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清华附中郑东学校体育馆为例,对预应力空心楼盖、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楼盖、钢桁架+混凝土板楼盖及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等常见大跨度楼盖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设计要点进行论述。详细介绍了综合训练馆楼盖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大跨度楼盖和篮球馆楼盖采用钢桁架+现浇混凝土板大跨度楼盖的设计方法。针对大跨度楼盖结构存在的舒适度和振动问题进行论述,并分别提出验算及振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规范、图集体系进行了梳理归纳。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在结构体系的选择上结合规范给出笔者的理解和建议。对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工程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规范的规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目前市场上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软件进行概括对比介绍。对空心楼盖目前的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浇空心楼盖的一些认识误区。最后展望了现浇空心楼盖的发展前景以及其在结构优化、与预应力结合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冬平 《建筑知识》2013,(10):81-81,84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特点,分析了传统现浇梁板楼盖和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两者的差异,归纳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结构设计技术要点,针对问题提出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优化的主要措施,旨在为我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体系的设计提供实用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采用大柱网、大空间的钢结构楼盖,根据常见18 m、21 m、24 m、27 m、30 m、33 m、36 m、39 m的大跨度结构,分别对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型钢梁混凝土楼盖、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楼盖、矩形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四种不同的结构楼盖方案,应用结构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材料价格及施工的便易性,建议18~30 m跨度优先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30~33 m跨度可选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或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楼盖;33 m以上跨度建议优先采用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楼盖。  相似文献   

5.
蔡权武 《城市建筑》2013,(12):48-48
近年来,随着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的成熟,建筑工程广泛地运用了这个技术。本篇文章详细解释了楼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楼盖结构的受力特性,重点阐述了楼盖结构的计算方法及适应范围,并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要点、构造及施工重点等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6.
孙洪波 《山西建筑》2009,35(22):81-82
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优点,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构造设计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完善此结构的设计,从而推广该结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弦梁-混凝土板组合楼盖结构是一种采用张弦梁支承混凝土板的新型楼盖结构形式,河北师范大学体育馆二层楼盖是该结构形式在国内工程中的首次应用。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馆为工程背景,对东侧区域张弦梁-混凝土板组合楼盖结构的设计进行了介绍,针对大跨度张弦梁-混凝土板组合楼盖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明确了张弦梁-混凝土板组合楼盖结构的受力机理,总结归纳了该结构体系在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即预应力设计、张弦梁与混凝土板的协同工作、施工过程中张弦梁滑动端水平位移以及舒适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单元布置楼盖,建立箱形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分析模型,分析空心楼盖的变形、裂缝等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肋梁宽度、内模尺寸、楼盖厚度等几何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大小及规律,统计出箱形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几何尺寸选择思路,为该类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河南建材》2012,(3):98-99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继普通梁板楼盖、密肋楼盖、无粘结预应力楼盖之后,成功开发的一种新型楼盖结构形式,是指在楼盖中按一定规则放置埋入式内模,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空腔的楼盖。埋入式内模主要起规范成孔形状的作用,为非抽芯成孔物体,不参与结构受力。当混凝土成型、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内模就完成了"工作使命",就某广场综合楼现浇空心楼盖工程实例,结合规范要点,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工程中的应用及施工过程,进行了施工要点的分析探讨。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跨度在8~15m之间的混凝土楼盖的结构方案选型进行了归纳,对十字梁方案、井字梁方案、单向次梁方案、单向预应力空心楼盖方案的合理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重点研究了采用不同结构方案时的楼盖整体受力特点和建筑净高保证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刚度可调节的双向导荷楼盖设计方法。通过对楼盖结构的受力特点、经济性和施工难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中等跨度混凝土楼盖结构方案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多层大跨度结构体系--U形钢板 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该结构体系由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钢筋混凝土上肋和上下肋间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剪力键形成的需考虑夹芯层剪切变形的空间楼盖。