、食盐添加量的增加,蛋黄指数增大,随着时间的增加,蛋白、蛋黄含盐量逐渐增大,且蛋白的含盐量明显高于蛋黄;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腌制咸鸭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腌制时间20天、食盐添加量17.5g/mL,香辛料含量6%时,可腌制出味道鲜美、口感细腻、上佳的咸鸭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