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兴隆团山子组旋回层序特征及地层格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元古界团山子组由一套碳酸盐岩构成,发育若干类型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米级旋回层序的1∶4垂直叠加形式表明了旋回性地层记录的米兰柯维奇性质。根据米级旋回层序在长周期三级层序中的有规律叠加形式,在该组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它们构成一个二级超层序。依据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及时空变化特征,即可建立团山子组的地层格架。团山子组旋回层序特征表明,这套时限大致为1700~1650Ma的前寒武系,也存在类似于显生宙“温室效应”地史时期普遍发育的、与米兰柯维奇旋回有关的旋回性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2.
3.
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储层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苏门答腊盆地是在欧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弧后裂谷沉积盆地,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盆地北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4种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识别出2种类型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发育8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析层序格架内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构成特征,认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盆底低位扇等沉积体系是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最重要的勘探目标,有利的岩性储集相带主要分布在基准面上升期,为后期盆地勘探的潜在领域,特别要重视对邻近不整合面或沉积作用转换面位置的储集层精细描述,选择有利相带进行钻探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5.
选取黔西南地区上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右江盆地的三叠系剖面进行层序划分对比,并重点对台地边缘剖面进行研究,将三叠系划分为8个三级沉积层序.在此基础上,通过与Haq等列出的三叠纪生物地层时代进行对比,建立了黔西南地区三叠系层序充填格架.根据三级沉积层序自下而上的发育组合将三叠系划分出3个二级层序:SS1、SS2、SS3.本区层序充填特征亦反映了印支运动的3个幕次.印支Ⅰ幕,右江盆地为欠补偿型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以构造沉降作用为主;印支Ⅱ幕,右江盆地进入过补偿型前陆发展阶段,由于南部板块碰撞的加强,沉积中心向西北迁移;印支Ⅲ幕,随着扬子陆块的全面隆升,西部盆地和东部台地区抬升消亡. 相似文献
6.
7.
8.
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特征研究—以河北石炭—二叠纪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和分析技术,建立了时间-层序地层格架;以基准面旋回为基础,论述了河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发育特征,地层分布模式和盆地充填演化序列以及基准面变化与陆表海盆地煤聚集的成因联系。结果表明:河北石炭-二叠纪含岩系为内陆表海盆地沉积,盆地的生成演化及其沉积作用与基准面变化密切相关,聚煤作用的发育也受到基准面变化的严格控制,形成旋回结构十分清晰的含煤层序。 相似文献
9.
宋芳屯南部P油层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9,32(6):57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利用42口井岩芯和2 745口井测井曲线,对松辽盆地宋芳屯地区南部P油层内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演化规律及高分辨率层序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宋芳屯地区P油层发育4类层序界面,共划分为2个中期、5个短期和12个超短期层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沉积微相类型及分布演化规律研究。研究认为,宋芳屯地区P油层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进而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决口扇、漫流砂、河口坝、远砂坝、河道间和席间泥等8种微相砂体。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广泛发育,延伸距离较远,由于频繁的分叉和改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平面上呈树枝与条带状展布,该砂体物性较好,为主力储集体。通过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为该区岩性油气藏的下步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贺兰石为宁夏“五宝”之一,是石雕工艺品的上等原料.其开发利用目前存在资源不清、采矿权设置不尽合理、资源盗采和破坏严重、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矿石和产品市场混乱等问题,建议全面勘查贺兰石资源,加强开采管理,合理配置资源,规范贺兰石矿石及产品市场,提升贺兰石开发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秦巴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水资源的自然和社会价值,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该区水资源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最后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山区地理位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保持整体格局、优化结构、加强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等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