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导师制应用型IT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结合IT产业的需求,从推行双导师制的区域经济背景、双导师制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职能、双导师的选择与管理以及建立适用双导师制的学分制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对实施双导师制开展应用创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转型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文章分析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能力结构,讨论创新精神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相互依赖与支持关系以及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结合滁州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讨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C/C++语言实验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验证轻应用,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提出从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出发,构建多层次、阶梯型与交叉式的程序设计类实验教学体系,说明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及措施,并从实验形式、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3方面阐述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创新型国家必须要培养创新人才,要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2],一是要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为创新提供坚实的内在动力;二是要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创新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三是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提供必需的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瑜 《福建电脑》2008,24(12):21-21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各应用型大学普遍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如何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办出特色,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创新人才,是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国家发展及教育改革所引发的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然后从培养学生的角度阐述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最后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探讨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在信息化时代,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学校教育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要以实践为基础,因此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进入WTO后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设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同时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要做到这一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曾有数据表明:在衡量青少年科技创造力的7个项目上,我国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即通常说的解题)明显强于英国青少年,而创造性知识应用、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产品改进能力、创造l生想象能力、实验活动设计能力、创造性产品设计能力等6项较弱于英国青少年。在信息技术教育不断普及、新课程推进不断深入的今天,该如何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结合《练习和使用游标卡尺》这节实验课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结合实际给出了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探讨解决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化高技能网络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各就业方向知识点需求分析基础上,以湖南城市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提出了一套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构建以专业工程师素质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订注重行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以工程能力训练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构筑产、学、研合作教育途径、建立教学质量实时监控与保障体系。经初步教学实践证明,应用该创新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各个高校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实现自我创业业,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入手,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同时也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并进一步探索了建筑工程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TOPCARES-CDIO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温涛 《计算机教育》2010,(11):23-29
当前,IT领域人才培养存在"两旺两难"等问题,亟需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兼顾的应用型IT人才。本文论述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借鉴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八大能力为切入点,构建了符合本校特色的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基于该能力指标体系,学院以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以专业为基本教育单位,深入开展面向应用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全面开展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刘菲 《计算机教育》2012,(14):104-106
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不协调情况,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分类分项目教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完善考核方式"等科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培养体系在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提出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新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以期培养出符合多行业背景需求的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我校定位,提出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标,对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剖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基于TRIZ理论,从国内外高校TRIZ研究的情况,阐明了哈尔滨华德学院TRIZ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几点解决建议,并介绍了在TRIZ理论推广中所获得的初步实践成果,为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现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专业模块化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是该培养模式的核心。经实践验证,通过该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时期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提出"创意、创新、创业"(简称"三创")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衔接融合,构建以"创意创新创业课程为载体、创新创业实践为主体、创新创业平台基地为支撑"的多层次和系统化的"三创"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并说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