介绍了该楼盖结构体系的简化计算模型、弹性连续化理论分析方法和实用分析方法,通过仿真模型试验及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弹性连续化理论分析方法与实用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由上、下表层薄膜刚度和具有一定抗剪刚度的剪力键夹芯层组成的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简化计算模型进行弹性连续化理论分析,其分析结果与仿真模型试验结果基本相符,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5%;按等强和等刚度原则将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折算成钢筋混凝土实腹梁的实用分析方法,其计算结果与仿真模型试验结果基本相符,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4%。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体中心B区57 m×39 m+57 m×36 m双跨多层(地下1层、地上3层)工程为算例,并与原位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说明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安全可靠,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刘彬花  徐菊芬 《山西建筑》2009,35(22):79-81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结构和压型钢板在工业车间改造中的应用,提出了详细的改造设计方案,归纳了工业建筑局部改造中采用钢结构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优点和钢梁上铺闭口性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优点,积累了工业车间改造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钢-混凝土新型组合暗梁楼盖结构中,钢暗梁的各参数变化是影响该新型组合暗梁楼盖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考察钢暗梁的跨度、间距、截面高度以及腹板开洞率等参数对该新型组合暗梁楼盖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运用ANSYS对其进行各参数变化状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暗梁的跨度对该新型组合暗梁楼盖结构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非常显著;而腹板开洞率在26%以内时,对其影响是有限的;暗梁的间距和暗梁截面高度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钢暗梁和混凝土楼板的应力状态均随暗梁的跨度、间距、截面高度以及腹板开洞率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何亚瑞  吴焕林  姚晋华 《建筑技术》2004,35(10):737-741
广州名盛广场工程为一大型商业建筑,采用全逆作法施丁的钢结构设计方案,其主体结构为钢构架混凝土剪力墙、钢管混凝土柱及由H型钢梁及钢箱形梁组合而成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板采用以压型钢板为模板制作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该工程的钢结构逆作法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工艺流程、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桩井同填等。这一施工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施工中应注意质量和安全,需不断总结完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转换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性,对厚板转换层结构施工过程中关于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以及预应力工程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使厚板转换层结构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山古镇灯都商厦呈传统油灯状,其体形凹凸变化十分突出,采用单一的结构体系很难满足抗侧刚度的全楼均匀性,给结构设计造成了非常大的挑战.为此,结合工程本身的外形变化特性,结构设计上采取了多种结构体系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平面尺寸对整体刚度的影响以及各种体系对抗侧刚度的贡献,交替采用了多种结构体系,以保证体形复杂的结构在抗侧...  相似文献   

17.
钢筋桁架楼承板在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斌  杨强跃  钱磊 《施工技术》2006,35(12):105-107
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快速便捷,所形成的楼板整体性好,施工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而且比压型钢板楼承板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桁架混凝土现浇板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杰 《江苏建筑》2014,(3):63-65
汶川地震以后,利用预制楼板作为水平承重结构的建筑抗震性能和加固措施再次成为学者们研究的课题,目前对于预制楼板的抗震加固设计普遍采用的是钢板支撑预制楼板结合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或者底部粘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文章结合一中学校舍的加固设计方案,探讨了钢板支撑预制楼板加固施工中的措施,总结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一般措施。希望对钢板支撑预制楼板加固施工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州亚运城历史展览馆采用复杂空间结构,主体结构由中央核心筒剪力墙、外围框架支撑结构、悬挑碗状结构和钢结构屋盖组成。为满足结构抗扭转需要,调整核心筒和框架支撑结构的相对刚度并辅以楼层配重;为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核心筒钢骨混凝土剪力墙两侧设置钢板;为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核心筒基础按两种计算模型进行设计:中震仅考虑核心筒基础,大震考虑核心筒及周围若干柱的基础,通过基础梁连接;为满足行人舒适度要求,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大悬挑结构端部及其内部螺旋坡道进行减振控制。镂空、钢管圆筒两种鼓形节点能同时满足支撑结构的建筑效果和节点刚度的要求;对可滑动销轴节点的应用背景进行阐述,并提出适合本工程的节点型式。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中心大厦高632m,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抗侧力结构体系,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简要介绍了型钢混凝土巨型柱、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以及组合楼板在上海中心大厦结构中的应用情况。结合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对组合结构构件的受力形态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